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数字电路芯片上的管脚?

如题所述

芯片上有一个小圆点,挨着的就是一脚。

芯片上小圆圈为第一引脚,逆时针排序;若没有小圆圈,有半圆形缺口,则左侧一个引脚为第一引脚,逆时针排序。

一般来说,芯片管脚上的VDD(VCC)和GND往往会成对出现,这种情况下这个管脚位置距离芯片内部对应的模块区域比较接近。

一般来说,对应芯片手册上会标注对应的电源和地的输入要求,管脚上也会直观些,比如DGND和AGND一般就分别对应数字电路地和模拟电路地。AVDD12,DVDC33往往指模电电路1.2V的输入电源和数字电路3.3V的输入电源。

MCU芯片管脚定义基本常识:

输入口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对地电阻和对VDD电阻均为无穷大的端口,它的状态完全由外部电路决定。此脚不用时不能悬空,视工作情况要么接地要么到VDD输入口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对地电阻和对VDD电阻均为无穷大的端口,它的状态完全由外部电路决定。

此脚不用时不能悬空,视工作情况要么接地要么到VDD。有内部上拉的输入口有内部上拉的输入口相当于该输入口在芯片内部接了一个150K左右的电阻到VDD。

因此,与普通输入口相比,有内部上拉的输入口在外围悬空的情况下测量的电压近似于VDD(不用时可悬空),而普通输入口在外围悬空的情况下测量的电压是不确定的,在VSS~VDD之间变化,实际运用时是不能悬空的。

I/O口顾名思义同一脚即是输入口又是输出口,在不同的时候是不同的状态,视工作情况考虑外部电路;此脚有输入状态,所以不用时不能悬空,也不能直接接地或接VDD,需通过47K以上的电阻上拉到VDD或下拉到地。

应用注意事项所有输入口均不能悬空(内部上拉的输入口除外),必须通过外部电路接上稳定的高或低电位,否则会导致MCU的耗电剧增或工作状态的变化。

硬件电路设计中应确保各脚的电压不超过VDD且不低于VSS,否则将不仅会使MCU电流增大且又极易损坏芯片,芯片外围电路设计时必须确保芯片的供电电压在其允许范围之内。

扩展资料:

引脚是从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引脚构成了这块芯片的接口。按照功能,AT89S52的引脚可分为主电源、外接晶振或振荡器、多功能I/O口,以及控制、选通和复位四类。

脚是S-VHS方式的色度信号输入脚和直流控制的输入引脚,在输入色度信号时,需要用一个0.01Uf左右的电容隔断直流输入,在PAL制式下输入色度信号的电平应当为峰峰值300mV,在NTSC制式下输入色度信号的电平应当是峰峰值286mV。

直流控制的情况是:对于LA7687,只有该脚加上5V的直流控制电压时,模拟控制总线才有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引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