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要求掌握的地理事物总结

15个海洋 8个海湾 12个海峡 10个半岛 18个岛屿 11个群岛 11座山脉 17个高原 11个平原 6个盆地 请问分别是哪些?

黄海、东海、渤海、南海、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阿拉伯海、北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
海湾:几内亚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波斯湾、阿拉斯加湾
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琼州海峡、德雷克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中南半岛、拉布拉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索马里半岛
岛屿:格陵兰岛、伊利安岛、加里曼丹岛、马达加斯加岛、苏门答腊岛、大不列颠岛、本州岛、冰岛、北岛、南岛、火地岛、:千岛群岛、马来群岛、日本列岛、夏威夷群岛、马尔代夫群岛、西印度群岛、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横断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亚马孙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盆地:刚果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大自流盆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5
海洋:波罗地海 北海 地中海 红海 阿拉伯海 南海 东海 黄海 渤海 日本海 加勒比海 黑海 里海 咸海 死海 亚速海
海湾:波的尼亚湾 比斯开湾 几内亚湾 亚丁湾 阿曼湾 孟加拉湾 阿拉斯加湾 大澳大利亚湾 墨西哥湾 哈德逊湾
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 达达尼尔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鞑靼海峡 白令海峡 麦哲伦海峡 德雷克海峡 哈德逊海峡 佛罗里达海峡
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 意大利搬到 巴尔干半岛 索马里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朝鲜半岛 堪察加半岛 阿拉斯加半岛 佛罗里达半岛
岛屿:冰岛 马达加斯加岛 斯里兰卡 苏门答腊 加里曼丹 新几内亚岛 台湾 日本四岛 新西兰南北二岛 火地岛 格陵兰
山脉:乌拉尔 高加索 喜马拉雅 大分水岭 洛基 安第斯 大小新安岭 长白山 秦岭 横断山脉 南岭 台湾山脉 贺兰山 太行山
高原:巴西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南极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
平原:亚马孙平原 南美洲 东欧平原(俄罗斯平原) 欧 洲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 洲 拉普拉塔平原 南美洲 北美大平原 北美洲 圈兰平原 亚 洲 恒河平原 亚 洲 印度河平原 亚 洲 中欧平原 欧 洲 松辽平原 亚 洲
盆地:准格尔 塔里木 柴达木 吐鲁番 四川盆地
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恒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巴拉那河三角洲、莱茵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
第2个回答  2011-03-16
15个海洋:黄海、东海、渤海、南海、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阿拉伯海、北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
8个海湾:几内亚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波斯湾、阿拉斯加湾
12个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琼州海峡、德雷克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10个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中南半岛、拉布拉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索马里半岛
18个岛屿:格陵兰岛、伊利安岛、加里曼丹岛、马达加斯加岛、苏门答腊岛、大不列颠岛、本州岛、冰岛、北岛、南岛、火地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
11个群岛:千岛群岛、马来群岛、日本列岛、夏威夷群岛、马尔代夫群岛、西印度群岛、
11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横断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17个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11个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亚马孙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6个盆地:刚果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大自流盆地
有些暂时想不起来,等查到资料以后给你哦~
第3个回答  2011-03-15
一、明确答题方向
(一)特征描述。
(二)成因问题。�
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
1. 自然环境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应注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
如:气候分析可从①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②降水多少:风、压——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这类题目要排除雷同条件,突出主导因素。这也是近几年常用的考法:�
•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地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气压带、季风因素;
•在大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
例1 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
【答案】 临海空气湿润,水汽丰富;东南季风地形抬升致雨;西北来的冬季风经海洋变性,水汽易达到过饱和。
【技巧点拨】 这是小范围局地因素所致。
例2 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异同。
【答案】 同:两者均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为两均处于30°~40°N的大陆西岸。�
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洛杉矶比旧金山高温干旱季节时间长。�因为旧金山受西风控制时间长;洛杉矶受副高控制时间长
【技巧点拨】 这是大地理环境因素所致。
2. 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例: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和措施?�
成因: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
③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3. 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
应锁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变化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注意进行逆向推理。
例:简要分析,秋冬季“霜打洼地”的原因?
