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人故事(具体要求请进)! 急~~~

求一个名人从小立志怎样怎样,然后长大后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最好是国外的,知名度较高的),一定要突出其定下了理想和目标,最后成功,稍详细一些,但不要过长.
拜托各位了,找到重谢!!!!!
我已经看过了撒...没有...

我创作,因为我心里有话要说
我创作,是为了使穷人看到光明的前景
——贝多芬
1806年,圣诞之夜。
维也纳郊区的格雷兹,一个贵族别墅成群的村庄。
这里家家户户院门紧闭,没有往年灯火辉煌的圣诞树,也没有晶莹的雪花、欢乐的炮竹,也没有圣诞老人的礼物。狂风裹着雨雪,在每一个巷道里逡巡,就象法军巡逻的骑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角落。
自从法军的大炮轰塌了维也纳古老的城墙,从缺口处逃到乡下来的贵族们就闭门不出了。可是好景不长,攻下城来的法军显然也看中了这座风景美丽的村庄,他们在这里没立了一个指挥部。于是,逃到乡下的贵族们又多了一项义务:款待法军的军官。
夜深了,教堂里圣诞的钟声已经响过。村里格外的沉寂,除了风雪拍打院门发出的“咣当,咣当”的响声,就是每隔一阵巡逻的马蹄踏在石板上发出的“当当”的声音。
突然,利奇诺夫斯基亲王的府门被撞开,从里面冲出一个身材矮小年轻人。他衣着单薄,乌黑的头发象从未光临过梳子样的到处逆立着,恰似一条条被激怒的眼镜蛇。寒风挟着雪粒抽打着他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庞,并把他那聋子特有的自顾自的怒吼高高卷起,抛洒在无边无际的黑夜里。他就是少年音乐奇才,举世闻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双耳几近失聪的贝多芬。 贝多芬来到利奇诺夫斯基亲王格雷兹的府邸是进行创作疗养的。说起与利奇诺夫斯基亲王的交往,那是一个很长的话题了。早在1782年,不到12岁的贝多芬已经在音乐界崭露头角,并在波恩选帝侯的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贝多芬脱谱的即席演奏更是一绝。一次,贝多芬地教堂里随心所欲地即席演奏,教堂的神父和前来祷告的人们都被深深地吸引,连在教堂外打扫的清洁工也不由自主的放下了扫帚,整座教堂只有贝多芬手指下的琴键在低吟、在诉说。贝多芬演奏完后很久很久,教堂里还寂静无声,人们都还沉浸在贝多芬给大家带来的梦幻中。最后神父走上前来,紧紧拥抱着贝多芬,泪流满面:“孩子,你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感谢主,我们听到了主的声音。”父亲长期酗酒,母亲体弱多病,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年少的贝多芬已经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由于自己出色的音乐天赋和才华,贝多芬深得年轻的选帝侯的喜爱,选帝侯经常指名由贝多芬为歌唱家伴奏。不但如此,与莫扎特很有交情的选帝侯,决定送贝多芬到维也纳,让莫扎特来培育这棵音乐的幼苗。命运总是反复考验它钟情的孩子。贝多芬到维也纳仅两个星期,莫扎特的训练刚刚开始,就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贝多芬只好告别大师,赶回波恩探望母亲。回家不到两周,可怜的母亲就撇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离开了人世。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就全靠贝多芬稚嫩的肩膀来扛。
所幸的是从维也纳回家的路上,贝多芬结识了一位高贵的旅伴——华尔斯坦伯爵。贝多芬的音乐才华深深地打动了伯爵,这一老一小一见如故,结成忘年之交,并在贝多芬以后的音乐生涯中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华尔斯坦伯爵慷慨的经济资助,解除了贝多芬的后顾之忧,他一头扎进了音乐的海洋,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的营养。
