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CAD图导入广联达后提取的梁里面怎么没有配筋啊,还有提取梁标注时候为什么会把钢筋符号丢下呢,谢谢

如题所述

界面

打开软件,它的图形界面取代了原来的构件法界面,当然是可以互相切换。我比较注重软件的界面,不仅软件界面给人第一印象,并且用户每天要面对它,当然希望它清新可人、雅致美观令人赏心悦目,这是人之常情,而且规划合理,布局适当的界面可以大大提高操作效率,可以达到以最少的操作完成最多任务的目的。鲁班的界面秉承它一贯的风格,简洁有序,没有同类软件的凌乱之感,也不象广联达为了易用性图标汉化,这不仅占用宝贵的屏幕绘图空间而且显得杂乱无章。

界面上的构件属性编辑器是个非常关键对参数输入速度产生直接影响的人机交互对话框,设计得好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鲁班的构件属性编辑器与构件列表是在一块的,广联达是分开的。构件属性引入了公有属性和私有属性概念,但字的颜色应不同。一般配筋属于公用属性,构件的几何尺寸、计算规则属于私有属性。有了公有属性概念后修改构件可以不选择所有构件而实现批量修改。同时应该有反建功构件的功能,用户不必先建立构件,可以直接建模,修改构件的名称后可以生成新的构件。这次LB软件有部分构件采用这种方法,但应该要适用所有构件。界面上的属性框内应该含有构件基本的钢筋参数,不必进去输入参数。左边构件布置栏采用的是折叠式菜单,直接按构件大类,用户寻找方便,点击率少,至少可以减少20%的操作而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让我们切换到构件法界面,这个界面对鲁班用户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恒久不变,对于计算机水平并不高的初级用户来说,以及对图形法有畏惧心理的用户可以在构件法界面中完成整个工程的钢筋计算。构件法一直是LB的强项和特色,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构件齐全,这与广联达不同,广联达的单构件法仅仅是图形法的一个补充,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它充其量是一些图形法不能实现的零星构件库,种类极少,如没有剪力墙构件,没有暗柱构件。
鲁班钢筋是多文件模式,所以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件,这种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不同文件间对比、对帐比较方便,这与广联达的单文件模式相比是有明显优势。

二、CAD转化

随便导入了一个CAD文件,操作方式与鲁班土建算量软件相同,可以直接删除不用的CAD图,这比广联达软件先用调整工具打开CAD然后删除多余图纸然后另存为再导入再识别要优越得多。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目的地直线永远比曲线短。能走直线就不要走曲线!能一步完成的操作绝不分二步。鲁班CAD导图操作步骤比广联达要少,如只提取轴线就能完成轴线的转化而广联达需要提取轴线和轴线标识,就是这样有的还不一定能转化过来,转化过来的也都是辅轴。鲁班钢筋能转化剪力墙结构的暗柱是它的首创,通过生成暗柱边线的方式来识别暗柱。CAD梁转化时能识别梁吊筋,也能识别基础。鲁班钢筋软件转化时无需选择相同图层的图元或相同颜色的图层,这点要比广联达好。识别板筋和板负筋也无需先画好板,可以直接识别。但自动识别梁时有的梁不能识别。弧形构件也不能识别。

三、建模

建模时轴线是必不可少的,轴线是所有构件的定位系统。鲁班的轴线系统与它的土建软件完全相同,比广联达优越处是能动态显示轴线总长。有轴网旋转角度的输入框。但轴线的延伸修剪功能暂缺。鲁班建模操作与广联达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自由画功能或者称自由捕捉功能,有时投标时间紧不允许精雕细刻,那么这时自由画更能发挥它的好处,由于国内自主图形平台不是很完美,有的地方捕捉不到那么自由捕捉就有用武之地了,软件应该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二是跨图层操作的功能,用户无需在各种不同的构件之间切换,在操作梁时可以直接对柱或其它构件的操作修改。三是夹点的功能,这与ACAD类似,广联达没有这种概念和元素;四相对坐标的的概念,坐标可以旋转任意角度;五是智能捕捉的功能,鼠标移到到需要捕捉的会自动捕捉到。但与ACAD相比差距还很大,一是捕捉点少,二是智能度低。任重道远啊。
轴网锁定的功能很好,不管风吹浪打它岿然不动。

楼层复制功能,广联达一次只能复制一个楼层,鲁班可以同时复制到多个楼层。但广联达有个“复制选定构件到其它楼层”功能,它可以一次性复制到多个楼层,鲁班如果能增加个“复制选定构件到其它楼层”功能也可以锦上添花,有时用户忘了画某个构件或要修改某个构件,不必进入楼层复制,可以用“复制选定构件到其它楼层”功能。

