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安排关羽守华容道意欲何为?

如题所述

一. 孔明有意放走曹操,派关羽守华容道是“占优战略”

孙刘联盟联手在赤壁打败曹操83万大军后,诸葛孔明料定曹操败军会经乌林方向逃回自己的大本营许都,而乌林地带是位于刘备当时的控制范围内。但是,后来的结果却是曹操虽然被关羽堵截于华容道,但关公仍念过去在曹营中享受曹操的优待恩德,最终将曹操放走了。或许世人还皆未看出的是——其实真正的并不是关云长,而恰恰是孔明“故意”放走了曹操!为什么这样说呢?

作为败军的曹军,尽管在赤壁被周瑜的火攻烧得焦头烂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操手下猛将如云,此时小本经营的刘备想一举擒住曹操其实是不容易的,所以孔明只能派三路人马分别去在三个天险之处堵截曹操。经过三次袭扰的筋疲力尽的曹军,极有可能在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天险之处被擒获。如果孔明安排第三轮堵截大军的大将是赵云或者张飞,则曹操必被擒住。但妙就妙在孔明最后安排的是由关公去干第三轮堵截的差事。按照“三国演义”的原文,孔明差遣了张飞赵云之后,本不打算安排关公去。如果关公此时不主动提出要去打仗,则曹操多半会冲破由张飞和赵云所构筑的防线而逃之夭夭。如果关公提出也要去捉拿曹操,则孔明必知关公过去与曹操的一段交情,以及关公的为人,可以预见他会放走曹操。而孔明此时本来就打算放走曹操,所以如此将关公留在最后,而先安排张飞和赵子龙去打头阵是孔明的“占优战略”,这是这个故事中的第一轮博弈。

二.关公的“有限理性”博弈

这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孔明凭什么可预知关公会放走曹操呢?按理说,关公与孔明立下了军令状,放走曹操回来是要被杀头的呀!关键是,关公此时也不知道他会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他当然知道过去被曹操擒于曹军中时时常享用曹操的优待,二天一酒宴,三天一美女,与其说是阶下囚,还不如说是座上宾呢!想得更久远一些,关羽最早的出道还是曹操推出来的呢!所以,曹操对关羽实际上是恩莫大焉!而关羽为人忠义,有恩必报,他很可能会放走曹操,但是为何他会主动请缨去捉曹操呢,并且在孔明提醒他可能会放走曹操时还居然与孔明立下了军令状——要是走了曹操,回来提头去见军师!冒这风险值得吗!这说明,关公当时是没有想到自己会放走曹操的。他当时在心里是有本帐的——尽管在过去曹公有恩于我,但我在过去曾斩颜良,诛文丑,为老曹解了白马之围,那本帐早就了啦!这次可是重新开始,遇到那曹贼必将一把擒来,立下不世之功!然而,不善心计的关公在算帐时还是漏掉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年离开曹营单骑千里寻兄闯五关斩六将。那关公当年在徐州被曹操攻破时,曾经被曹操大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坡上。他当时本应战死在沙场也不应该投降,但无奈自己还护着大哥刘皇叔的妻妾们,自己死了倒落得个干净,但大哥的家眷就会成为了曹操的俘虏,没有人可以保护,这怎么对得起桃园结义!在此不死不活的尴尬关头,曹军中的大将张辽曾与关羽有旧情,开始出面为关羽谋得一个两全之策。他为曹操和关羽设计了一个合约,即关羽投降曹操(为了给关羽面子,只说是投降皇帝而不是投降曹操,即降汉不降曹,实际上根本不存在降不降汉的问题,因为刘关张并没有与皇帝作对,这在当时是一种变通方式),而曹操保证所有降者的安全,并且待关羽寻得其兄刘备的下落后,曹操应放关羽等走人,让他们回到刘备那里去。曹操也并不是傻瓜,为何要接受张辽提出的这一个明显有利于关羽的“合约”呢?那张辽“不让他知道刘备的消息”一句话,便让曹操欣然接受了。也就是说,曹操可以通过封锁有关刘备的消息而达到将关羽长期留在曹营中的目的。再加上老谋深算的曹操心想:只要你关羽在我的掌控下,不要在外面与我作对就是我老曹的胜算了,人都是很实际的,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也对你好,甚至好过你那织席小儿的“大哥”刘备对你 的好,来日方长,待我老曹三天两头送礼加请客吃饭,交流多了,你关羽再念刘备的好,也经不起我曹阿瞒的“糖衣炮弹”,说不定最终也会另择高枝,真心投降于我老曹,跟定了我呢。这个“合约”不过是今天给你的一个台阶下罢了…….。于是,一笔交易终于做成。