贝多芬从小就顽皮、厌学,十一岁时就辍学在家,华尔斯坦伯爵敏锐地发现了他这一致命的弱点。“孩子,没有文化,就好象天空没有了阳光,人没有了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艺术家是不可想象的。”一次华尔斯坦伯爵听完贝多芬的演奏,没有象往常那样急于急于鼓掌,而是抚摸着贝多芬的乱发,给他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华尔斯坦伯爵的点拨,使贝多芬豁然开朗,他开始广泛地阅读古典文学的经典著作,也广泛涉猎政治、哲学和科学文化知识。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自己的阅读,贝多芬越来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他开始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文学课程。在这里,贝多芬亲听了雅各宾党的骨干希那哀特的讲课,被他的“自由、平等、博爱”和“共和理想”所深深吸引。
就在贝多芬在音乐和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时候,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海顿于1790年和1792年两次访问了波恩,他注意到贝多芬这位崭露头角的年轻人的音乐天赋,并在第二次来波恩时见到了这位音乐奇才。经过交谈,海顿认为贝多芬还是应该去维也纳,在那里接受正规的音乐深造。回到维也纳学习音乐,是贝多芬一直的梦想,可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自己微薄的薪水,一旦自己失去了这份薪水,酗酒的父亲、年幼的弟弟怎么生活呢?所以贝多芬把自己的梦想深深地埋在心底。
吉人自有天相。就在贝多芬左右为难的时候,华尔斯坦伯爵伸出了援助的手。他极其英明地预见到,震撼维也纳甚至世界乐坛的,除了海顿、莫扎特,一定就是贝多芬。因此,他不仅自己极力在经济上资助贝多芬到维也纳学习,还设法说服了选帝候,同意贝多芬休长假前往维纳,并照付贝多芬的薪水。
1792年11月2日,贝多芬带着华尔斯坦伯爵的推荐信离开了波恩,再次来到自己向往的音乐圣地维也纳,投门海顿等著名音乐家的门下,进行正规而刻苦的训练。
由于在维也纳举目无亲,贝多芬没有落脚之地。好在华尔斯坦伯爵早已为贝多芬作出了安排,贝多芬拿着华尔斯坦伯爵的信,找到了他的亲戚奥地利的利奇诺夫斯基亲王。由于是华尔斯坦伯爵的推荐,利奇诺夫斯基亲王不好拒绝身材矮小衣冠不整的贝多芬,把他安排在自己官邸的地下室,并且还收7个弗洛林的租金。随着贝多芬在亲王家庭音乐会中的精彩演奏,亲王渐渐放下了傲慢的架子,对贝多芬客气起来。亲王请他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客房,还有好几间房子供他创作和生活,同时还安排了两个仆人,亲王的府中乐队也让贝多芬试演新的作品。
亲王的恭敬,并没有使贝多芬感到不安,他认为这是对他的音乐才华和付出的回报。他对朋友说:“世上没有什么比大人物更渺小的了。”“跟贵族打交道很容易,只要你有值得他们佩服的地方。”一天,亲王的母亲,利奇诺夫斯基伯爵夫人,来到贝多芬的房间,请他为自己演奏一首钢琴曲,贝多芬穿着睡衣躺在沙发上,懒得起身。伯爵夫人扑通一声跪在贝多芬脚边的地板上,苦苦求他:“我尊敬的先生,请用你优美的琴声抚平我心头的痛苦吧!”贝多芬头也不抬:“我今天不弹琴,你出去吧。”
贝多芬有自己为人处世独特的原则。对于权势,他向来不屑一顾,“尽管我无权无势,但贵族在我面前要表示更多的尊敬,而不是我去尊敬他。”对于生活,他认为“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不是金钱”,“幸福不是来自外部,你必须自己去创造一切”,“只有在理想世界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理想世界在哪里呢?贝多芬创造了自己的音乐世界,这是他的精神天堂,但现实的生活却总让他失望。极少数贵族,仅仅依靠出生,就能拥有豪华的别墅、成群的奴仆,自己苦苦创作,却为全家的生活所累,入不敷出。自己向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社会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
早在1789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到波恩时,贝多芬就为之欢欣鼓舞,年轻的心按捺不住,他大声疾呼:“通过黑夜迎来光明,通过搏斗走向胜利!”贝多芬要用自己的音乐来欢呼,“我创造,因为我心里有话要说”。说干就干,贝多芬一夜无眠,借用了一位诗人的词创作了一首合唱歌曲《谁是自由人》:
谁,
谁是一个自由的人?
