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师兄请进来

请教师兄们一个问题:佛说“世事无常”,又说‘凡事不离因果“
那么我们怎么协调地看这个问题呢?对于一个事情同时受无常和因果影响吗?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因素呢?
烦劳各位师兄为我解惑,不胜感激!
外道的朋友就不劳回答了。

  无常即缘起性空。推荐下文:
  因缘所生法-- 法溪行彻

  我们说因缘法或缘起法是佛教的根本思想,而因缘果的道理其实也并非难懂。“因”如种子,“缘”如条件(阳光,水,二氧化炭),“果”如果实。我们的身心甚至包括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的循环。佛陀夜睹明星开悟后在菩提树下感叹地说:“我法妙难思,不信云何解”,“辛勤我所证,显说为徒劳”,“宁愿不开演,速急入涅盘”,既然是“妙难思”,那肯定不是所能轻易了解的,这便是《净名经》中所言“法离见闻觉知”,或《圆觉经》的“以有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又如祖师说的“而知,虑而解,皆是鬼家活计”,就是说佛陀当年证得的境界是脑筋逻辑的推理所不能达到的,这便是其妙难思之处;而我们一般了解的缘起法就是佛陀所悟到的真理吗?真是那么的“妙难思”吗?如此看来缘起法也只不过如此嘛,有什么妙难思之处呢?

  缘起性空

  《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道尽了缘起法的全体,而缘起法背后那个“空性”才是其令人不解之处,“妙难思”之处。稍对佛法有些认识的人都对因缘果的道理有所掌握,固然如此那却只是了解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要对因缘法有全体的体证,非得亲证空性一番,我们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那因缘法当体便是空性,即是一切法的本体,所有一切的法或我们当下所能感知的一切都是在空性中发生。经云,“相妄性真”,而我们一般了知的只是其妄相但不见其真体。缘起法亦而,其相是无常虚妄的,但其体性乃真常不动。众生虽然能够了解缘起法相却不能溶入其法体,故不能任运自在。

  我们说因缘所生之法,并无实体,即是虚幻,但许多人便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认幻为实,认假为真而于其中作出了种种取舍。譬如影子本无生处亦无灭处,我们不可说影子是从身而来,不然有身无光为何没有影子;而影子亦非从光来,不然有光无身为何又不见影子,故影子便犹如因缘所生之法,缘聚则暂有,缘灭则消失,这便是经中所言“幻生幻灭”,注意!是「幻生幻灭」而非真的有个实体在生生灭灭,若是“实生实灭”那它必生于一个地方,也将灭于某个地方。如此而言,若我们顽强的要把影子消除或试着捉它,都是间接的承认它的真实性,此乃不妥。在修行的因地法门上,我们都会有许多取舍,但我们不知取舍越重,我们只是在认假为真啊!庞蕴居士偈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便是教导我们要于事无心,则没有取舍的问题,就如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与不解决的须要,如《楞严经》云“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是也。

  受持因缘法

  许多人又在了知因缘法后难以在生活中运用,知道一切皆是因缘之生灭,虚妄无实,但往往于许多人事物中情牵物绑,执好执坏,于自己的观念中对外在过不去。我们说“受持”是身心并行的信受与行持,不然纵使把因缘法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何义,在事上却一点功夫都没有,这点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对生命有太多埋怨、万般挑剔、上下前后都看不顺眼的人,铁定不能受持因缘的法则,所以一味在佛学的研讨上谈心说法,纵然能把因缘果的法则分析得极微细透彻或把其妄相之处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尚是粗线,重要的是大家是否能在生活中随缘度日,任运腾腾,深切的了知一切法是幻,如此才是真自在人,如此才是“行深”啊!

  在谈论因缘法时若没有把自己牵涉进去,那是有欠圆满的。缘起之法必须涵盖一切,包括你我他的身心,离开了你我他,因缘法并无多大的意义,所以因缘所生法,听是容易,但要真正契入其法的骨髓,还非得亲自于空性中发挥始得,至时便自能于每一个当下不造作而随缘,不拘一切法的随缘,心就如虚空能包容一切幻生幻灭的法,又如“雁过寒谭而不留影”啊!

  还有下文:

  佛教讲因果,讲因缘,即因缘果报。也就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生成都有其因,有其缘,以及必然的结果。因缘的因是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是指外来之助缘,它能促成因生成果,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为因缘。

  佛教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有因有缘世间集,无因无缘世间灭”。这就是说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离不开因缘所生法。

  佛教的因果律,是建立在缘起性空的理论上的,释尊之所以能证悟成佛,就是体悟出了万事万物皆从因缘而生的原理。纵观世间的一切法,无论是人、事、物都无一没有相互关系的存在;而一切的存在又如同重重的幻网,惟有在如幻的缘起法中观察因果,才能澈底通达缘起的因、果、性、相、力、用。所以要明白因果原理,必须先理解缘起性空。这里也可以解释为缘是因缘,起是生起;因是主要条件,缘是助缘,主要条件的因,必须藉缘的助力才能生起,故曰缘起。

  宇宙万有诸法无不是由种种因缘关系结合而成,一切是随因缘生而生,随因缘灭而灭,完全受因缘所支配。这显示缘生的一切法,其本身就没有独立的自体。所以,不要说轮回是受因果的制约,就是涅盘和解脱也脱离不了因果定律。

