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联盟的联盟成员

如题所述

常春藤(Ivy League)一词是指美国东北部八所大学组成的体育高校联盟,包括:哈佛(Harvard)成立于1636年,耶鲁(Yale)成立于1701年,宾夕法尼亚(Penn)成立于1740年,普林斯顿(Princeton)成立于1746年,哥伦比亚(Columbia)成立于1754年,布朗(Brown)成立于1764年,达特茅斯(Dartmouth)成立于1769年,康奈尔(Cornell)成立于1865年。
这八所大学都是美国一流大学,它们的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教授水平高,学生质量好,因此常春藤大学有着优秀的声誉。其中,康奈尔大学建立于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其余7所大学均建立于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独立战争之前,美国有八所大学。其中七所加入了Ivy 联盟,只有威廉玛丽学院因为地理位置和运营模式的原因拒绝加入该联盟。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Pa)是一所私立大学,是在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倡导下于1740年建立起来的。它是美国东北部常春藤大学之一,坐落于合众国的摇篮——费城,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者与该校有关。因其优秀的本科生教育、出色的科研成果和卓越的研究生课程而闻名于美国和全世界。在全美名牌大学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占据着一个相当显著的位置。
宾夕法尼亚大学最早名为费城学院,是继哈佛(新学院)、威廉玛丽学院和耶鲁(学院学校)之后,北美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学校体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对于创办一所以人为本的实用教育学院的理念,不同于当时以培养神职人员为目的的哈佛和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第一所将科学、历史、数学、农学、英语等通识课程和实用课程引入教学大纲的学校,它标志着新的高等学府模式在北美洲的诞生。可贵的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宾夕法尼亚大学并没有排斥宗教教学,而是把宗教放在与其它学科平等的地位上同时进行教授。
宾夕法尼亚大学随后成为北美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它是北美第一所同时设立本科生院和专业学院(医学院,1765年)的学校,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院制;它也是北美第一所冠以“大学”之名(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Pennsylvania,1779年)的学校。
根据富兰克林的想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把重点放在实用性科目上,如现代语言、 公共法律、 经济学、 理工学、 社会科学和商业学等。由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致力于发展实用性学科,它始终把目光盯在那些对社会发展和对人类进步有用的科目上,而不像那些注重神学研究的学校。它在宗教理论上极富勇气,在办学模式上敢为天下先,从而在美国大学创业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的荣誉:于1756年第一个开设现代文科课程;于1765年第一个成立医学院;于1770年第一个使用化学教科书;于1779年第一个结束学院模式,代之以大学模式;于1874年建立第一个教学性质的医院;于1881年创建第一个商学院;于1887年建造第一个大学博物馆;于1896年成立第一个大学心理诊所,于1946年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78年创办第一个完全由学生操作和管理的大学有线电视台;于1992年成立第一个人类基因治疗研究所;于1994年推选出第一个常春藤大学女校长------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这一系列第一记录,使自己在美国高等院校中获得了勇于创新 、敢于开拓的美称。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建于1865年,是由艾兹拉·康乃尔创建的。在所有“常春藤盟校”中,康奈尔是历史最短的一个,而同时它又是最大的一个。它拥有本科生13000多人,遥遥领先于其它“常春藤盟校”,让人想起“百川归海,有容乃大”的古话。
康奈尔大学拥有常春藤盟校中最好的工学院、农业生命学院、酒店管理和兽医学院。
康奈尔大学在纽约市附近的小镇绮色佳,那里景色优美,气势开阔。康奈尔的校园位于山顶,在图书馆凭窗远眺,只见苍苍茫茫,一派辽阔气象。校园面积有3000多英亩,与美国东北部典型的较为拥挤的大学相比,呈现出一派宏大气度。
与完全私立的其它“常春藤盟校”相比,康奈尔大学的体制也是别具特色的,它是“公私合营”式的大学。在七所学院中,农业与生物学院、人类环境学院和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是公立学院,受纽约州政府管辖。而其他四所学院:艺术科学学院、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工程学院和旅馆管理学院则是私立的。康奈尔大学汇集了公立与私立学院的优点,张开双臂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们。
康奈尔的旅馆管理学院是全美首屈一指的。为了训练学习,康奈尔自设了酒店。农业学院在全国同类大学中也数一数二,从这里出来的学生很多都进了兽医学院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外,康奈尔还有耗资3500万美元的康奈尔国家超级电脑中心。
康奈尔大学的校色是大红,鲜艳热烈,热情奔放。当年老康奈尔创立这所大学的目的,就是“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似乎,任何人的青春都能在康奈尔这里燃烧。
康奈尔大学几乎从它一诞生起,就以其创新精神影响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也为世界各国培养了不少有影响的人物,比如中国的胡适、茅以升、赵元任、任鸿隽、杨杏佛、戴芳澜、唐钺、邹秉文、张心一、金善宝、曾威、唐振绪、赵祖康、谈镐生等名人都曾就读于康奈尔大学。
该校校友有41位获得诺贝尔奖,到1983年为止,该校毕业生中先后有18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文学奖得主1位,和平奖得主1位,物理学奖得主6位,化学奖得主5位,医学和生物学奖得主5位。1931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的威尔斯·比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获诺贝尔奖,还曾任芝加哥大学校长。
康奈尔大学的校友承担了斯坦福大学的创建工作,第一任校长和一半多教授均来自康奈尔,所以斯坦福学校主色调也类似于康奈尔的“大红”。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位于纽约市中心,于1754年成立,在2004年庆祝了建校250周年。成立初期仅一间课室,一位教授及八名学生。如今,她已经是常青藤八大名校之一,现有学生23650人。因为其占尽纽约市地利,莘莘学子慕名而来.
