到底是读职高的对口高考好还是去读普高好?

如题所述

  选择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
  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面对性格各异,智商高低不同的初中毕业生现状,必须慎重选择自己子女究竟是读普高还是职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有四个方面的数据与事实分析,可供家长参考。
  第一,从普高高考升学率来看其子女是否适合读普高还是读职高。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但一本和二本的升学率一般还是控制在15%-20%,而热衷于科举的学子们都希望自己至少能够考上一本或二本,至于三本或者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是坚决不读的,于是高考复读生应运而生,而徘徊在大学门外的倍考生却前赴后继,痴心不改。有这样几组数据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1、某一县直普通高中,去年高考上线人数为108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复读生上线为68人,应届生上线仅40人,而三年前高一新生数为1120人,直升率不到4%。陪读陪考者达95%以上。
  2、某一省属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在全县择优录取1200人,去年一次上线597人(含三小专业生上线),上线率不到50%,从全县各乡镇中学前十名择优的学生中竟然有50%考不上一般本科(且是历史上上线人数之最),只好第二年甚至第三第四年再复读再考。
  3、某市一中(国家重点高中),去年在晚报上报道:某市一中向全市人民报喜,高考升学率为33%(其中理科上线率35%,文科上线率28%),创历史办学之最。可该校却是向全市八县市区场招收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应考教学的,还有67%的学生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归宿呢?除了复读还是复读罢子。
  4、高考后大面积的复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那么复读生的升学率到底有多高呢?某县复读学校,前年在全县乃至周连地区招收高考上线边缘甚至已经上了二本三本线但想复读后考得更好的学生386人,去年一次性上线118人,上线率仅30%。
  从以上数据看,如果学生本身没有势力或者说没有能力考普通大学,而又一味地去挤这高考独木桥,那无疑是一个悲剧,古代范进式的人物在今天实在太多了。前天在某一初三毕业生家里,遇到了这位学生的姐姐蔡XX,她刚高考完在家休息,听她妹妹的班主任说要她妹妹读职高,她十分气愤,并理直气壮地反对说:我坚决不让我妹妹读职高。老师说她成绩不太好,在班上只能排在后十名左右,读普高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她却说,反正不能读职高,只有读普高才能学到知识,读职高什么也学到,就是她考不上大学,也比读职高强,一个人不经过高考就不懂得艰难辛苦。理由似乎还蛮充足的,我真是哭笑不得,现在的高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就没有学会理智地审视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还非得要把她自己“陪读”、“陪考”的悲剧让她的妹妹重演呢?
  第二、从学习时间上看,学习成绩平庸的初中毕业生,到底是读普高好还是读职高好。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1、某学生家有兄妹二人读书,哥哥读三年高中后没有考上大学,复读了两年仍然只考了345分,最后只好上了湖南某高职专科学校学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后自己先在长沙某电脑公司上班,后又找到东莞一企业上班,每月1200元左右。其妹妹因父母“重男轻女”(主要是家庭经济无法再承受她读普通高中),就让她读某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结果妹妹两年后中专毕业,由学校直接推荐到东莞某企业作电脑文员,实习期月工资1200元。哥哥读了六年书,妹妹读了两年书,经济效益是一样的。现在妹妹边工作边参加成人高考的专科函授学习,很快学历文凭也是一样的了。何况现在人才市场在文凭等同的前提下,只讲能力,不讲毕业学校,将来真不知是哥强还是妹强了。
  2、某墟场有两邻居,初中毕业时成绩都是班上中等,且数学都不很好,一个读普高三年只考上了高职专科电子专业,另一个读某职高,且同时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在四年时间里完成了中职延伸教育,获取了成人高考外贸英语大专文凭。前者在深圳某电子厂当技术员,月工资1400左右,后者在深圳某企业当外贸跟单文员,月工资在3000以上。一个读了六年,结果工资比读四年的还低。
  3、某农民的儿子,家庭经济困难,读高中三年没有考上大学,再也无力复读,就连读高职专科也不可能了,可高中三年全部学习的是如何做ABCD,连计算机应用等之类的任何技术都没有学,最后只好到浙江某皮革厂当油漆工人。而与他同样困难读不起高中的王某则在某职高读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两年中专毕业后就被学校直接推荐到深圳一家五星级国际大酒店当前台文员。
  这三个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如果初中毕业时成绩不是中上等成绩,就不要去挤高考独木桥,如果那样,既浪费时间,又不一定能找到比读职高更好的工作。
