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和方法论

如题所述

  (一)唯物论(5个)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3个)
  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七、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2)〖方法论〗: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八、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17个)
  九、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十一、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十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十三、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十四、发展的观点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十五、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的,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十六、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十七、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补充)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十八、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十九、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二十、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十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着重把握其方法论意义)
  二十二、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二十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21、22共同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二十四、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而要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要树立创新意识。
  二十五、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四)社会历史观(3个)(历史唯物主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7、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27、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价值观、人生观(4个)(历史唯物主义)
  28、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9、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
  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0、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后两句还可以表述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社会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等。详见课文P105~106)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31、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7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会自发地形成某种世界观,但那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的论证。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此,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并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重要提示:哲学上所讲的世界既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要同地理意义上讲的世界区别开来。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研究的对象和回答的问题不同。各门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回答和揭示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特殊问题、特殊规律。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从中概括出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的知识。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重要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能认为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也不能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3、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哲学的功能:哲学具有世界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重要提示:①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②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这种精神力量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4.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重要提示: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不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后者总是从属于前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5.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其缺陷在于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其缺陷有四:一是把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二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三是在承认世界物质性的同时,用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物质世界。四是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重要提示: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不能说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重要提示:对于古今中外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的经典论断,用能够准确辨别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
7.哲学与时代精神?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②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真题精析】
[题例1](天津文综卷)“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合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精析:A项错误,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反映;B项错误,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项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答案为C。
[题例2](江苏卷)从下图漫画可以看出
A. 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 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C. 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 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精析:本题漫画中“我思故我在”,意在说明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我在故我思” 意在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本题正确答案为ACD。正确回答本题,既要认真看懂漫画的寓意,又要将漫画与题肢相对照,进行认真的比较,找出符合题意的题肢。
[题例3]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精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题中ACD项的内容都是唯心主义的表现,不可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可见,本题应选B项。
[题例4]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精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关系。A项颠倒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内容;B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等同于黑、费哲学的相加,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C项表述错误,应为批判地吸取而不能是“继承和发展”;只有D项准确地表述了三者的关系,正确。
[题例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
精析:本题考查哲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对社会变革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变革。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条理性。
答案:(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
(3)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的精神武器,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知识构建】

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实践。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指导生活
哲学的任务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什么
区别 主要是二者研究对象不同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 联系
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时代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划分的标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基本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考点聚焦】
考点一 哲学是什么
【主干梳理】
(1)哲学是 、 的世界观,是 与 的统一;是对 、 和
知识的 和 。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活动,源于对 的追问和对 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 。
(3)哲学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 的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 。
【误区辨析】
(1)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注意: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的关系。)
(3)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是“科学之科学”。(注意:此观点夸大了哲学的作用。)
(4)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统一构成哲学。(注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
之分。)
(5)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注意: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精华。)
(6)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哲学。(注意:真正的哲学与科学的哲学内涵不同,不能等同。)
【精题研析】
1.(2009年韶关模拟)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蜞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这说明
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D.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尝试解题
解析 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这是诱发人们思考的最初动因,但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答案 C
2.(2007年高考山东卷,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尝试解题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作用的知识,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李振声的观点说明了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D正确;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错误;哲学是整个世界普遍规律的概括,B错误;只有正确的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错误。
答案 D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主干梳理] w.w.w.k.s.5.u.c.o.m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 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和 ,决定着它们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内容之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划分
与 的标准
内容之二: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划分 与
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 遇到和 回避的基本问题;是
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所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误区辨析】
(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注意:观点片面。)
(2)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价值就是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供依据。(注意: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考点三 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主干梳理】
唯物主义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发展形态 基本观点 评析
物质是世界的本 原,物质决定意识 ①古代 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金、木、 水、火、 土等 在根本观点上是 的,但把 等同于物质,复杂问题简单化是错误的
②近代 唯物主义
认为 是世界的本原, 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把 学上的物质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并且在
上陷入唯心主义
③ 唯物主义 和 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
作 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作用 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误区辨析】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注意:观点片面。)
(2)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注意:应弄清唯物主义根本观点。)
考点四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干梳理】
(1)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的比较
唯心主义根本观点 两种基本形态 区别 相同点
是世界的本原, 第一性, 第二性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把 当作第一性东西,把 当作世界的本原 都是 主义,都把 视为世界的本原
(2)哲学的“两个对子”指 与 对立和 与 对立,但基本派别只有 与 两大阵营, 总是附属于 。
【误区辨析】
(1)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都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二者完全一致。(注意:二者划分的标准。)
(2)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注意:应完整把握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唯物主义也崇尚精神生活。)
(3)哲学上的“两个对于”和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一致的。(注意:“两个对子”不等
于“基本派别”。)
【精题研析】
1.(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考点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主干梳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深厚的 基础,即 的产生、发展。
② 基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 ,使人们用 、 眼光看问题,从哲学上看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 的条件已经成熟。
③直接 ,即 ,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 和费尔巴哈的 。
(2)马克思的哲学产生的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便有了自己的 。
②实现了哲学史上的 ,标志着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
③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 ,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误区辨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今天已经过时。(注意: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考点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主干梳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统一上,即第一次实现了 与 的有机统一,实现了 与 的有机统—;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 和 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比较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缺少辩证法思想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唯物辨证自然观与唯物辨证历史观的统一 还未涉及对历史观的思考 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2)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从实践出发理解 ;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 的依据;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 基础。
【误区辨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比在于它的革命性特征,强调改造世界。(注意: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是“科学之科学”。(注意:所有哲学都非科学之科学。) w.w.w.k.s.5.u.c.o.m
考点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主干梳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
比较项目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主要内容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逐步回答了 进一步回答了 初步回答了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地位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 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一大理论成果, 是对 的继承和发展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的继承和
发展
【误区辨析】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在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中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注意: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仍要发展。)
第2个回答  2011-03-06
我在百度文库里有上传,可以免费下载的,去文库里搜索一下文档名是《哲学知识点》,如果找不到,告诉我你的邮箱,我发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