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两篇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的读后感,字数200字

如题所述

读后感一:
通读了我国隋唐到明清1300余年的历史,我觉得这就是一部封建社会由盛世到衰落的历史。想想隋唐中国的大一统和强盛,宋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元朝庞大国土的昙花一现,明朝的短暂兴盛,清朝的艰难维持。 我感到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和先进,必须开放和睁眼看世界,必须有隋唐的兼容并蓄,明清时期的落后就是反面的例子。落后就要挨打,从隋唐时期,日本虚心向中国学习,到明清时期日本的侵略,我们就可以看出,要想不被侵略,就必须强大,而关起门来做天朝上国的白日梦招致的恶果就是自取其辱。因此,我国现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力大大增强,这才能赢得地球村其他人的尊敬。

读后感二:
隋唐到明清的历史很漫长,这是一部治乱兴衰的反复历史。从总体上看,封建社会在达到顶峰后逐渐的走向了下坡路。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中国最终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幸运的是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了从1840到1949年百余年的屈辱史后,终于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了新生。我们这个国家太需要稳定了。每当治世时,百姓安家立业,经济发展稳定;反之,则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国家命运坎坷。还有一句话是个定律,那就是元代的张养浩的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其中韵意,值得回味。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1
读后感一
通读了我国隋唐到明清1300余年的历史我觉得这就是一部封建社会由盛世到衰落的历史。想想隋唐中国的大一统和强盛,宋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元朝庞大国土的昙花一现,明朝的短暂兴盛,清朝的艰难维持。 我感到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和先进,必须开放和睁眼看世界,必须有隋唐的兼容并蓄,明清时期的落后就是反面的例子。落后就要挨打,从隋唐时期,日本虚心向中国学习,到明清时期日本的侵略,我们就可以看出,要想不被侵略,就必须强大,而关起门来做天朝上国的白日梦招致的恶果就是自取其辱。因此,我国现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力大大增强,这才能赢得地球村其他人的尊敬。
读后感二
隋唐到明清的历史很漫长,这是一部治乱兴衰的反复历史。从总体上看,封建社会在达到顶峰后逐渐的走向了下坡路。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中国最终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幸运的是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了从1840到1949年百余年的屈辱史后,终于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了新生。我们这个国家太需要稳定了。每当治世时,百姓安家立业,经济发展稳定;反之,则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国家命运坎坷。还有一句话是个定律,那就是元代的张养浩的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其中韵意,值得回味。
第2个回答  2011-01-21
历史的发展,有喜有悲,有繁荣,有衰败......
从隋唐说起,隋文帝苦心从外孙手中夺来的江山,居然被不成器的儿子隋炀帝毁于一旦。李渊,这个隋朝廷中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官吏,凭借着自己的深谋远虑和多谋善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乱世英雄。次子李世民更是用自己的心狠手辣,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了“唐太宗”的名号。唐,这个费尽几代人心血的泱泱大国,在先清后昏的玄宗手中毁灭的无影无踪。这个繁荣一时的唐朝,存在了也不过300年。也许世事皆如此,之后的宋元明清,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正应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