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成家后和父母关系的思考

如题所述

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这两天我一直在琢磨子女成家后,如何跟父母相处,什么样的模式才是理想模式。

子女和父母相处的问题,归根结底做到如何相互独立又要亲密有爱,做到空间独立、经济独立和心理上独立,同时保证亲情互动。子女成家后,和父母不再是一家人,而是两家人,从这个定位出发,会比较容易理清这其中的复杂关系。

空间独立,子女成家后,只有两种情况下适合较长时间和父母住在一起。一种是子女要上班,老人需要帮忙照看孙辈。另一种是老人生活上不能自理,需要子女照料。其他情况,尽量分开住,保证空间的独立,避免领土侵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碰撞。说实话,有足够安全感的父母是不会长期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而要求和子女同住的父母大多都是拎不清,不适合跟别人同住的人。当然,如果子女以孝顺的名义要求长期和自己的父母同住,不顾配偶的感受,就是耍流氓。如果父母以养大子女要求回报,要和子女同住,也是要拆家的节奏。

经济独立,普通家庭的子女参加工作以后,尽量不要问父母拿钱,让父母备足养老钱。结婚,买房等大事凭自己能力搞定,尽量不去啃老,早点摆出独立的样子来。在父母养老钱不够的情况下,子女再贴。

心理上的独立,是体现双方能否独立的最重要一方面。人格健全,心理上才能不依赖别人,子女不做巨婴,父母不倚老卖老、不用情感去绑架子女,双方都清楚自己的界限,并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但不要过分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过分的牺牲容易引发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我看来,成年子女和父母理想的相处模式是相互独立,相互帮助,是一种亲密的亲戚关系。大家分开住,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分开住,距离上一碗汤,这样既保证了双方空间独立,也保证了亲情互动。双方独立了,界限清楚了,关系反而简单而纯粹,小家好才能大家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