  事实上宇宙间没有一法不是从缘而生的,所以要寻求一一法常住独立的自性(实体)是不可得的。佛法不是玄学,只是即现实而如实知之而已,亦即是在现实经验中体悟诸法本性空寂,如实的宣说。
  总之,法法从缘起,法法本性空,缘起(有)与性空,不一不异,相得相成。凡是因缘而成的法,也就是因果的关系 在我们了解佛教的“因缘”之后,我们相信一切万有皆受因缘所支配。世间上的事情是不可思议的,缘分犹如一种无形的频率一样,频率相同就可以相互接通,频率不同就无法接通。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亦如此,有缘分的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没有缘分一看就不喜欢,就无法相处。也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的磁场是不一样的,磁场相同,就容易相处,磁场不同,就会互相排斥,那就无法相处。这些都是相同的道理。
  缘分就是缘分,不要任何解释,也不需要任何理由。人的缘分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在佛法里就有“三世因果”。人生的缘分不论是恶缘、善缘、情缘、顺缘、逆缘等等,都是多生多世累积而所招感的结果。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忧愁而不顺心的事情时常困绕着我们,那该如何面对呢?如果我们能随缘自适,烦恼自然慢慢消去。
  人世间人和人交往,的确需要缘份。自古以来,有缘无分的事情可多了。人世间的分分合合,缘来缘散缘如水啊。缘份能让陌生的人相识,这叫萍水相逢。也能使熟悉的人陌生,这叫流水无情。有缘犹如胶水一样有粘性,无缘犹如胶水失去了粘性一样。所以我们学佛之人要常怀容人之心和感激之情,人与人交往就当结缘,人与人分手也要随缘。
  这里所谓的随缘,随不是随随便便,而是要顺其自然,不怨恨,不急躁,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而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相反,随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是人情的练达。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在万里之外,异国他乡,有陌生人对你那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心仪已久,但终因相会无期,这便是无缘。
  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的顿悟。诚然,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具备成熟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生活中,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和迷惑: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我,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有人对我这么好?为什么会是这样?若从随缘角度看,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对我这么好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缘分就是缘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顺其自然,不怨尤、不急躁、不冒进、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过分、不计较、不执着、不计仇、不越位——这便是随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情缘、官缘、商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毫不执著,这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觉悟精神。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禅的境界。古德言: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事过境迁,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随境而安,便识得有事随缘皆有禅味。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那就是活泼泼的,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由此,人们对缘的获得不是靠奋斗和创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领悟。
  佛教常谈到随缘,到底什么是随缘?一般人对随缘的理解是比较消极的。碰到挫折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随缘吧!”随缘是什么?最为简单的理解是随顺因缘。万物因缘生,万物因缘灭。世间万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大因缘,只是人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缘,乃是一种如法如律的生活态度。佛家多讲随缘,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莫攀缘”等说法。
  所以,“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从善如流;“不变”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固守。随缘不变,则是不模糊立场,不丧失原则。俗谚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此,在世间上做人,虽然要通情达理、圆融做事,但更要以因果律为原则,才能够达到事理一如,随缘不变,不违背真理。
  随缘,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觉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能够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时审时度势,在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因此,若能拥有一份随缘之心,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所以,在生活中,如果能在真理的原则纲领下持守不变,在小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这样,随缘便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个意境,又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从更深的层次看,随缘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或者说,随缘是一种随着形势发展而行事的观念,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一种美满人生乐观的心态。《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我们生在人世间,要学会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这样才能活得自在。

  材料自:http://www.shijian.org/n7210c98.aspx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27
对于一个事情同时受无常和因果影响吗?
无常是指事情的变换没有规律.所以不能对事情产生影响
因果
因是对事情的影响
果就是得到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无常的
阿弥陀佛
第2个回答  2007-03-27
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一切事物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

这是节选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

这个问题提的真是好 我以前没有思考过 不过看了赵老的解说 明白了一些

"对于一个事情同时受无常和因果影响吗?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因素呢?"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无常和因果两者是不矛盾的,就比如一条流动的河,河水的流动就是无常,但是河水的流向是由河道的方向决定的,这个河道方向就是因果.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任何事物都是生灭迁流,刹那间发生变化的,而具体变化成什么样子,完全是看刹那间的身口意的造作,造作什么的因,刹那间结成什么样的果.如是前因变成后果,后果变成前因,因果循环,无始无终,就如同铁链环环相扣,一直延续.我们不能打破这个基本的因果律,但是可以控制它延续的方向,通过修行,让"河流"朝我们希望的方向流去,这才是比较重要的,净业三福也讲深信因果,这就是叫我们利用因果,比如念佛成佛等等.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第3个回答  2007-03-28
因为因果通三世,你当下种善因并不一定马上得善果,恶因恶果也是这样。无常就是这样,可能是前世的罪在今生报了。
第4个回答  2007-03-27
说因果“无”是断见,说因果“有”是常见。百丈禅师在回答野狐禅修行者时已给出了答案:“不眛因果”。不眛因果这句话就可以起到协调的作用。
第5个回答  2007-03-27
也可叫做缘起性空,就是说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结束,都是由因缘生由因缘灭的!没有“不受果的的因”,也没有“没有因的果”!也可以理解作"种因必定得果,受果必然有因”那么一切事物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没有任何事物是长存不变恒定为一的!没有!都是须臾即变,反复无常的!这就是性空就是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