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出师表拼音版原文

如题所述

诸葛亮的出师表拼音版原文如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
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
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
(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有”是通假字,通
“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所以读yòu】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
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出师表的简要赏析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魏延的一份奏疏,用来请求刘备派遣自己率领蜀汉军队北伐。该文采用了辞藻华丽、紧凑精炼的文言文体,表达了诸葛亮对祖国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和教诲,同时也展现了诸葛亮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和远大抱负。

整篇文章语言简练,表达充分,情感真挚。开篇即以“先帝创业未半”作为一个开门见山的引子,提出自己的请求,同时以史为鉴,示范自己的治国智慧。随后,通过列举自己种种不足之处,谦虚自谴,以显示自己能够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他人学习的谦恭态度。

在表述自己思想政见时,诸葛亮既强调要爱民如子,又倡导君臣同心,共同为国家夙愿而努力。其中动人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既表彰了自己的襟怀坦白,又展现了自己恪守原则、为民请命的高尚品格。

整篇《出师表》表现出了诸葛亮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和远大抱负,彰显了他对祖国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和教诲。作品以认真、谦虚、礼节、激昂等多种情感和语调交织而成,展现了诸葛亮的高尚人格和崇高志向,也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思想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