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说普通话?

如题所述

为什么要讲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呢?这是因为我国领土广大,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形成了各地差异极大的方言,汉字的书写也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字形和字体。这种语言和文字上的混乱与不规范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中华民国时期,就提倡讲国语,当时的国语就是今天的普通话。新中国成立以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有严重不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济迅猛发展对语言文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语委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在每年的9月开展全国性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本月11日举行的第八届推普宣传周开幕式是国家级的文化活动,她将反映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了这一重大活动,各年级已有部分同学接受了任务,正紧张地进行排练,届时,我们东兴中学师生的风彩将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展示,因此,凡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老师务必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是使用规范字。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端庄秀丽的文字,其书法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但她也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之一。三千年前的商代有了神秘的甲骨文,西周时期演化为钟鼎文,进入春秋战国以后由于诸候分裂割据混战,导致了当时同一文字在各诸侯国有不同写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和促进各地经济发展,他下令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以国家强制性手段来实现全国文字书写的标准化。这一举措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此以后,中国汉字历经演变,但基本上有了统一规范了的字形和写法。然而,自秦以后的两千多年历史里,统一与分裂,战乱与和平交替出现,汉字的演变也受到严重干扰,在规范标准的主流汉字书写之外,也形成了同一汉字的多种不同写法,出现了很多所谓异体字、变形字、简化字等等。五花八门的汉字书写妨碍了正常经济文化交流,也不利国家的政令畅通。在50年代末,由于繁体字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特点,国务院颁布了简化汉字的书写方案,规定了我国当代汉字书写的标准形体,而此前的繁体字则弃而不用。近年来,港台地区文化内传,又将繁体字带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字的规范化。必须指出,在1977年,我国政府曾试行颁布过第二次简化字方案,这次简化字方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简化字就是国家的“家”字被简化为宝盖头下面一个人民的“人”字,这一批简化字目前是禁止使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规定,要正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2
为了便于不同地域的人们更好地沟通。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高山林立、河流纵横的国家,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言,仅汉族的方言区就多达十几个,少数民族更有五十多个。过去交通欠发达,人们多停留于本地,同是乡亲和乡音,彼此交流沟通不会产生歧义或误解。现在交通这发的,每年异地打工的多达几亿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相遇,如果都用方言或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沟通,势必会产生听不懂、沟通困难的状况,甚至还会出现自以为听懂,实际上南辕北辙的误解,如果没有一个大家都能使用,都能听懂的通用语,肯定是不行的,这就是我国各民族的通用语——普通话的普及目的和意义。
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更好地沟通与交流。普通话的推广不是要消灭方言或民族语言,二者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同一方言区的人们互相沟通说同一方言可以更好地表达语义与情感。况且方言和民族语言还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要好好保护和传承。就此而言,方言区的孩子们在家里时,家长要从小教会孩子说方言,幼儿园才教孩子说普通话,5岁之前幼儿的语言能力特别强,可以在多种语音下游刃有余,不用担心孩子听不懂。这样即可让孩子学会方言乡音,又能让孩子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既传承了乡土文化,又掌握的我国的通用语,一举两得。
第2个回答  2018-04-04

    为什么要讲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呢?

    这是因为我国领土广大,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形成了各地差异极大的方言,汉字的书写也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字形和字体。这种语言和文字上的混乱与不规范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早在中华民国时期,就提倡讲国语,当时的国语就是今天的普通话。新中国成立以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有严重不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济迅猛发展对语言文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语委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在每年的9月开展全国性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本月11日举行的第八届推普宣传周开幕式是国家级的文化活动,她将反映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了这一重大活动,各年级已有部分同学接受了任务,正紧张地进行排练,届时,我们东兴中学师生的风彩将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展示,因此,凡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老师务必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 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可看作官话方言的次方言。所以现代人读唐诗宋词元曲基本都能押韵),从《唐韵》到宋代《广韵》和明代初期的《洪武正韵》是继承

    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21
为什么要讲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呢?

这是因为我国领土广大,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形成了各地差异极大的方言,汉字的书写也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字形和字体。这种语言和文字上的混乱与不规范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早在中华民国时期,就提倡讲国语,当时的国语就是今天的普通话。新中国成立以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有严重不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济迅猛发展对语言文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语委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在每年的9月开展全国性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本月11日举行的第八届推普宣传周开幕式是国家级的文化活动,她将反映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了这一重大活动,各年级已有部分同学接受了任务,正紧张地进行排练,届时,我们东兴中学师生的风彩将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展示,因此,凡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老师务必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 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可看作官话方言的次方言。所以现代人读唐诗宋词元曲基本都能押韵),从《唐韵》到宋代《广韵》和明代初期的《洪武正韵》是继承

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第4个回答  2018-10-21
为什么要说普通话呢?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