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围的典故

如题所述

  垓下之围是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你们对垓下之围的 典故 了解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垓下之围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垓下之围的典故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我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对面细看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征求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是重瞳子”,又听说项羽也是重瞳子。难道项羽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为什么发迹得这样突然呢!秦朝失却了能治国的政道,陈涉首先发难,豪杰们蜂拥而起,相互之间争夺天下,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没有尺寸的封地,乘势兴起于田间陇亩中,经过三年的时间,就率领五路诸侯的军队灭亡了秦朝,分割天下,而封王封侯,一切大政由项羽制定,号称为“霸王”,他的职位虽然没有善终,但在近古以来也是未曾有过的。等到项羽离开关中而怀思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又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这样想成就大事就难了。他自己凭借着功劳而骄矜,按照他个人的想法办事而不师法古代,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服来治理天下。五年后最终使他的国家灭亡了,身死东城,仍然不能觉悟不能自责,这实在是极大的失误。他却用“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失造成的”作为借口,难道这不是非常荒谬的吗
  垓下之围的解释
  《垓下之围》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作者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他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朴仁爱。作者还善于在历史事实进行艺术加工,写出了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如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绐曰"的生 死机 缘、愧对父老的知耻良心、赠马赐头的临终义举等,使这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垓下之围项羽失败的原因
  项羽长期征战,滥杀无辜,恃勇逞强,尤其是钜鹿之战后,项羽坑杀秦兵士卒二十万,后占领秦咸阳又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激起了百姓的不满,相对而言,刘邦宽厚,被称为长者。田父的行为说明了这一点。这一段中,项王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能客观地分析敌人,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也就注定了项羽失败的命运。
  垓下之围对项羽的评价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这是他的对手对他的评价。

  项羽是一个心地相对善良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仁慈的人,但却又暴躁,而在暴躁的时候又凶残。

  他的对手刘邦就不一样。刘邦绝对是个灭绝人性的人,而且他的心狠手辣是天生的,但是他却懂得拉拢人心、知人善任。

  两个人的个性不同。

  当然,我反对成王败寇的理论:成功者身上总是具备成功的个性,失败者的身上总是具备失败的个性。

  任何一个争得天下的帝王,他的成功都有运气成分。

  项羽有他的优点,他的军事才华比刘邦强,当然不用说,武力也不是一个档次。个人魅力也强。

  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果断杀死刘邦。他曾有很多机会杀死刘邦,但是他没有杀。刘邦只有一次机会杀死项羽,就让项羽死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古往今来,大规模杀俘虏者,往往没有好下场。项羽、李广、白起……无不如此。这是用兵者最大的忌讳之一,报应很强烈的。   垓下之围的接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