【答案】 秋冬季夜晚大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夜里,地面向空中散热,山顶的空气比山下的空气温度下降得更快,于是下面的暖空气往上跑,山顶的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滑。冷空气到达山谷或洼地后,不能再到其他地面去,只好老老实实地呆在山谷和洼地中。于是,夜里山谷和洼地中的冷空气愈积愈多,气温便降得很低。一般洼地要比周围的平地气温低4~5℃。因此,山坡和平地还没有霜时,谷地和低洼地中就会有霜。如果山坡和平地上有霜的话,那末山谷和洼地中的霜就更重。
(三)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1. “点”状分布一般有 “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又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面积64万平方千米。�
4. “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四)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两点:�
1. 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
2. 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五)推断问题。�
根据材料,审明题义,回归教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六)区位问题。�
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分析。
二、重视图表分析,提取有效信息
(一)图像表达特点。�
地理图像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字、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1. “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
2. “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地球自转速度线等)交通线(铁路、公路、航空、航海、内河水运等)、输水(气、煤、电)线、生产网络线、地理要素相关线等。
3. “面”——聚落、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在大比例尺地图中,点状地理事物则呈面状分布)。�
4. “箭头”——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大洋环流、大气环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地壳物质循环等);②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动力、产品、市场信息等);③工艺流程等;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二)图表数量特点。�
1. 统计表格——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估算勿精算。
2. 扇状(饼状)统计图和三角坐标统计图——以地理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
3. 柱状、折(曲)线统计图——以时间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
4. 等值线统计图——以区域空间差异比较为主。�
5. 直角坐标统计图——以两两地理要素相关特点分析为主:应从特殊位相入手。�
(三)地图功能特征。�
地图依功能可划分为:�
1. “区域分布图”——以区位分析为主:�
①掌握好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取得解题“入场券”;②把握区域地理特征,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③分析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人文地理要素主要是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原燃料、科技、政策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区位联系;④评价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整治开发的对策。
2. “概念图”——概念图在对一些概念较多的主题进行整理时是十分有用的。概念图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小概念的。这样整理之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更清晰易懂,也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了。如教材中的“交通运输网中的形式和层次图”。
①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
②类比概念的相关联系或本质差异。�
3. “原理图”——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
①紧扣符号含义及地理要素间的联系,紧扣其物质流和能量流。� 4. “景观图”——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为主。�
①描述地理事物的区位、季节变化、阶段变化。�
②分析地理事物外貌特色的形成原因。�
5. “统计图”——说明地理事物时间发展状态、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为主。�
6. “联系图”——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为主。
①抓住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
②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和意义。
7. “流程图”——反映生产工艺流程。流程图能够帮助理解某组事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发生的。能有效地概括出某一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某一程序的各个步骤。建立流程图时,首先把每个事件简要地写在方框内。然后,把最先发生的事件排在最上方,第二发生的事件排在其次,依此类推。最后,把各个事件依次用箭头连接起来。
①熟悉工艺流程,认识该产品的上、下游联系。�
②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特点及影响。�
8. “漫画图”——以环保主题为主。�
①抓住与常规思维异常的形象、文字来说明漫画主题。
②多为可持续发展类。�
三、学会审题
审题过程及内容:
①审材料;②审设问;③审题分。�
1. 定范围——确定考“政、历、地”三门中的哪一门。�
2. 定方向——确定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问中的哪一问。�
3. 定中心——确定试题要求考什么。�
4. 定性质——从分数分配上确定考题是简答题,还是简述题或论述题。�
5. 定方法——确定答题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
第4个回答  2011-03-26
以下是高考常考的,出现频率最高的。
15个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阿拉伯海、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黑海、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8个海湾:几内亚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亚丁湾、波斯湾、北部湾、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
12个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琼州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
10个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奈半岛、阿拉伯半岛、索马里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福罗里达半岛、拉布拉多半岛、南极半岛
18个岛屿:冰岛、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火地岛、格陵兰岛
11个群岛:大不列颠群岛、马尔代夫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马绍尔群岛、西印度群岛、
11座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17个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拉布拉多高原、墨西哥高原、阿巴拉契亚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拉那高原
11个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亚马孙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6个盆地:刚果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