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文学课代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9

这句话是一个民间的谚语,意思是早上有霞的时候不要出门,因为天气可能会不好,晚上有霞的时候第二天天气会很好,可以出行。

第2个回答  2019-04-29

出现朝霞往往意味着水汽增多,流向本地,随着白天气温上升,对流增强,容易产生降雨。而晚霞的出现则表示气温下降,对流减弱,水汽正在移出本地,不容易造成降雨或降雨将很快停止。

古代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说法。这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因为朝霞多是积云造成的,极容易发展为积雨云;而晚霞多是淡积云造成的,淡积云不会造成降水,而且一般预示着一定范围内未来几天将持续晴好,有利于出行。

中国也有不少与云彩有关的农谚,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天上扫帚云,三日雨将临”等。农谚跟二十四节气一样,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出的经验。

这种基于经验的观察和总结成果,至少针对于农谚产生的地区而言,往往具有普遍意义。但不能把它完全等价于科学真理,这个经验主义没有经过现代科学方法的推敲,没有实验方法去验证,去排除。

这也不意味着农谚是“伪科学”,有时,农谚比现代科学作出的判断更准确。因为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系统,它诞生仅仅百余年时间,并非尽善尽美,还需要不断进步。

扩展资料:

朝霞和晚霞只会出现在太阳靠近地平线上下的时刻,也就是日出或日落前后。之所以它们衣着华丽,颜值爆表,和光的散射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看到天空的颜色,是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它们会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向四面八方。因此,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呈蔚蓝色。

这样的过程同样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由于太阳的高度很低,太阳光在经过厚厚的大气时,大部分短波长的蓝光都被散射掉了,因此只留下红色等长波光线。在月全食食甚阶段,我们看到月亮呈暗红色也是这个道理。

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使那部分的天空带上了绚丽的色彩。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越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

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量较多,整体云被照得通红,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

火烧云属于低云类,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经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拉开大幕。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使火烧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通通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的时期即将到来。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学会这几招 你也能预报天气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朝霞和晚霞:自带华彩的天边姐妹花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正文>《云彩收集者手册》为何成网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3

这句话是一个民间的谚语,意思是早上有霞的时候不要出门,因为天气可能会不好,晚上有霞的时候第二天天气会很好,可以出行。

第4个回答  2020-05-01
这是天气谚语,说的是如果早上朝霞满天,一般会变天下雨,如果傍晚有彩霞,预示着天气晴朗,可以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