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厂家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惠州比亚迪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于2007年06月12日在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王传福,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锂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电解液、苯基环已烷(CHB)、碳酸亚乙烯酯(VC)、六氟磷酸锂、隔膜纸、前驱体、塑胶壳、盖板)等。

2、CATL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16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

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将在本所创业板上市。

3、力神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专业从事锂离子蓄电池以及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生产和经营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

4、国轩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公司主要从事铁锂动力电池新材料、电池芯、电池组及电动自行车、风光锂电绿色照明系统、电动汽车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延伸开发电动高尔夫车、锂电光伏电源、锂电备用电源等多领域系列产品。

公司为2008年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单位和安徽省环境保护创新试点单位,同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有两项科研项目分别被列入合肥市2007年和2008年科技攻关计划,并于2009年承担了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国家“863”计划课题。

5、沃特玛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2012年,沃特玛入选国家“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支持企业。2015年11月,入选工信部首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 [1]  ;2015年12月,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配套排名中位列第二。

扩展资料

功能

随着电动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惟一动力源。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或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

可见在低速和启动时,蓄电池扮演的是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在全负荷加速时,充当的是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驶或减速、制动时充当的是储存能量的角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新能源/分析3家锂电池上市企业

电池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有: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1、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

天能集团,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成立于1986年,地处浙江长兴。主要从事铅酸、镍氢及锂离子等动力电池、电动车用电子电器及风能及太阳能储能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2、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创立于1998年,位于浙江省长兴县雉城镇新兴工业区。

3、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16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将在本所创业板上市。

4、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是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三家全资子公司。

5、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6、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模组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轻便、持久的绿色能源产品。

7、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85年09月04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刘其,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池等。

8、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始于1999年,是专门从事全系列蓄电池的研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国际化新型高科技企业,香港主板上市企业。经过多年成长,理士国际已成为中国领先的蓄电池制造商及最大的蓄电池出口商。

9、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10、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于2003年07月14日在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李香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偏光板和偏光片卷材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

磷酸铁锂乘胜追击!3500亿龙头跨界入局,三大100亿项目落定

新能源/分析3家锂电池上市企业。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我国福建。主要从事于“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拥有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宁德时代主营业务构成,2017-2021年,动力电池系统:为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

2)锂电池材料:镍钴锰锂等金属材料资源。

3)储能系统:完成存储电能和供电的系统,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要储能形式。

宁德时代主营业务: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是宁德时代最主要的产品,占比达到702%。动力电池主要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2021年,宁德时代研发生产的第二代磷酸铁锂CTP产品实现大批量交付,磷酸铁锞量产供货电芯能量密度最高已达200Wh/kg;三元锂电池方卤,高电压三元产品在700km续航以内的新能源乘用车上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储能电池,储能电池在宁德时代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119%,主要储能应用领域为表前市场。包含发电侧与输配电侧。2021年宁德时代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等企业签等战略合作协议,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00MWh级新型理电池规模储能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攻克了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储能专用电池核心技术。

难题,掌握了大规模储能电站的统一调控、电池能量管理等系统集成技术。

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材料在宁德时代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105%,主要受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拉动,电池材料离求旺感。同时,主要金属市场价格上涨,钟电池材料产品收入随金属市场价格波动而增长。2021年,宁德时代在印尼的镍铁生产项目投产,锂电池材料产能增加。

据21年数据。

1)动力电池占比达到702%。

2)储能电池在营收中占比达到119%。

3)锂电池材料占比达105%。

蜂巢能源起源于长城汽车,2018年注册成立,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一家研发制造动力汽车电池、储能系统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主要领域为电池材料、电芯、模组、电池系统等。

蜂巢能源融资情况,2021年截至2022年6月,蜂巢能源申请专利数量超过4,000件。

蜂巢能源主要研发:1)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池。2)NMX无钴正极材料。3)超高速叠片工艺。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产品。

孚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江西赣州,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及模块系统、充电系统等电动车储能及管理系统、锂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等。

孚能科技主营业务构成,2017-2021年

1)电池包:主要为三元软包动力电池。2)模组:动力电池结构件,介于电芯与电池包的中间储能单元。3)电芯:指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但不直接使用,多用于电池包内。4)其他:主要包括储能系统。

孚能科技主要研发技术:孚能科技主要研发技术有:1)330Wh/kg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2)800VTC超充超压技术、3)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

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年底,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市场的占比将超过40%,2021年出货量同比增长有望超200%。

磷酸铁锂气势如虹,市场的高景气度吸引了各路资本竞相涌入。

3500亿龙头跨界入局  

近日,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 万华化学 (四川)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一次公示,该项目投建内容包括5万吨/年磷酸铁、5万吨/年磷酸铁锂。

万华化学前身是皮革厂,后经历转型,以年化复合超30%的增长速度,逆袭成为可以对标德国巴斯夫的化工巨头。其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所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生活家居、运动休闲、 汽车 交通、建筑工业、电子电气、个人护理和绿色能源等。

今年上半年,万华化学实现营业收入67657亿元,同比上升11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30亿元,同比上升37721%

事实上,万华化学 早已切入锂电材料领域 。去年4月,万华化学将卓能锂电池100%股权纳入囊中。

收购锂电材料标的之后,万华化学着手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扩张,并于去年投资116亿元用于建设年产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1万吨,预计2021年底建成投产。

从布局逻辑来看,万华化学选择进军锂电材料领域,有利于拓展多元化产品组合,加快推进公司向化工新材料行业转型的战略需求。

按照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万华化学此时选择磷酸铁锂作为新业务的一部分,还是有机会尝到行业红利的。但按照当前市场的产能规划,以及资本涌入的频率,一切尚不能确定化。

截至9月17日收盘,万华化学报11203元/股,上涨058元/股或052%,总市值3517亿元。

磷酸铁锂电池乘胜追击  

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88GWh,同比增长317 %,占总产量的64%,首次超过三元电池的50GWh;前5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299GWh,占总产量50%,累计299GWh,占总产量50%。

自此, 磷酸铁锂电池开启了“狂虐”三元电池之路。 

在随后的6-8月,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都较三元电池更大,由此可预测,2021年全年,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将超过三元电池!

