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说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

中学说把电流比作水来理解电流,不过最近在学习用MULTISIM来模拟电路。发觉有时候用水流来理解电流确实不能完全的理解。曾看到过别人写的几句话也说用水流来理解电流你就永远不能理解电流。
问题是:如果电流比作水流,那么距离我家几千米的发电厂的电子不会真的跑到我家的电器了么?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不管什么书老是说水流水流的,我不觉得这样比较形象。闭合回路中,导体切割磁场产生电流,这么说我觉得反而能够理解。
为什么为什么,书上要说的这么的不形象- -!水流水流,一看到我就怨念了

一、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原因

因为有电压(电势差)的存在,所以产生了电力场强,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了电路中的电流。

二、电流简述

1、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通常用字母 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简称安,符号A,也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2、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3、电源的电动势形成了电压,继而产生了电场力,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电场内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量称为1安培(A)。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所有电性的基本单位。 除了A,常用的单位有千安(kA)毫安(mA)、微安(μA)1A=1 000mA=1 000 000μA。

4、电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微观表达式I=nesv,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e为电子的电荷量,s为导体横截面积,v为电荷速度。

5、大自然有很多种承载电荷的载子,例如,导电体内可移动的电子、电解液内的离子、等离子体内的电子和离子、强子内的夸克。这些载子的移动,形成了电流。

三、电流产生条件

1、必须具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只有负电荷移动,电解液中为正负离子同时移动)。

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差(要使闭合回路中得到持续电流,必须要有电源)。

3、电路中必须有闭合回路,形成通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先解释一下电流:导体中有很多电子,电子平时就有运动,只不过这种运动是完全随机无规律的,平均起来电子有来有往相当于不动。加上电压以后,电子的运动还是无规律的,只不过平均起来有一个定向移动。
这和水流完全不一样,那写“用水流来理解电流你就永远不能理解电流”的人是对的。
至于为什么不管什么书都总说水流水流什么的,这个没办法,我也是从这个时候过来的,编书老师一方面总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一方面又希望我们什么都懂。老师们是上一代人,对这一代学生了解的太少了。而且,每个班上有很多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编书的老师也很无奈。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那些辅导书其实就是抄来抄去的等等。
其实你已经很幸福了,有MULTISIM这种东西可以用。你的大部分同龄人连这个机会都没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03
对初学者来说,很多电学的概念还没有建立,所以对电流这东西很抽象,如果这时候用水流来作比喻会帮助理解。因为水流与电流大多数情况下的情景是差不多,很多时候用作打比方是可以的,只是要说明电流运动速度快,并且是在导体内部这“渠道”走的,导体越粗,阻力也越小,这与水渠越宽,水越容易通过具有类似的性质。水压、水流、水量的概念比较好理解,而电压、电流、电量的概念难懂。如果用水比作电,就好理解些。当然水与电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如果全部都用水比作电,难免牵强附会,有的很难说得通。比如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有没有切割什么东西会产生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