这曹孟德依此思路,后来的确按照事前的计划行事,对关羽恩宠有加。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在与袁绍大军的中原逐鹿中,对峙于白马,被那河北名将颜良、文丑弄得动弹不得。后来只得请出关公上前线。这关云长仗着老曹送的原来是吕布坐骑的“赤兔马”跑得快,上阵后将颜良、文丑都劈于马下,一举解了白马之围。但令曹操更霉的事还是当时刘备就在袁绍那里,而关羽在与袁军作战中获知了这一消息,于是便开始打点行装准备离开曹营去找大哥了。曹操无法,事已如此,关羽通过斩颜良、诛文丑立下大功回报了老曹的恩情,曹操就只有按照事先谈好的“合约”让他去找乃兄了。所以曹操就只有放关羽走人了。曹孟德深知关云长为人忠义,如果此时阻拦他,只有将其弄死,但这样一来就坏了自己的名声。尽管那曹操早年曾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恶名,但幂幂之中这阿瞒似乎感到还会与关羽后会有期,便私下安排一些无名小将驻守在关羽千里寻兄将要路过的五个关口,并禁止手下是一流大将去追击关羽一行。于是,关羽一路大撒野,闯过五个关口,并诛杀了试图阻拦他的五员守将,待过了黄河,又劈了追赶来的蔡阳。这几个哥们也真是霉透了,明知敌不过关公,但还是要力尽职守,不许没有过关文书的关羽过关,那怕是掉头也要这样干。这就是曹操的设计了。这阿瞒为了再给关羽送去一份情,不仅故意阻止手下的一流猛将去追杀关羽,而且还故意没有通知各关口放走关羽,也故意没有给关羽发放一个通行证,其结果将是预料中的——关羽将诛杀诸将而闯过五关完成千里寻兄,创下闯五关斩六将的一世英名,同时也让关羽欠下他一笔新债。曹操深知关羽的忠勇,料必今后会有回报。当然,曹操也可以将意欲走人的关羽杀掉,即使坏了名声也在所不惜,但他未能那样做,成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谜。有趣的是,待关羽闯过五关后,曹操认为够了,怕他又把追去的良将夏侯惇将军给宰了,急忙派人去通知夏侯惇将军放走关公,但后来还是有个叫蔡阳的大将卤莽逞能,为了为自己的侄儿秦琪(被关公过五关时所杀)报仇,不知天高地厚地非要追过黄河去与关公拼个你死我活,结果掉了脑袋,这是曹操的失误,想必他当时为此会是暗暗叫口不迭的。

所以,关羽意欲出征去华容道捉拿曹操,却未能想到自己仍然还欠着曹公的一份未了之情呢!故事正如所料定的那样,关公在曹操提及闯五关斩六将一事时猛然想起,结果是让开一条路,放曹操跑了。这说明关公作为现实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实际上是信息不完全的,或者说是有限理性的,这是这个故事中的第二个博弈。

三.要不要走(守)华容道?孔明与曹操的“混合战略博弈”

好了,更精彩的故事还在下面呢!

张飞、赵云堵截曹军的地方只有一条路,他们只需要将人马驻守在路口就行了。但是,关羽知道,孔明在同意他的请缨后,他要去堵截的地方实际上有两条路,一条小路是华容道,而曹操另外还有一条大路可以绕行逃走。如果关羽将手下的五百校刀手兵分两路,分别驻扎在两条路上,则可以堵住曹操。但小本经营的刘家军军力单薄,在兵分两路下每一路人马都会兵寡将微,特别是关羽本人只能守在其中的一条路上。要是曹操走的那条路上没有关羽,其他那些小兵岂可阻拦住曹军精锐。所以,“占优战略”就是关羽集中全部人马只守其中的一条路口。但是,倘若届时曹操走的是另外的一条没人守的大路,岂不放走了他们!于是,关羽想到此便请教孔明。于是就有孔明的那个绝妙的安排:

【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

那关羽听了孔明的吩咐后却是一头雾水,但鉴于军师过往总是料事如神,一贯正确,从无差错,便依其计而行,带领五百校刀手直奔华容道去了。不过,那关羽此时也不乏幽默,便借此与孔明打一个赌,也要与他立一个军令状,要是按照孔明的安排逮不到曹操,也要给孔明一点颜色看看。

显然,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理性程度上与孔明相比是稍逊一筹的。孔明和曹操都是理性的,按照博弈论的语言,孔明和曹操都应该有“一阶理性”;但是,更进一步还有:孔明知道曹操是理性的,曹操也知道孔明是理性的所以,同样用博弈论的术语,孔明和曹操都还有“二阶理性”。因此,孔明知道曹操看见华容道上的烟火后会走另一条路,曹操知道孔明的诡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这种安排。
三国演义中这样安排剧情:一是为了体现关云长义薄云天,不忘曹操当初知遇之恩。二是为了体现诸葛亮的政治头脑,弱是杀掉了曹操北方必将大乱,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的计策就不能顺利进行。

正史中情况却是这样的: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索性又一把火烧掉所剩战船,率军经华容向江陵一路败退。孙刘联军则水陆并进,尾随曹军,紧追不舍。

其实,当时曹操虽然战败,但面临的形势并不十分严峻。因为在赤壁交锋之前,是曹操强大,孙刘弱小,孙权和刘备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挫败曹操的强大攻势,使曹操不得渡过长江,以保全自己的势力范围,或保证自己不被曹操消灭掉,在胜负未卜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也无力抽出部分兵力去在曹操可能败退的路线上去设伏。所以,曹操在败退的路上,虽后有追兵,却前无伏军。可是,在通向华容的道路上,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一片泥泞,根本无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风,行走更加艰难。于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而羸兵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眼看大军就要全部通过华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诸将本已狼狈不堪,见曹操大笑,十分不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了。”曹操话音刚落,接探马报刘备追兵在后面开始顺风点火。但曹操大军已通过华容道,奔江陵而去。

《三国演义》写曹操三次大笑,笑出三个英雄,是为了表现曹操虽奸诈,但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均系作者欲神化诸葛亮与关羽二人的演义之笔,并非史实。
第2个回答  2014-01-21
其实诸葛亮早知曹操命不该绝,但如果放其他人的话曹操必死,只有关羽义气深重,才可以不违背天意,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也”
第3个回答  2014-01-21
让关羽欠诸葛一个人情以后可以更好的命令关羽
第4个回答  2019-08-29
只是是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人格,都是作者欲神化诸葛亮与关羽二人的编造之笔,并非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