如今哥伦比亚大学下设16个学院,综合学术排名一直享有世界声誉。其医学、法律和MBA也出类拔萃,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等方面享有国际声誉。哥大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的诞生地,在北美首先实现核裂变。哥伦比亚大学MBA课程较为灵活,学生可以在1月、5月、9月开课的任一学期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学方面的综合研究生院,曾荣膺全美教育研究生院排名第一。它拥有众多的研究中心,是美国上述学科最好的研究生院之一。Columbia有着灵活的转系系统。
哥伦比亚大学建校250年来,共培养出各类学生近25万4千名,分布在包括美国在内的180个国家和地区。近现代中国不少名人,如胡适、马寅初、冯友兰、吴文藻、宋子文、金岳霖、唐敖庆、顾维钧、李政道、吴健雄等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哥亚伦比亚大学校友中还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欧元之父蒙代尔,股神巴菲特,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以及哥伦比亚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卡特尔、桑代克和武德沃斯。两位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哈兰.F.斯通(Harlan F. Stone)和查尔斯.E修斯(Charles E. Hughes),以及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弗兰克林. D.罗斯福,还有纽约市的十四位市长、纽约州十位州长是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另外,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曾经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第13任校长。校友共有10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世界第二,美国文理学院院士143人,「天才奖」麦克阿瑟奖得主28人。美国最高新闻奖普立策奖由哥大新闻学院颁发,「普利策奖」已经成为美国公认的新闻从业者的最高荣誉,哥大校友中有143人获奖。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NJ))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它是美国殖民时期第四所成立的高等教育学院.它是英属北美洲部分成立的第四所大学。虽然它最初是长老制的教育机构,但是如今已经成为非宗教大学,对学生亦无任何宗教上的要求。这所大学提供两种主流的本科学位:文学士学位和工学士学位。
就如同其他英格兰在北美殖民地上的学校一般,普林斯顿保有浓厚的欧式教育学风。创立宗旨上强调训练学生具有人文及科学的综合素养。而最终的目的在透过其特有的教育方式, 以培养出本州及教会引以为荣的学者。这项传统及今仍是校方强调的重点而彰显宗教的意味已不复见。毕业校友秉承此一传统,在各行各界崭露头角?使普林斯顿盛名得以不坠。例如毕 业校友中有州长,有好莱坞明星。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校友中有二位曾担任美国总统:他们是麦迪逊总统(JamesMadison,1771)及威尔逊总统(WoodrowWilson,1879)。在学术方面也因 教学相长之故。历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就有八位是普大的教授著名的相对论大师爱因斯坦亦曾於此任教并从事高等研究。虽然欧式学风深深影响著普大但在英格兰殖民地上所点燃的独立战争也一度使普林斯顿成为战争要地。例如校园中当前作为行政大楼的拿莎堂(NassauHall)在独立战争中数度被独立盟军或英军作为军营及医院的据点。一七八三年十三州联合代表大会 (ContinentalCongress)于拿莎堂召开,盟军领袖华盛顿莅此致赠五十枚金币给普林斯顿大学,以表彰其在战争中的贡献。这种欧式殖民与独立战争的历史冲击使普大的学风更具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风格。 以学风“最最自由”而闻名的布朗(Brown University)大学建于1764年,是美国的老牌私立大学,也是“常春藤盟校”(Ivy Ieague)的成员之一。她坐落在美国小州罗德岛(Rhode Island)的首府。1998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公布的全美大学排行榜上,布朗大学排名第9,也是美国东部的名牌大学之一。
