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古代是有什么用的的

如题所述

皇帝用于观赏的园林,处理政务,生活起居,休闲放松的用途。

圆明园作为雍正作皇子时的赐园初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前后,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定名为“圆明园”。

它历经雍正、乾隆、嘉庆诸朝,在愈一个世纪的建造中,最终被建成占地超过5200亩,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相互统一又各自独立,居“三山五园”之首的大型皇家御园。

扩展资料

1749年(乾隆十四年),来过中国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的《传教士书信集》在巴黎出版,里面有很多关于圆明园的描述,这些文字便成了欧洲人了解中国园林的最重要资料。

其中,他在1743年(乾隆八年)从北京写给巴黎朋友的书信中,这样描述圆明园:它基本是由相互之间独立的一大批住宅组成的,但非常对称和谐,由宽敞的院子、花园和花坛分隔开来,所有这些住宅的门面都涂金、油漆和绘画而金碧辉煌。

室内装饰和布置有中国、印度以及欧洲所有最漂亮和最珍贵的东西。建筑内部的房间与外部一样华丽。除了它们的布局非常合宜之外,那里的家具装饰非常讲究和价格昂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圆明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3
满族世代繁衍生息在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叶,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明王朝,自东北入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季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季则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的气候很不适应。紫禁城虽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但清朝皇帝感到那里呆板憋闷,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也为了防止暴乱,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当时对皇城曾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称。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25
简单地说,是一处皇家园林。但实际上是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时期整个中国的政治中心。

由于满洲人发源于东北,比较怕热;紫禁城又是全封闭的,住着不舒服。清朝皇帝从康熙开始在海淀地区修建园林,并且常年住在园子里办公。圆明园在康熙四十年时赐给了雍正,雍正登基后,开始在这里起居办公。清朝皇帝一年四季,只有在冬天回紫禁城居住,其他时候都在圆明园。有几个皇帝出生和死亡也都是在圆明园内。
第3个回答  2011-03-13
皇帝用于观赏的园林,更重要的是处理政务,清皇帝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住在这里,还有,清时,满汉不通婚,在紫禁城管理的严,在圆明园,皇帝可以享受一下
第4个回答  2011-03-13
帝王以及皇家的园林(就跟现在的游乐场的性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