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术道德?

如题所述

学术道德被认为是学术共同体从事学术研究时遵循的道德。 学术道德既与学术研究的特性有关,也与社会道德(观念) 对其的塑造相连。现代社会除魅就是学术研究取代宗教: 学术研究消灭宗教信仰的神秘,以理性可控的方式攫取宗教神圣性。 学术研究成为新社会的新“神”。科学家、学者成为了“先知”。 学术研究由此获得了神圣性。 而学术研究的本性则要求诚实的告知或者揭示世界的真理, 而毋须或不应顾及其后果,哲人施特劳斯将之称为“知性真诚”。 但显然,一个人的有生之年无法穷尽真理, 这意味着学术研究是人类的事业,即它必须依赖前人, 同时又必须为后人做嫁衣。 这需要学术研究人员必须具有真正的献身精神和最大诚信, 否则他既欺世盗名,又误导后人,彻底贻害现代社会的新神—— 学术研究的顺利展开。因此,何中华教授这样描述学术道德,“ 大体而言,它应包括‘诚’与‘敬’两方面。‘诚’ 意味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所谓不自欺就是治学应该做到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见解, 从而问心无愧,不受外部因素的诱惑和干扰; 所谓不欺人即指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恪守学术规范, 拒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敬’ 意味着对学术事业心存虔敬之心和敬畏之情, 保持对学术的目的性追求,避兔学术的工具化;捍卫学术的纯粹性、 神圣性和超高性,以维护其尊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