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在谈到LM曲线时的货币政策无效或财政政策无效推理过程看不懂

比如他说当利率很高,货币投机需求量为0时,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收入增加。若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能降低利率并提高收入;而如果利率在凯恩斯区域即很低的时候,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提高。
都是书上原话,但我实在看不懂啊?依据是什么。

高鸿业的书能看懂就怪了,高鸿业试图在脱离数学模型的前提下仅仅凭借文字表述把问题说清楚,于是全书十分晦涩,何不看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呢?

线性的IS曲线可简单表述为:r=(α+e+G)/d-(1-β)Y/d,r是利率,α是自主性消费支出,e是自主性投资支出,g是政府财政支出,β是边际消费倾向,d是投资的利率弹性,Y表示收入;线性的LM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kY/h-m/h,k是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m是实际货币供给。联立两个方程可解得均衡收入Y=[(α+e+G)/d+m/h]/[(1-β)/d+k/h],要衡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只需分别求得均衡收入对政府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的导数即可:dY/dG=h/[(1-β)h+dk],dY/dm=d/[(1-β)h+dk],货币投机需求为0就是说h=0,你看dY/dG是不是=0呀!所以说财政政策在古典极端无效。在凯恩斯区域LM水平,因而有h=∞,dY/dm=0,于是货币政策无效。同样你联立IS和LM解得均衡利率,再求均衡利率对G的导数你就会发现Keyns区域财政政策不改变利率了,也就是说,这一区域挤出效应为0。
以上两个导数当中把1/(1-β)换成自主性支出乘数Ke(注意这里e是下标,不要跟自主性投资混淆),就是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的标准形式。学习经济学一定要有乘数分析的思维方法。那个均衡收入方程当中把1/(1-β)换成Ke,把m换成名义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的比值M/P,把α+e+G用一个自主性支出变量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AD曲线)的标准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7
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