线性构件建模时增加一矩形布置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线性构件“点加绘置”这个功能比广联达更强些,通过输入两种尺寸一次性完成一段线性构件的绘制。但应该寻求更高效的绘图方式,如对象追踪功能和动态输入的功能,用户只要输入长度就可以了。广联达画直线和画折线分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可以合在一起。鲁班的斜墙一般用山墙来处理,提供墙起点高度和终点高度的输入修改对话框。墙不能反建构件。墙应该提供智能布置功能,轴网变墙属于智能布置但不够,还可以根据梁或条基生成墙。鲁班建模时提供操作提示和引导绘图状态栏增加软件的易用性,但希望能作出更多的有助于用户操作的提示。墙洞属性栏有洞口加筋参数供输入这比广联达更好些。所有构件都应支持其它钢筋或其它箍筋的输入。如地下室往往有加筋,如果提供了其它钢筋的输入栏用户就可以直接处理了。鲁班梁批量识别支座的功能比起一根根梁识别支座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广联达用“应用到其它同名称梁”可以殊途同归,但不同名称梁呢?鲁班略胜一筹。但广联达能自动识别次梁根数和次梁加筋也是鲁班所没有的。鲁班的梁表格法我当时是极力推荐的功能,因为表格法的效率比原位标注要快一倍,虽然有点抽象不容易掌握但任何初级用户通过不断的实践也会变成高级用户的,也会对原位标注不满足的,也会使用一些高级技巧的。梁的表格法一定要有批量输入列数据和删除列数据的功能,否则效率也不高的。如果支座两边的钢筋相同只要输入左上部筋或右上部筋中的一个,但LB如只输入一个后另一个取集中标注中贯通筋,这是不对的必须改过来,否则用户又要多花冤枉时间既要输入左支座钢筋又要输入相同的右支座钢筋,完全是多此一举。鲁班的梁表格与广联达有所区别,跨长与支座尺寸栏后置,基本上不用拖拉下面的滚动条就可完成梁原位标注钢筋的输入。跨长与支座尺寸是只读的不可修改的,最好能放开,除非梁能识别任何支座,广联达钢筋梁是不能识别圈梁和构造柱为支座的,所以我一般通过直接输入支座尺寸。梁图元用虚线表示可能更美观些,与图纸接近些。两个软件都能处理多折梁的合并计算,广联达GGJ10-1070比较稳定些,符合折梁构造要求,鲁班折梁合并后计算按直梁计算,这也是个BUG。

板与板筋两家软件都做得可以,LB有后来居上之势,首先板能自由画,容错性较好,板即使有一点重合也能布。广联达软件几乎没有容错性,稍微有一点重合不能布板,稍微有一丝孔隙不能合并,也不能自由布置,非常死板。鲁班这个新版本增加了用户期待已久的坡屋面功能,起步比广联达慢但起点高,有所超越有所创新。坡屋面能形成轮廓线,能形成夹点,能自动形成单坡屋面,双坡屋面和多坡屋面。LB板钢筋的智能布置是个非常爽的功能,特别是支座负筋一键生成,无需一根根布置,这与早期的PKPM钢筋有点类似,这种模式效率最高,用户所做的是对照图纸修改负筋的参数而已!这是广联达所欠缺的。这再一次证明捷足者可以先登,后来者可以居上的道理。应增加板带和基础板带功能,跨中板带能贵所柱上板带自动生成,这点广联达先做到了。
砌体结构钢筋还是个空白,砖混结构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极少见,欠发达地区极普遍,为照顾大多数还是应该加上。

四、构件法

构件法是最富有鲁班特色的,也是最易用的,这是广联达所望尘莫及的。构件法目前需要解决些什么?首先构件图库与工程设置中的计算设置、楼层设置相关联,也就是说工程设置不仅能应用于图形法而且能应用到构件法中去,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软件翻样的效率。第二构件法恢复经典版本8.2中一些好的功能,如构件文件夹之间任意分类合并等功能,增加软件的自由度。第三适当增加一些厂房、人防结构、市政方面的构件做法,使软件具有更大、更广的适用性,这些特种构件用图形法处理反而要慢,构件法是首选的解决方案。第四增加构件图库自动切换功能,如墙基础插筋图复制到上面楼层后构件自动切换成中间层的形式,中间层复制到顶层后自动切换成顶层形式,反之亦然。第五同类构件间公用数据的批量集中修改替换功能。第六增加一些虽然不常用但也用得到的单根钢筋形式。

五、计算的准确性

鲁班钢筋可以分构件汇总计算,广联达只有分楼层汇总功能,在计算时不管是否需要把每种构件都要算一遍。有时我们对帐对完一种构件需要重新计算一下如果没有选择地每种构件都计算一遍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也是浪费时间,当然广联达计算速度快不在乎这点时间,这对于小工程可能是这样但对于大工程,如一个车库3万平米,就会感到难以容忍了。也许广联达要说图形法构件之间都有关联,不可能独立计算,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现在也不攻自破,鲁班就是可以分构件计算。所以说尽管LB目前可能与广联达有一些微小的差距但有许多方面已远远超越了广联达。最后完全超越广联达也是时间问题。广联达的板负筋计算有许多是错误的,特别是剪力墙结构当连梁用画线方式时,负筋不考虑连梁宽度,即使是同样宽度的支座宽度,负筋计算出来的长度也不同,当然各种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是不同的,但实际情况是同一跨的板负筋不可能做成多种长度,显得参差不齐。这点鲁班计算符合实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5
楼上的回答纯属乱开腔。
你导入后,需要进行梁钢筋识别,估计是你没有进行钢筋识别造成的。建议楼主下载一些广联达的视频教程看一下,你就会明白怎么操作的了。你百度里搜索造者,在他们的“视频教程”栏目里有广联达的官方教程。
希望采纳

参考资料:造价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06
同意大嘴兄的建议!你也可以到广联达新干线上下载相关视频,那里边有很多专业东西和论坛,相信对使用广联达的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有需要我这里有视频文件!
希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8-03
提取过后还要进行原位识别,识别成功的梁会变成绿色
第4个回答  2011-03-05
标注可以用工具选项其他中自己设置要标注的任何构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