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和,满族,籍贯五常市,想知道我的满族老姓。

我姓和,满族,籍贯黑龙江五常市,想知道我的满族老姓。是民国时从北京移民回黑龙江的。

你和和珅是一个姓氏,钮祜禄氏,在五常拉林镇双桥子村就有你们家族后代一下信息可供参考
2000年,一本叫《拉林阿勒楚喀京旗原案》的清朝档案被发现,档案记录了262年前索额图、和珅、鳌拜等家族大移民的整个过程。拉林的八旗后裔们从没忘记过那段辉煌的家族史。每到大年三十,和氏家族就会跪请出“老影”(即祖宗的画像),族人会从各处赶来,一起祭祖,谈起那段历史。现生活在拉林镇双桥子村的和珅后人和氏家族亦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9
和珅的后裔。
老姓钮祜禄氏!清时属满洲正红旗。
以和珅名字的第一个字为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19
满族饮食之禁忌,最主要的是不杀、不食狗及乌鸦之肉。这是因为满族的先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狗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到过重要的帮手作用。后来人们就不忍心杀食其肉,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另外,忌食狗、乌鸦的习俗也不排除满族受宗教礼祭的影响,与民间流传《罕王的传说》中黄犬救主的神话故事有关。这种禁忌,始终在东北满族家庭中传无变易。

满族饮食习俗的成因,是与古老的东北地区高林密,河流交错,丰富的物产资源和自然环境及社会作用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满族之所以喜食粟类的生长习性有着密切关系。粟类是长日照作物,生长期短。如糜子不足九十天便可成熟。满族祖先世居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纬度高,日照长,无霜期短,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粟类作物。二是糜子和粘谷还适宜在新开垦的生荒地上种植,满族先祖善骑,特别是到元末明初之际,由于当时战乱四起,不时受到一些较强大民族的侵扰,经常被迫到处迁徒,在某一地的定居时间短,不得不屡开新荒,将糜子或粘谷种撤播在生荒地上,不须耕耘,便可收获,即省时又省力。对于当时农业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满族,耕耘这样的农作物,是最适宜的了。

长期的渔猎和征战生活,需要便于携带的抗饥耐寒的食品。粘饽饽和炒面,可以带于皮囊中,吃在马背上,同时又耐饿,很适合满族先人的生活环境。

无霜期短的北方,生长期稍长的高产作物经常不成熟。如苞米不成熟,水份大,极易霉烂变质。唯一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办法就是将其磨成水面发酵。水面中乳酸杆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能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因为这种方法很科学,所以现在满族及东北地区的人民,仍将不成熟的苞米磨酸汤子吃,成为人们较喜爱的食品。
第3个回答  2012-09-28
我祖籍也是五常的双桥,也姓和,但我查资料也有一种说法老姓是赫舍里,现在在双桥子村还有一条路叫赫舍里路呢,所以我一直很困惑。
第4个回答  2011-03-19
两种可能:和珅同族,钮祜禄
为字辈氏,这种情况下要确定老姓需要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