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手指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是神马?

如题所述

决定货币政策制定的一般依据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货币存量现状:
1. 由于以GDP和就业率为指标的经济发展需要足够的流动性,当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后,方向性的或宽松或紧缩货币政策就会被确定,例如贷款规模,利率范围。
2. 由于过量的流动性会产生通货膨胀,因此,利率调整的工具是最通用的货币政策手段。
3. 极特殊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央行是否会配合政府财政措施实行特殊的货币政策。例如在经济危机时期,为稳定金融体系,会对金融领域进行特殊的注资措施,如美国2007-09年针对次债危机采取的救市计划。2010年11月美国开始的第二次定量宽松(QE2)计划是根据美国目前低GDP增长率和高失业率的特殊情况而制定的。
4. 趋势明显的经济形势会影响央行长期的货币政策走向。例如美国2007年以前为刺激经济发展而采取的长期低利率政策,以及日本2001-07年为使长期低迷的经济可能复苏所采取的定量宽松计划。

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特点是 a. 出口顺差较大,大量的外汇储备造成人民币的大量发行;b. 人民币汇率受到较大升值压力,热钱流入趋势较大;c. 由于流动性充裕而产生的物价上涨压力大,解决通货膨胀是首要的问题。d. 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对流动性需求量很大。因此,2011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宏观审慎”。要考虑以下指标:
1. 控制通胀趋势:CPI指数是重要指标,如果过高,说明通胀压力大,则加息的可能性大
2. 抑制热钱流入,使我国市场上的流动性被动性地突然增加:加息速度过大会加大热钱的流入,而且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比发达国家高出许多,所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被频繁地使用。
3. 控制信贷规模:银行信贷规模扩大速度过快,增加了社会流动性的供给,加大了通胀的压力。提高利率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会是常用的手段。
4. 房地产市场是社会流动性充裕性的重要表现:定向控制房贷规模也是货币政策的手段之一。
5. 为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定向增加货币供应也是货币政策可能的选择:例如向实体经济领域增加放贷力度。

这个回答满意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3
那就有很多很多啦
比如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如果是繁荣复苏局面,本国或别的国家都在扩大资本的流动性,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印更多的钱,物价上涨甚至有通货膨胀的危险时,就要紧缩银根。反之呢,像遇到金融危机,战争等导致资本流动性降低,投资消费出口都减少,就要采取稳健甚至宽松的货币政策,避免通货紧缩。
除了整个世界的基本面,自己国内的实际是基础,各行各业的状况,经济发展会不会过热,物价会不会太高,还有与对某些行业的调控,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有关系的。
我觉得看多了新闻和财经分析自然会懂一些吧
第2个回答  2011-01-20
相关经济数据综合制定的,主要的有GDP和CPI的数据
第3个回答  2011-01-25
总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