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基本解释
1. 坦白,心安,神情坦然
2. 平直广阔的样子
反义词
忐忑 惊惶
近义词
平静 安然 坦荡 淡然

详细解释
1. 平直广阔貌。
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
唐刘禹锡《成都府新修福成寺记》:“益城右门衔大逵,坦然西驰,曰石笋街 。”
《宣和遗事》前集:“掘深数尺,不见龟蛇,下视其穴,深不可测,遂下棺葬埋。平明视之,四望坦然,不知葬所。”
2. 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
晋葛洪《抱朴子·安塉》:“怡尔执待免之志,坦然无去就之谟。”
唐元稹《捉捕歌》:“主人坦然意,昼夜安寝寤。”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原来赵孟为箕郑父见为上军元帅,恐其鼓众同乱,假意召之。郑父不知是计,坦然入朝。”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笑得华忠倒有些不好意思,他却坦然无事的扶了个婆儿一路进来。”
鲁迅《彷徨·祝福》:“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 四婶 装好祭品,和 阿牛 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3. 安定。
《南史·梁纪上》:“公受言本朝,轻兵赴袭,排危冒险,刚柔递用,坦然一方,还成藩服,此又公之功也。”
4. 显然。
三国 魏嵇康《明胆论》:“此理坦然,非所宜滞。”

坦编辑同本义 [even;level]
坦,安也。——《说文》
道坦坦。——《易·履》
坦坦,平也。——《广雅》
坦气修通。——《管子·板法》。注:“平也。”
又如: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坦夷(土地开阔平坦);坦坦(平宽的样子);坦迤(地势平缓而连绵不断);坦途(平坦的路)
心安,宽舒 [composed]。如:坦笑(泰然自若地笑);坦气(心平气静);坦步(安闲自在地步行)
坦率,显明 [frank]
君子坦荡荡。——《论语》
又如:坦挚(坦率而真诚);坦怀(开诚相见;胸怀坦荡);坦衷(襟怀坦率);坦易(坦率平易);坦直(坦白直率);坦夷(坦率平易)
平易 。如:坦遂(平易而畅达);坦朴(平易质朴)
[名词] 
旧称女婿为“坦”。常尊称人之婿曰“令坦” [son-in-law]。如:坦腹东床(做女婿);坦床(女婿)
[动词]
敞开 [open]
坦腹江亭暖,长呤野望时。——杜甫《江亭》
又如:坦怀(敞开胸怀)
露出;吐露 [reveal;show;tell]
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老舍《龙须沟》
[近义词]
坦白
tǎnbái
[frank;candid;open;honest]∶直率纯正
[confess]∶承认罪过,如实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或罪行],以获赦罪或宽大处理
[honest and upright]∶平直清廉
性清方以自处,政坦白而莫欺。——宋·范仲淹《祭陕府王待制文》
[show the whites of one's eys]∶翻白眼
已知他服洋膏子去了,一惊非小!连唤几声老爷,已是不应,只是双眼坦白。——《廿载繁华梦》
人物昵称编辑坦然,明代医僧。居歙县(今属安徽)北八十里的箬岭上。擅长针灸,所用针纤细如毛,长不过寸许,一投辄效。某人瘫痪二年,屡针不效,静思恍然:“此人皮肉肥厚,短针不足用也。”乃易金针长五寸,一针而愈。复针胡振声中风僵卧两天,旋愈。奇验多类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8
1. 坦白,心安,神情坦然
2. 平直广阔的样子
第2个回答  2014-01-29
赞成: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相当于淡然、淡定。
第3个回答  2014-01-28
坦然,是个多意词,有较多的意思,如下: 1.坦白,心安。列如:神情坦然。 2. 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 3.露出;吐露。列如: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
第4个回答  2014-01-28
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比如坦然自若)
不急不燥,平常心,安详镇定
坦然的意思就是很真诚坦白的意思
第5个回答  2014-01-28
问心无愧处事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