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供和差供的区别都有哪些

全供和差供的区别都有哪些

一.单位经费来源不同。

1、事业全供的工资和福利其经费由国家拨付。经费由国家全额拨付

2、差供单位是财政负担该单位工资的60%---80%,其余部分由该事业单位自行筹集。

二.经营性收入不同。

1、财政全供只能由财政拨款,无经营性收入。

2、财政差供除了财政拨款,还可以由该事业单位自行筹集工资。单位本身有执法权或收费权的差供单位,按照财政返还制度会有更丰厚的收入。

三.社会功能分类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于一类事业单位。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供拨款事业单位属于二类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财政全供、差供有什么区别?
1.财政负担不同:财政全供,即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供是财政负担该单位工资的60%---80%

2.发放比例不同:财政全供单位工资有保障,而有些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的差供单位就只有60%的工资可发。

3.职能权限不同:财政全供只能由财政拨款,财政差供除了财政拨款,还可以由该事业单位自行筹集工资。单位本身有执法权或收费权的差供单位,按照财政返还制度会有更丰厚的收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