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与工作

我是应届毕业的医学生,考上了研究生,此时想去工作,请问可否申请推迟读研

考 研 与 就 业
就业考研难取舍 目前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考研能够暂缓就业压力,扩大就业门路和增加就业砝码;其次,考研是提高学历和自身的能力的一种方式,能拓展以后的发展空间。
是直接就业好呢,还是考研好?如果现在完全选择就业,本科学历含金量实在不高,在求职大军中竞争力不强;如果现在只作考研的打算和准备,可暂缓一时,但两三年后的形势会有什么样的变数不好预测。大多数的本科生在面临毕业时都处在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
考研能否规避就业风险 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其次,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未必会和现在一样,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第三,读完研究生出来后,学历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的同届毕业生比起来,会显得有些单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不利于就业的。
因此,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风险,这是在报考之初应该想清楚的。而读研期间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则是每个研究生应该考虑的。
你是否具备考研的“本钱”
考研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自己的优势,认识自己的劣势,充分评估自己吃苦勤奋等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自己确实没有与别人竞争的优势和实力,那就要考虑是否应该牢牢把握现有的就业机会。
先就业再考研?
很多大学生认为现在考研的人如此之多,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倒不如先就业。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觉得知识累积不够,发展受到限制,再来考研也不迟。
不少专家称,“先就业再考研”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有较好的就业机会条件下,经过一定的职场历练后,自己可了解目前市场需要什么人才,缺乏什么样的人才,这样自己的努力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而且此时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太担心读研带来的经济压力。
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如何选择,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看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结果。
一颗红心 两手准备 事实证明:良好的心态是取得考研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每个人的条件是不同的,所以考研不要“从众”,更不要一哄而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自己的优势,认清自己的劣势,充分评估自己吃苦勤奋等各方面的能力。有实力、有优势、有兴趣就要全力以赴,不要考虑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风雨兼程。如果自己确实没有与别人竞争的优势和实力,又对考研兴趣不大,不必勉强,可以牢牢把握现有的就业机会,先找工作,本科生的就业期望值只要不是太高,找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以后如想继续深造,还是有求学机会的。
学会两条腿走路:考研的同学除非实力特别强,否则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该复习时复习,该应聘时应聘,遇到条件不错的单位,先签订就业协议,只要在就业协议书上注明考研成绩出来后的意向,协议不会成为将来上学时的羁绊。
有关人士认为,“两手抓”利大于弊
考研、就业“两手抓”利大于弊,虽然会有一点矛盾,但矛盾不大。考研的同学在毕业前抽空可以准备一些材料,边复习考研,边推荐自己。找工作时,如果能与就业单位好好沟通,单位会支持、理解毕业生考研的。人才是自私的,但也是共享的。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应抓住现有的时间扬长补短,准确定位,客观地把握自己。

考研就业走哪条路?专家支招:先算三笔账

据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数据,2006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1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万人。而社会预计提供的就业岗位几乎与去年持平。对于大多数对自己未来定位并不是很清晰的学子来说,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
据中青报报道,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选择考研的本科毕业班学生多数做好了"几手准备":考公务员、报名考研、就业或参加职业培训、考认证(以IT类专业学生居多)。即使是考研的心态也不同于以往:学生考研早已不是抱着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将"人生态度、就业压力、实现个人价值、争取未来有更好的生活"等各种思绪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有如打翻了"五味瓶"般的复杂感觉。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仍然占应届毕业生的半壁江山,甚至还略高一些。从以上学生的心态来看,虽然目的各异,但是对就业的恐惧,对自己就业能力的不自信却是共同点,而面对考研大军和同样的研究生就业形势,那么考研又真的能帮他们解决现有问题,走上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吗?
跟风考研小心两手空空
曾经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多年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他曾见过很多抱着跟风心态考研的同学,最终研究生没考上,而时间和机会都搭进去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此,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谭浩强教授也表示,考研也只是人生选择之一,如果不是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在所学的领域有所建树,只是为了逃避目前的就业压力、抱着不确定的心态考研,那么就不妨先算清三笔账,理性分析各种机会与成本,再看看考研是否适合自己。
决定考研前要先算算成本
首先是经济成本。考研买各种资料、上培训班,甚至为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还要到校外租房子,费用几乎近万元。如果考得上,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是小数字。如果一次考不上,还要考第2次、第3次,成本更加惊人。相反,一些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三年后积累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都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其次是时间成本。以当年顺利考上研究生来算,该学生要用3年或2年的时间来读,两三年后虽然拥有了高学历,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他们更重视的是实际能力、实践经验和可塑性,因此一个新踏上社会的研究生并不一定比有着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有太多优势。
最后是机会成本。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以某高校的小王和小赵作比较,小王选择考研,放弃了找工作的黄金时段,而小赵选择了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三年后小赵的薪水达5000元。但没有工作经验的小王在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可以马上找到一份5000元以上的工作。另外,最关键的是,小赵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可以遇到很多的发展机会,甚至是人生转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不如选择短期技能培训
面对不少学生的彷徨,张老师指出,如果学生不选择考研,而同时对自己就业缺乏信心时,选择一些专业培训机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他认为,特别是对于那些IT类专业毕业班的本科生来说,如果不打算做研究,那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一些能提供实战培训和项目操作的短期IT培训课程(多数是软件或网络类课程),从而提升职业竞争力将会比考研更为划算。
现在四大门户网站之一负责软件开发和网络开发工作的佘晖告诉记者,他毕业前也曾面临是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最后他咨询了大学实习期间指导过他的某软件企业项目经理,该项目经理告诉他,软件项目开发能力更多是在实战中提高,工作两三年后,感觉理论知识不足再考研,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思路会更清晰。在再三权衡之后,佘晖放弃了考研,并且在毕业前选择参加某IT培训机构的软件工程师培训课程。
据记者了解,像佘晖这种前往IT培训机构"回炉"接受系统、专业IT职业培训的大学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已经越来越多。据了解,除了应届毕业生外,甚至有些研究生为了给自己未来的就业添一份筹码,也会参加职业培训。
对此,张老师指出,大学生其实不管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未来都充满不确定性,都有风险。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自己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很多人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了考研,以为把自己的学历"镶金"之后就容易就业。但事实却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扩招,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并不小于本科生,如果没有实践经验,给自己的定位又模糊的话,研究生也无就业优势可言。在一些不限制专业的企业,他们往往更愿意选择可塑性强的本科生。所以对于考研和就业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实际情况来定,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决定考研,那么就不要躲,因为三年之后,也同样逃避不了。尤其是IT专业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及很多其他专业,IT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事实上一个有三年丰富经验的IT本科生丝毫不比一个项目经验少的研究生差,在人生际遇上应该来说是更胜一筹的。在IT这个行业中,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专业技能与项目经验才是第一位的。而且,越早介入,发展机会相对而言要越多。但对于适合学术性研究性工作的学生,对于那些想转专业或期图进入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单位或政府部门工作的学生, 考研也许就更适合些。而那些学习成绩不是特别优秀,或者是家庭经济不允许,同时又对自己就业没有太大信心的在校生来讲,参加职业培训,则不失为一种现实的解决方案,如果选择得当,也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