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曾经对我说过怎样做人"为题目作文600字

如题所述

六年的小学生活眼看就要结束了.上完了《明天,我们毕业》一课,我深有感触.文章中多少内容写出了众多小学毕业生的心声!又有多少语言道出了我们对同学对老师的眷恋!
《明天,我们毕业》一文中多次提到了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恩、依恋.回忆了老师曾经为“我们”做过的许多事情.而我敬爱的班主任——施老师,你也为了我们这群学生伤透了脑筋.还记得您经常利用午休时间给我班几个落伍生补课,为的是什么?为了让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还记得您曾不厌其烦地多次找我个别谈心,为的是什么?为了让我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还记得您每天都会在晨会课上告诉我们怎样做人,为的是什么?为了让我们明白学识以外,美德最可贵……您孜孜不倦教育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如今,就要毕业了,我拿什么来回报您,亲爱的老师?《明天,我们毕业》中这样说:‘在这毕业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时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而我要送是老师您一张我亲手制作的充满感恩之情的卡片,把它夹在你的书里,让您在读书时也能感受到我对您深深的敬意.
“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啊,我敬爱的班主任,您是语文老师,您又为我付出了何等的心血与汗水?每当我作业完成得不理想时,您会严肃的让我反省一下,给我一个反思的空间;每当我回答问题不完整时,您会耐心的帮我重整语句,给我一个完美的答案.
施老师,我衷心的感谢您对我的栽培,感谢您对我的教诲.我对您充满着深深的、深深的眷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05
老师的榜样作用-让我终身难忘的老师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让我不禁又想起了师范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教了我三年,可在这三年中,他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更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做教师,他在学习中是我们的良师,在生活上是我们的益友。

王老师刚担任我们班班主任的时候,他仔细的分析每个学生的特长,建议学生挑选自己的专项(我们是体育教育专业,每位学生会选择一两项体育项目作为自己的专项),他不会盲目的建议,一定是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后给出的合理建议,如果学生不愿意练习他建议的项目,他也一定不会强求,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当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不适合练习自己选择的项目时,要求班主任换项,他也不会埋怨学生为什么不早听他的之类的话,而是鼓励他说,没问题,你肯定能跟上大家,你有这个能力等。正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项中有所成绩,这也得益于老师对我们的正确认识吧!

班集体成立后,大家总要有交流的机会,而王老师总是能带领我们走出校园,结合实践对我们进行教育,为大家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他曾带领全班30人开展骑车绕北京二环路一周,骑车到香山的活动,了解北京的历史,并告诉我们骑车出游的好处,既锻炼了身体,又环保。他也曾组织我们到天津,一是放松一下学习和训练的身心疲劳,二是了解离我们最近的城市的文化,我们真是既放松,又有所得。通过集体出游活动,我们与王老师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而且同学之间也懂得互相照顾了,还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是不是一举好几得呢?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们这批幸运儿正好赶上师范毕业就可直接参加成人高考来进修大专课程,王老师抓住机会对我们进行教育,他说学习是必需的,你们正年轻,头脑很灵活,一定抓住这次机会参加成人高考。在他的鼓励下,我们全班都参加了补习班,那段日子真的很苦,平日学习不能退步,训练不能停止,实习开始,又要参加补习,可是没有一个同学偷懒,因为补习课是在晚上和休息日,王老师总是陪着我们上完每一节补习课!考试的日子,王老师又陪我们全班学生骑车到考试地点,静静地在学校门口等待我们两天的考试结束,每一位学生出来,他都会说句温暖的话语。就这样,在王老师的陪伴下,我们班除两名学生没考上外,其余同学都顺利地进入北京教育学院进行半脱产学习。

上班了,虽然边工作边学习,比其他老师累,可其他老师都羡慕我们年纪轻轻的就有再学习的机会,这也要感谢王老师对我们的精心培养和教育。工作后,王老师只要有时间总会来学校看看我的实际教学能力,会帮我想办法,出主意,从他那我又看到了一位老教师对年轻教师快快成才的企盼,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以王老师为榜样,做一名好老师!

三年的师范学习时间,还有很多很多令我难忘的事,忘不了每天他第一个来到教室等着我们一天学习的开始,忘不了严寒酷暑他指导我们在操场刻苦训练,忘不了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组织我们开展活动,更忘不了他对我们的浓浓师爱!

我对王老师深切的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他常对我说:“做教师,是平凡的,如果你想挣钱,那请你离开教育事业;对学生,你只要记住你是学生的榜样,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工作中我一直以王老师为我的榜样,用自身的榜样作用教育学生,以师爱去感化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一直想只有踏踏实实的、甘于奉献的工作,才能给王老师增光,才会对得起他对我们的那份关爱!

现在,王老师已经离开我们九年了,我深深地怀念他!

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纪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我的启蒙学堂叫竺西小学,它坐落在江南小镇街外。我还依稀记得那狭窄的天井,晦暗的教室,和没有座位、只有一个石砌的小“舞台”的礼堂……记得在这个礼堂里我们有过的永生难忘的集会。
那大概是1942年,沦陷时期的艰难岁月,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们曾组织全校的学生在这里举行过多次的抗日讲演比赛。我也登过台。讲演稿是级任老师冯先生写的。
学校离北街外营桥边的日本兵炮楼很近,只二百来米。比赛时,
专门有人在校门口放哨,见到日本兵或翻译官经过,就跑进来报告,讲演随即暂时停止,大家一起唱歌。
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当我知道日本侵略者是怎样残忍地虐杀中国的爱国者的时候,我对于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我虚岁六岁就上学了,年纪小,上课时总很规矩地坐在前排,老师们都是蛮喜欢我的。他们无疑说过不少表扬我的话,只是这些我已经无从记忆了;可我还是免不了受到批评乃至惩戒,这方面的情景我倒是至今未曾忘却。
在班上,作文和写大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我写道:“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得
一阵桂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
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涵义,就去问。先生板着面孔对我说: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是长着狗鼻子吗?这话有点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确实没有闻到桂花香,开头那几句是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有一次上大字课,老师在发本子时把我叫到讲台前,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次的成绩是丙,丙就是及格了,可对你来说,这是不及格,因为你本该得甲的。以后再这样,就要打手心了。当着全班的面这样说我,我感到有 点难堪,不过我在心里还是服气的,因为那节大字课的前半堂我尽和 临座的同学说悄悄话了,字确实写得很不尽心。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
翻译官上的日语。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而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似乎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种道理。
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我也走上我的启蒙老师们走过的路,成了一名教师。我是自愿地愉快地作出这种选择的。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即使在担负学校行政工作的那几年,我也仍然完成着一名普通教师应
当完成的全部教学工作量;即使在调离学校、外出做“官”的那几年, 我也仍然作为一名兼职教师坚守着自己的教学岗位。当我站在讲坛上向年轻人宣讲自己所崇奉的信念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启蒙老师们。我由此想到,人们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所付出的辛劳不会是徒然的。既然我们的老师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