只有自己的意志为自己立法,
不用听那暴君说些废话!
来到维也纳,贝多芬同那些狂热的革命党人一样,时刻关注着年轻的法兰西共和国的命运,关注着欧洲的局势。同时,他不分场合发表一些激进的、与奥地利政局格格不入的言论:“自由和进步是艺术世界的目标,就象在整个人生中一样”,“一个人,如果是正义的,他就可以凭借勇气到处获得胜利!”,“个人要有自己的准则,国家要有自己的宪法!”贝多芬的言行当然不能逃过皇室及其鹰犬的耳目,皇帝弗郎茨一世就认为贝多芬音乐有一种“放桀不羁”的东西,并下令对贝多芬开展秘密调查。宫廷显要更是谁也不会出席贝多芬音乐会,谁都会远远地躲着这个“小个子共和主义者”。
但贝多芬并不感到害怕,他担心的是年轻的法兰西共和国的命运。他和朋友一起谈论拿破仑时既充满了崇敬,又充满了担忧。这个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炮兵少尉,不但凭借战功升任少将、组成了执政府,还在短短几年就使乱成一团的法国恢复了秩序,只有他才能实现“自由,不等,博爱”,他才是“共和理想”的化身!
1798年,法国将军贝纳多特来到维也纳,代表拿破仑与奥地利当局签订了和平条约。尔后,贝纳多特将军专门拜访了贝多芬。
“尊敬的阁下,我以法兰西的名义,恳请你为拿破仑将军谱写一首交响曲”。
贝多芬以自己特有的沉默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拒绝!
我是要为拿破仑创作一首交响乐,但我是为我们的大英雄创作,我没有任何必要为你们的大将军写任何东西!我现在不会,将来永远也不会把你们的头衔当回事的!
普罗米修斯,这个盗来火种的神,他给人类带来了光明。1801年,贝多芬为舞剧《普罗米修斯》作了曲。现在,拿破仑不就是我们的普罗米修斯么?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他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我要为他创作。
象急于说完最后一句话的孩子,贝多芬一反常态,不是从前面开始谱写,而是把舞剧《普罗米修斯》的主旋律发展成十次变奏,作为献给拿破仑的最后一个乐章。
然后,贝多芬开始从头谱写。整个创作历时两年,倾注了贝多芬无限的情感和心血。特别是在第二乐章,贝多芬谱写了一份悲壮感人的“葬礼进行曲”,以纪念那些为共和理想奋斗而牺牲的人们。当全曲作完,贝多芬亲自抄写一份工工整整的总谱。仆人第一次见贝多芬自己抄写总谱,想替他,贝多芬不让:“总谱永远不会被人抄得像作者自己写的那样正确。”抄完后,贝多芬又在扉页上毕恭毕敬地题上:“献给心中的英雄——拿破仑!”
就在贝多芬要亲手把总谱交给拿破仑时,学生里斯给他带来了拿破仑当皇帝的消息。1804年5月20日,被贝多芬称为“共和理想”化身的拿破仑,居然毫无顾忌地拿起了皇帝的破帽子戴在自己头上,摇身一变,成了拿破仑一世皇帝!
犹如晴天一声霹雳,这消息像一把利剑,生生的刺进贝多芬的心脏,他一下就瘫倒在沙发上,拿着总谱的手不停地颤抖。“想不到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他为了野心,践踏了人类的权利,将要成为高踞人上的暴君!”
贝多芬病倒了,他感到自己深深地受到了伤害和愚弄,多年来耳痛的毛病更加厉害了,双耳几乎完全失聪。“这个懦夫,他扼杀了人们的希望”,贝多芬从心底开始鄙视拿破仑。病刚有好转,贝多芬就挣扎着起来,把给拿破仑题写的扉页撕个粉碎,重新写上标题《英雄交响曲——为了一位死去的英雄!》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被囚禁的圣爱伦岛上去世,贝多芬知道这消息后说:“17年前我所写的音乐正适用于这个悲惨的结局!”
