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加坡的道德教育

如题所述

  新加坡独立40多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国崛起为令人钦佩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东南亚地区可算一个政治强国。除了国家幅员太小给人以缺憾外,对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圈可点的的经验确实很多。原以为,号称“开明的独裁”的国家,只是法制完备严厉而已,细究根源,举国坚持不懈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可谓功不可没,它们构筑全民价值体系的做法,我们中国可资借鉴。

  一是在复杂的民族背景基础上培育共同的价值观。新加坡国民中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他们信仰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在这样复杂的种族宗教背景下,新加坡国会通过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辅助,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勇敢宽容”作为新加坡国民共同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的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做好公民。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又不断融入国际社会,新加坡德育目标又转向重振传统文化、弘扬东方美德、抗拒西方颓废思想的侵蚀。

  二是在悠久的儒家文化基础上培育现代的东方价值观。新加坡坚持倡导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东方价值观,对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赋予了现代意义:所谓“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旨在把国民培养成为具有强烈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则是主张国民要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礼”和“义”,是要讲究礼貌和礼节,对外国人不要卑躬屈膝,对同胞应一视同仁;“廉”指为官的德行,要求新加坡的官员树立为国、为民众服务的思想,并且在一整套严密的反腐化制度监督下、在“自律”与“他律”的共同约束下,廉洁奉公;“耻”就是指人们的羞耻之心,号召国民堂堂正正做人,为社会进步、富国强民做贡献。

  三是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各方面夯实公民道理的基础。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并非简单说教和高调宣传。一方面,道德教育从小抓起,注重实践。政府颁布了详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从小学到大学,课程循序渐进。不同年级的具体要求各不相同:低年级偏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高年级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加坡政府还经常在社会上举办“忠诚周”、“礼貌周”等活动,培养和强化公民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

  四是以法律规范公民的道理行为。新加坡是个法制国家,但不以法代全,而是依法促德,出台了完备严峻的法律法规,强制人们遵守必要的道德规范。比如一旦被发现乱丢垃圾,违者除了要课以20至1000新元(1新元约合0.56美元)的罚款外,还可能要穿上标有“我是垃圾虫”的黄马甲,参加扫大街的强制劳动。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擅闯红灯。新加坡政府认为,这些“小事”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一旦道德体系崩溃,其他就无从谈起,经济的发展也就偏离了本义。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展的几次公民道德建设,还有如下问题值得思考:

  把共同价值观上升到国家意志,并确实能代表人民意志。无疑,新加坡立国后一直是人民执行党执政(大概是这样吧),而且威望一直不错,全民道德体系构建肯定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但在国家社会管理面前,国家意志更能让各方面的政治力量和群众接受和遵从。

  宗教信仰是这个国家道德建设在中国媒体没有公开说明的意识形态基础。在中学生中就有多数人已经信仰宗教,而且是以基督教为主。不管什么教吧,不是强调罪感就是强调耻感,从小就耳濡目染,民族素质的基础就这样打起来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其实主要还是吸收了英美方面的文明成果,在现代化的强大压力下,那儿的政治精英坚持保留代表中华文明的儒家文化的底线,并使之现代化。

  道德建设更要强调以人为本。凡涉及道德层面的,或者是不违法的事,一般不动用司法力量介入,这样也保持了国家法律的尊严。而且注意分类对待,比喻在校学生做了有违道德和规定的事,也使用鞭刑,但不是国家法律意义上的鞭刑,也不报警。而是校内自己的鞭刑,对违纪违规的学生进行公开的象征性的鞭刑。这种做法既严厉又有度,让受罚者知羞耻,又不至于今后无法面对社会。

  中国进行某种教育有一个说法,叫言传身教,言传不说了,身教一般就是典型示范、树立榜样。但新加坡好象不止于此。对公民的每一种行为都有人有制度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约束。除了上面所说的对乱丢垃圾等行为的处理外,还有,比喻电梯门口先出后进的规矩,比喻上了厕所必须保洁的习惯,比喻公共场合排队的要求,政府都安排专门的人在那儿矫正各种不规范的行为,多年坚持,不是说说了事,也不是罚款了事。你用了厕所没保洁,就是用你自己的衣服去擦,也要擦干净了才能走,看你第二次还敢不也懈怠,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就是这样提高的。

  现在,新加坡也面临着国家对公民、特别是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的问题。因为世界开放度越来越大,而新加坡国家太小,很多人不甘心囿于小国发展和生活。所以,它们非常注意培养公民对国家的识同感和责任感。这同我国因为太穷,一些人不不甘心囿于贫穷的状况类似。我们国家人才外流其实远比新加坡严重,因为人才资源基数大,也就没有新加坡那样的危机和压力。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mumusohu/blog/item/d30fe300d9d4c310738b652d.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