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雷龙、暴龙、剑龙、三角龙和翼龙的资料!一定要包含身长、吃食、灭绝时间和如何保护自己。

请大家帮个忙吧~ 急急急~~~

  雷龙
  雷龙(Brontosaurus),正式名称迷惑龙(学名Apatosaurus),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侏罗纪的启莫里阶到提通阶之间,约1亿5000万年前。它们是陆地上存在的最大动物之一,身长约26米,体重介于24到32吨。它们的属名在希腊语意为“骗人的蜥蜴”,这是因它的人字形骨很像沧龙
  雷龙可能重量达27吨,而大约体长26米,它的脖子8米长,实际上比体躯还长。它的尾巴大约长达9米,它站立到臀部,大约4.5米高。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它可能受到巨龙(megalosaurus)的攻击而为其假想的猎物。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四只脚的食草动物。它们被认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的食草动物一同生活。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可达 12公尺长和 7 公尺高,可重达4 吨。剑龙有4支脚,它们的后脚有3个脚趾,而前脚则有5个。四肢皆由位于脚趾后方的脚掌支撑。剑龙的后脚比前脚更长也更强壮,使姿态变得前低后高。它们的尾部明显高于地面许多,而头部则相对地较为贴近地面,能够离地不超过1公尺。

  霸王龙又名暴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霸王龙通常是19岁主要生长期结束,这样其实很多霸王龙严格的说还没有完全“长成”比如著名的 霸王龙斯坦(BHI3033),虽然已经有10.5-11米长,但是却只有18岁。 霸王龙体型十分的粗壮,胸腔的宽度胜过南巨,但是身体相对体重来说却不是很长,虽然最大霸王龙比鲨齿龙科的撒哈拉鲨齿龙、玫瑰马普龙和卡氏南方巨兽龙要重,却没有三者长。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 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垂克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大约有7.9到9公尺,臀部高度为2.9到3公尺,重达6.1到12吨。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虽然没有发现过三角龙的完整骨骸,它们仍因大量从1887年起发现的大量部分骨骸标本而著名。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
  古生物学家们还不确定三角龙在角龙科的正确位置。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 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 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虽然三角龙与暴龙居住在同一陆地上,但不确定它们之间是否有过电影与儿童读物里所描述的打斗。

  翼龙翼龙(Pterosauria),希腊文意思为“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 它们生存于晚三迭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它们的翼是由皮肤、肌肉、与其它软组织构成的膜,膜从胸部延展到极长的第四手指上。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翼龙类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生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
  翼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骨骼构造特征。 早在1784年意大利的古生物学家科利尼在德国发现第一件翼龙化石时,甚至不能确定它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人认为它生活在海洋中,也有人认为它是鸟和蝙蝠的过渡类型等等。直到1801年,法国著名的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才鉴定它为翼龙,归于爬行动物。事实上,翼龙化石的发现比恐龙早了半个多世纪,自从翼龙化石被发现,人们对这类非常奇特的最早飞向天空的动物就充满了好奇,一直在苦苦地探求。 翼龙的前肢高度特化,第4指加长变粗成为飞行翼指,它由四节翼指骨组成,前端没有爪,与前肢共同构成飞行翼的坚固前缘,支撑并连结着身体侧面和后肢的膜,形成能够飞行的具有类似鸟类翅膀的翼膜。翼龙的腕部发育一个特有的向肩部前伸的翅骨,对翼膜起支撑作用。第一至三指生长在翼膜外侧,变成钩状的小爪,第五指退化消失。 支撑翼龙飞行的翼膜结构,完全不同于其后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鸟类和蝙蝠类翅膀结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4
三角龙
恐龙体长: 9米
恐龙体重: 5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白垩纪后期
辨认要决: 二只额上的尖角长,第三只从鼻后伸出的角较为短而厚重
来 历: 它和巨大的暴龙在同一时期生存于现今的北美大陆,也许它曾经以自己强壮结实的体格与尖锐的三角和暴龙展开过无数次的大决斗呢!
简 介:
三角龙与暴龙共存同一时期,是一种具短褶叶的角龙类。它的体型强而有力以保护自我,它是属于最大型的角龙类。它额上有两只尖角第三只从鼻后伸出的角较为短而厚重。三角龙为温驯的角龙类;但是受到激怒后,它会被破还击,冲出去每小时可达三十五千米。
第2个回答  2011-03-14
霸王龙又名暴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中文学名: 暴龙
拉丁学名: Tyrannosaurus
别称: 霸王龙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科: 暴龙科 Tyrannosauridae
属: 暴龙属 Tyrannosaurus
种: 雷克斯暴龙 T. rex
分布区域: 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
保护状况:
其他暴龙科更广
第3个回答  2012-05-19
5645265561
第4个回答  2011-03-12
tttrytr5es

参考资料:56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