心中偶像的坍塌,就象一记闷棍地砸向贝多芬的头顶。内心的绝望,远比双耳失聪令贝多芬痛不欲生。可恶的拿破仑不仅当上皇帝,而且公然撕毁了与奥地利的和约,用大炮轰塌了维也纳这座美丽的音乐之都的城墙。法军的入侵,再次使得贝多芬生活陷入左支右绌的窘迫境地。
首先是因为波恩方面的断奶,让贝多芬生活无以为继。
那是贝多芬的老师海顿大师(当法军大炮开始轰击维也纳时,七十七岁高龄的大师将自己反锁在室内,反复弹奏自己的《皇帝颂》,表示对野蛮的入侵者的抗争和不屈,一直到去世)在伦敦旅行时,给波恩的选帝侯写了一封长信,详细介绍了贝多芬在维也纳学习取得的长足进步,并列举了贝多芬的五部作品,对贝多芬的前途和才华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最后,海顿要求选帝侯增加给贝多芬的钱,因为贝多芬不但欠了自己的学费,他还很可能陷入高利贷者的手中。
波恩方面倒是在一个月后给海顿大师回了信,但信中说,从贝多芬的作品来看,没有发现贝多芬在维也纳有什么进步,因此贝多芬应当考虑回波恩工作。不久,选帝侯就停止了给贝多芬的薪水。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贝多芬为自己生活发愁的时候,在波恩的弟弟也病了。由于父母相继去世,两个弟弟一直靠贝多芬的薪水生活,选帝侯的釜底抽薪,如雪上加霜,把贝多芬逼到了生活的悬崖上。
为了生存,贝多芬只好创作一些应景的作品来对付捉襟见肘的生活。他对自己的作品也不满意,但为了糊口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这些狗日的商人用打折来的钱购买我的作品,我也只能用打折的作品来对付他们!”
这时,几位皇室和贵族接管了维也纳的几座剧院,并成立了一个管委会。迫于生计的贝多芬向管委会写信,请求管委会定期向他提供资助,他则按期向管委会上交自己的作品。没有一个权贵是真正的慈善家,管委会断然拒绝了贝多芬的请求。
这时,拿破仑的弟弟、威斯特伐利亚国王罗姆.拿破仑向贝多芬伸出了橄榄枝,邀请贝多芬担任他的王宫乐队队长,并承诺提供近四千弗洛林的年薪。
恨屋也及乌。贝多芬当然不会去当他的狗屁乐队队长,而且自己也不会离开维也纳的。但这是一个机会,象扼住命运的咽喉一样,必须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
贝多芬一方面公开答应了罗姆.拿破仑的邀请,说自己正希望有一支乐队来试演自己的作品,一方面又逢人便讲,只要有四千弗洛林的年薪,自己还是可以留在维也纳的。
人都是这样,宝贝在自己手中时不觉得它的珍贵。贝多芬在维也纳时,人们并不知道他也需要吃和喝,现在贝多芬要离开了,维也纳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呼吁,贝多芬离去,不仅仅是维也纳的损失,更是维也纳的耻辱,一个连音乐大师都留不住的城市,还妄言什么音乐之都?
贝多芬这一小计果然管用,几位大公和亲王联合起来和贝多芬签订了一份协议,只要贝多芬留下来,他们每年向贝多芬提供四千弗洛林。盛情难却,贝多芬就留在了维也纳。
谁知合同签订刚两个月,拿破仑的军队就兵临城下了,皇室和大公们纷纷出逃,谁也顾不了什么合同协议了。贝多芬不得不四处告贷,连买写谱的纸也得精打细算了。他的鞋上打满了补丁,连一件象样的出门的衣服也没有。现在贝多芬在利奇诺夫斯基亲王府上就是完全寄人篱下了。偶尔华尔斯坦伯爵也资助一点,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好在利奇诺夫斯基亲王本人就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一直对贝多芬敬若上宾。这次利奇诺夫斯基亲王到格雷兹别墅渡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贝多芬的耳痛加剧,他需要到乡间来疗养。
贝多芬喜欢长时间的在田野间散步。只有在野外大自然中,我的身心才感到舒适,他说。由于贝多芬总在这条乡间的小道上散步,当地人就把这条小道命名为“贝多芬小道”。
陪同贝多芬同来的还有他的学生里斯。
今天是圣诞节,跟住常一样,下午午睡后斯陪贝多芬到小道上去散步。小道的尽头是一片竹林,贝多芬经常就坐在竹林里静静地遐想,他的很多作品也就是在这片摇曳的竹光中产生的灵感。
当里斯陪贝多芬走近这竹林时,林子后面传来一阵悠扬的牧笛。
“老师,你听,是笛子!”里斯惊奇地向贝多芬欢呼。
“你说什么?”