装车量方面,7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近三年来首次超越三元电池。8月三元电池装车53GWh,环比下降2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72GWh,环比上升244%

这表明 磷酸铁锂电池在下半年进一步发力,装机电量、产量、增幅均大幅赶超三元电池。 

除了原料成本更低和安全性更高这两大优势之外,技术的进步,以及铁锂电池车型的增加,都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赶超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技术层面上,以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主流电池企业分别开发出CTP、刀片、JTM技术,改善了铁锂电池续航不足的问题。

车型路线选择上,数据显示,目前,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北汽、广汽、长城、东风、上汽、奇瑞、长安、江淮、合众、小鹏、零跑等主机厂都推出了磷酸铁锂电池版的主力车型,而下半年铁锂版车型还将集中发布,且大多数是全年爆款车型,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进一步增长甚至赶超三元扩大竞争优势。

此外,2020年小动力(含共享电单车、换电)市场受出口与内需双向带动,其中铁锂型电池占比约30%。

与此同时,受国外家储市场以及基站侧储能出货提升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同比增长超过50%,基本都使用铁锂电池。

在多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打开,国际电池巨头也因此感受到了一定的一压力,从而重新审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

韩媒THE ELEC报道,专精三元技术路线的LG能源已于去年年底在韩国大田实验室开始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最快有望在2022年建设一条中试线。

并且,LG能源的母公司LG化学也将参与到磷酸铁锂电池业务中,后期或与其中国合作伙伴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为LG能源供应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所需的原材料。

三大百亿项目落地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快速上涨,带动磷酸铁锂市场价格上涨。根据生意社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15日,国内动力型优等品磷酸铁锂均价在6万元/吨,预计短期内磷酸铁锂稳中有升。

在市场旺盛的需求下,多家企业宣布布局磷酸铁锂项目。

川恒股份 

9月16日,川恒股份公告,公司与福泉市人民政府拟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福泉市投资建设“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

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分两期建设,将共建设8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3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包含此前公告的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以及4万吨/年电池用六氟磷酸锂项目。

其中,该项目包含川恒股份已与国轩集团约定拟建设的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

川恒股份已经形成矿山开采、磷酸盐产品生产、磷化工技术创新、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磷石膏建筑材料、磷营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群。产销能力约60万吨/年以上。

据半年报显示,川恒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264%。

同时报告指出,川恒股份完成了对新桥磷矿山、鸡公岭磷矿采矿权及相关资产的收购,并通过子公司福麟矿业直接持有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山、鸡公岭磷矿三个采矿权,可采储量合计约为16亿吨,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年产磷矿石可达300万吨。

此外,川恒股份参股子公司天一矿业持有的老虎洞磷矿采矿权保有储量约37亿吨,设计生产规模为500万吨/年,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邦盛集团 

近日,湖南邦盛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邦盛集团”)与宁乡高新区签约落户磷酸铁锂项目, 总投资120亿元 ,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将布局40条生产线。

该项目与中南大学全方位深度合作,产品市场主要面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顶尖电池企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

邦盛集团成立于1998年,主营房地产开发、大型批发市场开发经营、酒店管理、物流中心、文化 旅游 等项目投资建设,布局磷酸铁锂项目,系集团产业转型的第一步。

夏钨新能 

9月16日晚,厦钨新能公告,公司与雅安经开区签署《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意向书》。公司计划在雅安经开区投资建设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 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100亿元。 

投资意向书显示,项目拟投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6万吨三元材料等。这也是夏钨新能登陆科创板仅一个多月抛出的百亿级扩产的大手笔。

厦钨新能背靠母公司厦门钨业,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客户结构上,在3C锂电池领域,包括ATL、三星SDI、LGC、村田、比亚迪、欣旺达、珠海冠宇等;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包括比亚迪、松下、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及国轩高科等。

夏钨新能指出,本投资意向书仅为双方的意向性合作文件,具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且本投资意向书涉及项目分期实施,对公司及厦钨新能本年度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不构成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夏钨新能货币资金余额为278亿元,本投资意向书涉及项目的预计投资总额100亿元远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水平。

总结  

磷酸锂电池的产业链条为:磷矿—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铁锂电池。

基于此,利用企业原有的磷矿资源,以及完整的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链跨界投资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已经成为了当前众多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共同选择

磷化工企业方面,除了川恒股份外,包括川发龙蟒、龙蟠 科技 、川金诺、新洋丰等企业均已宣布跨界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

钛白粉企业方面,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等企业也均已宣布跨界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

跨界玩家增多,市场必然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但是电池企业和材料企业已经在产品、技术以及产业链协同配合方面形成了“先发”优势,新进入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被“挑选”。

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扩产最终不可避免地将导致产能过剩, 届时跨界企业能否分得一杯羹,还真不好下定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