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罗家伦 《生命的意义》谈人生观

如题所述

读了罗家伦大师写的《生命的意义》以后,感触颇多。他的观点是:人生的意义在能认识和创造生命的价值,论及到宇宙间生命的产生到消亡,重在强调生命的积极一面,即:人要有所为,积极入世。然而,我觉得他的论述不全面。比喻说:古往今来,很多人选择“无我、忘我”之境,从生命实体的追求到从生命实际中释放出来,融情与自然,融情于思想之境界,有种佛家之超然之境。更多的来说,好多人对生命的意义从来都没有想过,对生命本源的思考,只是文人墨客的事。思想层次越高的人,才会想这些问题。我认为好多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比如哲学、伦理学、佛学、人文学多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个人的悟性和修养不同,当然对生活的认识就不同,从而人生观、价值观就完全不同。从实体中来看,就是对人做事的方式和理性认识不一样。

流星划破天际,与岁月的长河承接递进。 看不尽的尘烟,游不尽的河。掬一捧清水,品味生命漫溯;拾一粒卵石,抚触时间的脉络。一叶卷知天下秋,寒鸦一渡冰雪舞。
感悟生命不由从连绵上浮起,从一脉一络中渗出,隐于细微。生命的长河倒映出红花绿叶飘零积雪,变迁就着畔边丝丝色泽渐渐地前行,直至荡出星星点点涟漪,吞没视线。大江东去,璀璨的生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激荡着颗颗璀璨的珍珠。
当你明白人们活着的信念,多半是为了得到赞美,获得更多人的承认;当你发现你所承担的角色有高低之分时,你要快乐、勇敢、自珍,不要因为职业的低微而轻放自己,不要因为些微的不如意而自卑自弃,更不要因生活中出现的某种小插曲而暗淡生命。
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维护、浇灌自己的生命之花。你的信念首先要告慰自己,不要因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而私下扭曲生命的辉煌,更不能轻言放弃生命的脉搏。
生命不是苦中醇蜜,烦中取乐,不是看花绣花,不能雾中看花,游戏生命;生命是由铁到钢的锻造过程,生命是走向人生辉煌的风帆;生命需要道路如高天,智者如流云。
生命犹如过往云烟,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就象一样东西走红一样,红极而白,不被看好,但红过了一段时间,又被看好。生命就是这样,当你有了,你就没有了。
在你留意生命、珍惜生命的旅程中,你会发现,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时,往往会展现出一些从容之美,临乱世而不惊,处方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你就会更明白,只有抱着一颗常人的平常之心,去看待生命,去珍惜生命,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生命是美好的,当一个生命依恋另一个生命时,相依为命,结伴而行,会感觉到世界真的很美好,天空是那么的蓝,大地是那么的纯洁;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曾经是多么孤独的漂流者,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珍惜和感激,才会感到生命是那么的珍贵。
有时候觉得生命总是走得很累,迈步之前需要选择岔口,立起航向,每走一步,都需要调整步伐,追赶前列。走累了歇歇的工夫里,又忍不住回首看看生命路上的那一串串自己的脚印,与他人一比,或许弯得人心颤,浅得人心酸,或许会迷惘,或许会生出丝丝的愁怅。
生命需要用真心演绎,需要尽全力走好每一步,需要用心呵斥,那生命的道路就是美的极致,每朵花都有其独特的色彩,每颗星都有其光芒的璀灿,每缕清风都会送来凉爽,每滴甘露都会滋润原野,都会留下不朽的诗篇。
生命是一个旅程,如果能够乘兴而行,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是幸福而饶有风味的。
如果能够体会乘兴而行是一种奔放的生活情趣,那么尽兴而归即体现了果敢、利落、勇于放弃的生活态度,蕴着处世济身的大智慧。
生命是短暂的、无常的,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能够活到明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学会充分利用生命的价值。
如果有一天,清晨起来,你突然想到泰山顶上看日出,沿着石阶走了很多层,清脆的鸟鸣和清新的空气已足以让你惬意万分,那么,你尽可以将你的脚步打住。站在山腰看日出一点也不逊色,展现在你眼前的未尝不会是一道绝美的风景。你没有必要将自己搞得太累,太牵强,你要做的是唱着歌下来,悠然地走好下山的路。
我们是生命的过客,辽远的天空留不下飞过的迹痕,带走的不过是些微的记忆。当我们停留在生命的指针重合的那一瞬,这些微的记忆将带我们回到降生的瞬间,夕阳的迷雾仍在搂抱着眷恋。
生命会前行在历史的脉络上,沿途拾起一枝一叶,留待回忆,世界的存在会清晰而具体;生命会走进时间的大门,让夕阳给出记忆的钥匙。那捆记忆的柴火那么静静地躺在地上,等生命去抽取沿途拾来的枝枝叶叶,在夕阳的指尖静静回忆。
追寻你的梦想,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一个你想做的人,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亦只得一次机会去做你所想做的事。
感受生命,珍爱生命,生命之花盛放出永不凋谢的花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0
我不知道罗家伦,我只是谈谈我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首先要理解意义是什么?意义是一个哲学命题,包含“功用”的意思,有点类似于经济学里的“价值”。比如说汽车对于人的意义就是“代步工具”,可以让我们运动得更快更省力,而汽车对于一条过路的狗的意义就是个危险。所以说“意义”必须有个主体,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人或狗。而如果单说“人生的意义”,就缺乏主体,会带来讨论上的困惑,人生对什么的意义呢?如果说人生对自己的意义,那就是很多人认为的这几十年的行乐。而这个提法也不太妥当,就好比说“汽车对于汽车的意义是什么?”因此我觉得每个人人生意义相对于他人和群体来说才说得通,中国传统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是家族传承中的一环,我们完成这种代代相传的香火是意义所在,当然更高一层是完成家族文化的传承。当然,像司马迁这样不可能有后人了,他就把他的生命投注到一部《史记》当中,完成了他的人生意义。总体来说,我认为只要是把我们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一件相对无限的事物中,就完成了我们的人生意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30
看了许多的回答!各位名人和老百姓对生命的看法.其现实是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高级点缀品罢了!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会思考的高级动物而已!还是和动物一样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人活着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人类本身谁也给不出人要活着的意义.因为人类只不过是宇宙之中的一点耀眼的尘埃吧!
第3个回答  2011-07-07
布袋和尚的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
    心地清净方为道(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
一幅美妙的田园插秧图啊,句句道理,句句又离不开生活,所谓的道不远人,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们习惯了要不断进步,很少想到“退一步”,却深具智慧。
    布袋和尚生活在杭州一带,常袒胸露背,把化缘来的食物装在袋子里,往身后一背,四处云游。圆寂时,曾讲“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把示人,时人自不识。”后世认为是弥勒转世。我们现在看到的笑口常开大肚弥勒佛像的原型就来自唐朝的布袋和尚。到神州智慧网看看吧
(神州 智慧 网责任编辑:yi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