“笛子!老师,有人在吹笛子!你听,就在竹林后面!”
一脸茫然的贝多芬更加忧郁起来,里斯吓得不敢吭声,他明白:老师的耳朵基本完全失聪了!
天黑了,里斯陪贝多芬默默地回到了利奇诺夫斯基亲王的别墅。
一座围墙,里外两重天。
外面阴雨连绵,亲王府里面却是灯火辉煌。院子里仆人们进进出出,厨房里热气腾腾,贝多芬从维也纳来到这里,还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由于自己的外套淋湿了,又没有衣服换,贝多芬径直走到壁炉前,在里斯的帮助下,烘烤自己的外衣。仆人费尼走了进来。
“尊敬的主人,亲王陛下等您很久了,请您过去共进晚餐。”
“我自己就在房间吃,叫他们送过来吧!”
“尊敬的主人,亲王陛下请您和他的法国军官朋友一起共进晚餐。”
“法国军官?谁说过我要同法国人吃饭?”
“可是亲王陛下一直都在等您!”
“闭嘴!你给我滚出去,现在就出去!”
利奇诺夫斯基亲王亲自过来请贝多芬了:“我亲爱的伙计,我们都在等您一起共进圣诞晚餐。”
“可是,我没说过要和法国人一起吃饭!”
“对不起,是我没有提前告诉您。今天是圣诞,我请几位朋友来一起庆祝一下。”
“我和他们不是朋友,也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
“那您给我一点面子吧,是我求您参加的。”
架不住亲王的央求,最后贝多芬作出让步:
“我参加可以,但我不和法国人说话!”
沉默是贝多芬惯用有鄙视手法。在晚宴上,贝多芬一言不发,埋头吃自己的饭。期间,一名军官傲慢地问贝多芬是否会弹钢琴,贝多芬想端起一盆菜汤浇在他头上,但最后还是忍住了。他默默地吃完,放下刀叉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了。
可是,晚饭后,利奇诺夫斯基亲王居然又过来,请贝多芬为那帮军官弹奏钢琴,贝多芬怒不可遏。
“谁答应过你我要和法国人吃饭?谁答应过你我要为他们演奏?我凭什么要为他们演奏?他们是你的朋友,你,奥利地的利奇诺夫斯基亲王,可以把入侵的法国人当朋友;我,德国人路德希.凡.贝多芬,作不到,他们不是我的朋友!”
利奇诺夫斯基亲王哪里受到过如此无礼的冲撞,想到贝多芬的种种无礼行径,想到自己的母亲公爵夫人为了求他弹琴而下跪,亲王忍无可忍。
“你以为你是谁?我供你吃,供你住,给你仆人,给你钱花,你也太无自知之明了!”
从来没人对贝多芬如此大喊大叫,就是选帝侯也一直称“您”,贝多芬本来突出的双眼因为气愤而更加鼓出,本来棕红的脸庞更加发紫,他操起一把椅子向利奇诺夫斯基亲王头上砸去。
闻声赶来的费尼和里斯连忙拉开了贝多芬,利奇诺夫斯基亲王才躲过贝多芬致命的一击。
“亲王!你之所以成为亲王,只是一个偶然,只是由于出生。而我,是靠自己才成为今天的我。过去有亲王,今后还有千百个亲王,但贝多芬只有一个!” 贝多芬转身对里斯说:“走,我们现在就走!我必须离开这个肮脏的地方!”