  第三、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看读普高省钱还是读职高既省钱又赚钱。我们不妨先算一笔帐:以考上二本或三本论,若读完三年高中参加高考,一般需要近四万元,再读四年大学,每年一万五千元,计六万元,大学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还必须自己找工作,如若想找一份好点的工作或者对口就业,也许还要找关系花费不下如三至五万。因此一般读高中再读完大学到参加工作,至少要花费十万至十五万左右。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是难以支付的(尽管国家有贫困生贷款)。但如果读职高,每年六千元即可,而国家还给以一千五百元学习费用补助,两年学习所需经费不到一万元,或者读中职延伸类的专修学校,只需三至四年完成专科学业,整个费用只在两万元左右。还提前三至四年参加工作,且学校确保推荐满意的工作,每年只说赚回一万元,那么四年至少可以有四万元左右的收入。两相对比,读中职延伸的专修学院,除了有保障的工作外,至少为家庭节省了十万多元。你还可以用工作收入继续读本科考研究生。如北洞庭之滨的王某某,四年制中职延伸专科英语文秘专业毕业后,在深圳从事两年外贸跟单工作,后利用这个资源办工厂,只四年时间,就创造了近十个亿的资产,而她的邻居张某某,复读一年考上某师范院校,现分配在某县城一所中学教书,八年后,月工资才为1080元。前者只花费了不到三万元读完专科,后者花费了近十二万元完成了本科学业,显然前者读中职延伸比读普高考大学要好。其实你如果读中职学校,照样可以考研究生,出国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提前参加工作赚取的钱去读研留学。如湘鄂交界处有一陈某某,中职毕业后读短线自考班,考取了英语六级,获得了专科文凭,在深圳某企业做总经理助理兼外贸文员,仅三年就赚取了三百多万。之后她就利用自己赚得的钱,除完成本科学业后,还考取研究生,现在已经到英国留学去了。
  第四、从学历文凭来看,看是读普高容易获取高学历文凭还是读职高容易获取高学历文凭。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凡读职高的学生,一定是指参加普通高中择优录取以外的或者说一般情况下是处于普通高中中等或中下等成绩的学生。因此我不谈那些成绩优秀从国家重点本科尤其是十大名牌院校毕业且专业相当好的学生。目前国家中职教育有四种方式可以获取高学历文凭。一是直接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这远比普通高考要简单得多,二是走延伸学历之路,由全国成人高考来完成专科和本科学习,在日本称之为“中职延伸专修学校”,第三种是走全国自学考试之路(长线自考或者短线自考都可),当然也可以边工作边参加中央电大专科或者本科学习。由于中职学生专业技术和技能性较强,所以凡职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一般比普通高校的一般专科或者本科要好得多。原湖南袁隆平学院毕业的一名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高职专科学生,在广州某IP公司任业务经理,一年之内,居然把全国高等学院重点本科毕业的“高才生”炒了二十五名鱿鱼。真还牛得可以。
  从以上四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读普高好还是读职高好,要量力而行,更要量体裁衣,切不可死挤普高高考独木桥,如果那样,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实在不合算。在当今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时代,国家更需要的是能文能武的懂技术会技能的专业型适应人才,而这一点,是我国目前普通高中应试教育根本无法做到的。作为经济还不太发达地区,更要从自身家庭承受能力和快速脱贫致富甚至发家致富的角度来慎重考虑,更不要以为不读普高脸上无光,这是一种永远被时代所淘汰的陈旧观念。也许从大多数家庭来看,初中毕业生处于中等和中等以下成绩的学生,读职高才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7
是“上普高”,还是“上职教”(职高、中专),已成为每个初中毕业生及家长面临的重要抉择。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高考,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普高。文化基础好的孩子,上普高是合理的选择,文化基础薄弱的孩子,上普高未必是好事。
中考,就是为孩子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招生也是依据文化成绩,为孩子提供科学合理的分流。普高并非孩子的最终归属,今天进了普高,明天的愿望就是好的大学,这是不可能的!谁又能给他们下一个保证呢?
教育是发现和发展,但首先是发现。要发现孩子适合什么,喜欢做什么,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普高职教(职高、中专)的选择,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愿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孩子谨慎审视,综合考量,不盲从跟风,做出正确的升学选择。
第2个回答  2011-07-07
其实我觉得还是读普高好,毕竟以后高考时候选择会多好多,包括学校还有专业,我现在的专业就有两个班是职高的,她们说高考时候也挺难的啊,而且可以选择的专业都挺偏挺少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读普高好一点,也不会很苦的啊
第3个回答  2011-07-07
当然是普高好,有些人是成绩不好上不了普高才读职高的(我说是有些人啊,不是全部)。如果想上好点的大学就读普高!
第4个回答  2011-07-07
当然是读职高啦,职高就是你的专业成绩好就行了。不用普高那么幸苦。而且也没有普高那么大的竟争。追问

我不学专业 是读职高的对口高考 好不好阿?

追答

你学不学专业都一样,还不如学一点。你不学他也是交这么多钱,学了一点专业你还可以在专业上拿下一点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