布朗教纲的精神是:在布朗大学,不会有人告诉你该上什么课或怎样做;布朗教纲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在30门课中拿高于C的成绩,并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就可以毕业。布朗的学生们没有必修课,成绩等级没有加减号,不及格的成绩也不会在成绩单上露脸,一个学期只需上四门课。
相比之下,其他长春藤盟校的规定要严格得多。耶鲁大学的学生至少要拿够36门课的学分,并在四个学术领域要各选三门课;哥伦比亚的“核心教纲”则对学生必修科目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他名牌学府,或有必修课,或有课程分布规定,让学生们尽可能全面发展。布朗的少规少矩,使它赢得了至少两代本科生的热爱与忠心拥护。
布朗大学的学术强项有历史、地质、宗教、比较文学、古典文学、现代语言及英文写作。科学科目里比较热的领域包括工程和医学预科。不过,布朗的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仍遭到不少批评,许多人还抱怨其阵容强大的经济系太于保守落后,追不上时代的步伐。
重视本科教育布朗大学对本科生相当重视。如果布朗大学现有的学系里没有自己想要的,学生们可以自己设计跨学科的专业课程;布朗还有一些新奇少见的本科专业,如海洋生物、医学伦理、埃及文、现代文化和媒介,乃至巴西研究等等,称得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是否颁给某个教授终身职,不仅要看其学术成就,还要看其本科教学水平。
布朗大学还为学生们提供良好周到的咨询服务,这套系统把第一个学生跟一名教授、一个“同龄顾问”搭配起来。而学生宿舍的“住宅顾问”,也会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一位亚裔学生说:“我有一个亚裔顾问,一个女性同龄顾问,一个住宅顾问,一个少数族裔顾问及一个住在我宿舍同楼层的顾问组长。”清贫而有朝气跟其他长春藤盟校相比,布朗大学算是个穷姊妹了。它每年的校友捐助率在盟校中虽然居中,金额却是最少,与财大气粗的哈佛、耶鲁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校友捐助基本都用在了当年的开支上。大概正因为如此,布朗在招生时,对95%的学生实行不看收入的“蒙眼式录取”,而对剩下的5%,则依其经济能力优先录取实力雄厚的。
历时12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布朗的学生们对布朗的大学教育经历相当满意。大部分人相信布朗生涯给他的未来做了最好的准备,认为“布朗教纲”、布朗的学术自由和教育哲学非常优秀。更多的布朗人甚至说,如果有选择的话,愿意再上布朗读一次大学,而92%的人将鼓动自己的孩子读布朗。
布朗大学的学费比较高,一般每年2万美元左右(不包括食宿)。但由于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年薪达数万元以上,所以当前还不存在招生困难问题。 坐落在美国东北部新罕布夏州汉诺佛镇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与同是常春藤盟校的哥伦比亚大学正好恰恰相反:哥伦比亚大学处在全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纽约闹市区,而达特茅斯学院坐落在偏僻却景色秀丽的北方小镇。地域上的不同决定了两所学校所吸引的学生性格上的明显区别。达特茅斯学院学生们性格奔放开朗。男生中百分之四十一,女生中百分之二十八都参加了学校的史弟姊妹会,是常春藤盟校中比例最高的。
其本科生入学竞争激烈,本科生入学率仅为10.9%。和同样是常春藤联盟之一的布朗大学一样,该校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小而精。在当今大学人数不断增长的环境下,达特茅斯学院保持着严格的招生制度,和极高的入学门槛,师生比约为1:7[2],堪称小型优质私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大约有4200人,研究生大约2000人,教授1081人 。
这个学院的著名毕业生有美国政治家,曾两次担任美国国务卿的丹尼尔·韦伯斯特,著名少儿读物丛书《苏丝博士》的作者苏斯博士,美国前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及几任联邦部长,包括保尔森和盖特纳在内的几任美国财政部部长,美国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高盛集团前首席执行官。 中国校友包括凤凰电视台主持人曾子墨,宾利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张力宸,联想集团首席战略官Cuong Do,林欣禾等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