喊完,贝多芬就冲出门去,连自己的外套也顾不上穿。
贝多芬自己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到维也纳这么多年了,自己还是举目无亲。但无论如何,今夜坚决要离开这个村庄,离开该死的利奇诺夫斯基亲王。
在这个圣诞之夜,在格雷兹的寒风冷雨中,贝多芬跌跌撞撞地向村外奔去,嘴里不时发出一声吼叫,只有里斯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就在出村口的一个拐角处,一盏昏暗的檐灯下,贝多芬看到一个小女孩也在寒风中颤抖着。谁在这样夜晚还不回家?她也和自己一样无家可归么?贝多芬立刻安静下来,迎着女孩走上前去。
原来是爱丽丝,村庄里一个农夫家里的小女孩,贝多芬散步时经常遇到她赶着羊群从外面回来。爱丽丝也认出这个住在亲王家、总爱到山上散步的聋子音乐家。
“这么晚了,你为什么还不回家,爱丽丝?”
爱丽丝的眼泪流了下来:“雷德尔老爹不行了,我到教堂去求牧师,他们谁都不来!”
“牧师更帮你什么,爱丽丝?”
“雷德尔老爹说他做梦都想见一眼大海和雪山,要不他的灵魂到不了天堂。可我没有钱,请不动牧师,他们不来为雷德尔老爹祷告。”
“你带我去见雷德尔老爹吧,爱丽丝,我能帮你。”
尽管爱丽丝不信,但也没有别的办法,爱丽丝只好带贝多芬来到雷德尔老爹家中。
壁炉里没有生火,豆大的火苗在床头的油灯上跳跃。雷德尔老爹就躺在床上,目光钉在阁楼上垂下的十字架上,只有时起时落的棉被还表明他的灵魂还没有离开躯体。
贝多芬一言不发,径直走到了屋角。那里,放着一架长年没有人动过的钢琴,琴盖上积满了灰尘。
贝多芬用衣袖轻轻拂去琴盖上的灰尘,掀开了琴盖,手指在琴键上击出几个音符。
雷德尔老爹喉咙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咕噜,头也向这边歪了一歪。
贝多芬在爱丽丝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双手在琴键上舞动起来,一支优美的旋律从钢琴里飞出。
简直是神了!雷德尔老爹的手动了一下,爱丽丝赶紧走了过去。
“孩子,你听,是大海,是大海的波浪。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波浪和帆船。”
泪水从雷德尔老爹混浊的双眼慢慢流出,也从贝多芬的双眼涌出。
琴声越来越激越,越来越高昂,象大海掀起了巨浪,象雪山刮起了风暴。贝多芬的眼泪,也如春天莱茵河的洪水,再也关不住闸门。
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圣诞夜晚,在维也纳郊外格雷兹小村,望着奄奄一息的雷德尔老爹,贝多芬想起了自己病死的母亲和父亲,想起了远在波恩生病的弟弟,想起了刚才自己砸向利奇诺夫斯基亲王头上的椅子。啊,命运,你是如此的捉弄人!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你它休想使我屈服!
我创作,我为了什么而创作?我创作,是为了使穷人看到光明的前景,是为了爱丽丝不在寒风中颤抖,是为了雷德尔老爹不在地狱门前徘徊。
慢慢地,琴声停了,雷德尔老爹也安详地合上了双眼,笑意还挂在他没有僵硬的嘴角。
爱丽丝,这位善良的姑娘,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声音,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贝多芬站了起来,摸了摸爱丽丝的头发,又是一言不发走进了黑夜。
……
两年后,贝多芬想起了这个夜晚,想起了在雷德尔老爹床前放声痛哭的爱丽丝,就把他当时弹奏的乐曲记了下来,并把它命名为:
致爱丽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29
更详细的内容在网上搜一下多的是,重要的是首先要把人物定下来

希拉里: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曼德拉:从小就追求正义和理想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

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卡莉·菲奥里纳:从母亲那里受益匪浅

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于美国得州一个带有欧洲血统的家庭。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亲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卡莉童年时代随父母游历了不少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培养了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她成为一个有勇气、有魄力、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也不无影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975247.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3-29
第3个回答  200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