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历代注疏中哪部最重成德功夫

如题所述

 一、何晏《论语集解》序,何晏等人作
  何晏《论语集解》序,列举《鲁论》、《齐论》、《古论》传授秩序,然“前世传授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所见不同,互有得失。”。因“互有得失”,故何晏等人“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 “诸家”,谓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也。“集解”,杜氏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谓之“集解”者,谓聚集经传为之作解也。《论语集解》乃“集诸家之善”以解《论语》,言同而意异也。
  二、邢昺《论语注疏》序,作者不详
  《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电子本《论语注疏》序,作者不详。序中言及顾炎武,大抵清人作也。此序略论皇疏、邢疏之传承,“晁公武《读书志》称其亦因皇侃所采诸儒之说刊定而成。”下断语云:“今观其书,大抵翦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汉学、宋学兹其转关。是《疏》出而皇《疏》微,迨伊洛之说出而是《疏》又微。”大抵皇疏偏训诂词章而无义理,而邢疏则“稍傅以义理”,是为汉学衰微、宋学兴起的一重要转折点。然邢疏重点仍在词章考据,“其书於章句训诂名物之际详矣”, 然其于“微言其未造精微也”,故“伊洛之说出而是《疏》又微”。虽然,此书之功仍不可没,序言作者云“先有是《疏》,而後讲学诸儒得沿溯以窥其奥。祭先河而後海,亦何可以後来居上,遂尽废其功乎?”,至为公允。
  三、朱熹《论语集注 序说》,朱熹作
  朱子《论语集注 论语序说》先引史记《孔子世家》以明孔子生平,次引何氏之言以明《论语》之版本,再引程子之言。全文抄书,朱子无一字羼入。然朱子之意见已融入所抄程子之言矣。当代圣人周作人云:“没有意见怎么抄?”,朱子《论语序说》可为一证。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朱子引程子此章以明读论语重在“乐”。“乐”,故手舞足蹈。何乐之有?乐温故而知新也,乐忠恕之道也,乐仁在己身也,乐君子之成德也。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朱子引此章以明读论语重在有得:忠也,恕也。忠,己心实有所得也,修己也;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己所欲施之于人也,人之所欲 施之于人也,一言以蔽之,“安人”也。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读论语,若一味讲求词章,便是陋儒,需“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于涵养性情上下功夫,于体察圣人微言上下功夫。朱子讲义理,重理欲之辨,故引程子此言,以明“晓文义”之不足贵。
  
  待续——
  四、刘宝楠《论语正义 后序》,刘宝楠之子刘恭冕作
  五、黄式三《论语后案》弁言,黄式三作
  六、杨树达《论语疏证,》陈寅恪序;自序
  七、程树德《论语集释》前言(程俊英作),自序
  八、、赵纪彬《论语新探》自序、再版自序、三版自序、绪论
  九、南怀瑾《论语别裁》前言,南怀瑾作
  十、钱穆《论语新解》序(自序)
  十一杨伯峻《论语译注》导言,杨伯峻作
  十二、金良年《论语译注》前言,金良年作
  十三、孙钦善《论语注译》前言,孙钦善作
  十四、李泽厚《论语今读》前言,李泽厚作
  十五、牛泽群《论语札记》序,年泽群作
  十六、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自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