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混凝土在阴凉处凝固比较硬?

为什么混凝土在阴凉处凝固比较硬?在阳光下凝固比较软

开玩笑吧,砼在阳光下凝固容易开裂,但绝对不会软。你说的比较软那是操作工艺有问题。
砼在太阳下浇筑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太阳照射造成面层的砼水汽被蒸干了,面层砼看似凝固了,可敲开面层就会发现下面2~3公分以下部分完全没有凝固。结果有两个,第一面层砼的水是被蒸干的,水泥的水化反应就不充分,造成强度下面部分低一些,这可能就是你说的比较软的缘故;第二就是等下层砼开始终凝阶段砼会发热产生热胀现象,而上层砼已经干透了,因此被强行拉裂,这也是太阳照射下砼各种龟裂的原因了。
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浇筑砼后及时用薄膜进行覆盖,避免水份被太阳照射强行蒸发就行了,这样就不会开裂同时达到了前期养护的目的。
另外太阳照射下的凝固比较软的原因还有一个,因为面层砼干得太快,而 水泥水化反应不充分,后续的浇水养护上去,这时候其实还没有达到终凝养护的条件,浇水上去就会将面层冲散,晒干后看着翻白,用脚一踢面层就就会起灰一样掉了,其实这个只是面层而已,不会影响整体的强度
另外有些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好施工在面层砼上浇水,这些水会带走一部分水泥浆在表面,干了后也会影响表皮砼的强度,甚至对整体砼强度都有一点点影响,这个是绝对禁止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8
混凝土凝固的原因在于构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本身的特性。
原理:按结晶理论认为水泥熟料矿物水化以后生成的晶体物质相互交错,聚结在一起从而使整个物料凝结并硬化。
按胶体理论认为水化后生成大量的胶体物质,这些胶体物质由于外部干燥失水,或由于内部未水化颗粒的继续水化,于是产生“内吸作用”而失水,从而使胶体硬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X—射线和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将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过去认为水化硅酸钙CSH(B)是胶体无定形的,实际上它是纤维状晶体,只不过这些晶体非常细小,处在胶体大小范围内,比面积很大罢了。
所以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水泥水化初期生成了许多胶体大小范围的晶体如CSH(B)和一些大的晶体如Ca(OH)2包裹在水泥颗粒表面,它们这些细小的固相质点靠极弱的物理引力使彼此在接触点处粘结起来,而连成一空间网状结构,叫做凝聚结构。
由于这种结构是靠较弱的引力在接触点进行无秩序的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所以结构的强度很低而有明显的可塑性。
以后随着水化的继续进行,水泥颗粒表面不大稳定的包裹层开始破坏而水化反应加速,从饱和的溶液中就析出新的、更稳定的水化物晶体,这些晶体不断长大,依靠多种引力使彼此粘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结构,叫做结晶结构。
这种结构比凝聚结构的强度大得多。水泥浆体就是这样获得强度而硬化的。随后,水化继续进行,从溶液中析出新的晶体和水化硅酸钙凝胶不断充满在结构的空间中,水泥浆体的强度也不断得到增长。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化学过程
水泥的凝结和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构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本身的特性。水泥熟料矿物遇水后会发生水解或水化反应而变成水化物,由这些水化物按照一定的方式靠多种引力相互搭接和联结形成水泥石的结构,导致产生强度。
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是由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β-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四种矿物组成的,它们的相对含量大致为:硅酸三钙37~60%,硅酸二钙15~37%,铝酸三钙7~15%,铁铝酸四钙10~18%。
这四种矿物遇水后均能起水化反应,但由于它们本身矿物结构上的差异以及相应水化产物性质的不同,各矿物的水化速率和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按水化速率可排列成: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硅酸二钙。按最终强度可排列成: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铝酸三钙。而水泥的凝结时间,早期强度主要取决于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追问

是不是要想得到足够强的混凝土,必须在阴凉的环境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28
哈哈,没有这一说。很可能在阴凉处,水份蒸发慢,养护条件好一些。但真正的砼的强度发展是需要温度、水份和时间的。在材料合格,养护条件能让砼胶凝材料强度正常发展的情况下,都能发展到设计强度。只是条件充足一点,发展的快一点。
第3个回答  2021-12-18
一块儿普通的混凝土板,可以在浇筑后的很短的时间内凝固,然后在养护的过程中,逐渐获得
足以承重数吨的强度,一旦成型,即使浇水或淋雨也依然可以保持坚硬;混凝土的固化究竟有
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在遇水之后,混凝土不会像泡方便面一样,再次变软?
常见的混凝土,是一种水泥与水,还有砂子和石块等所形成的混合物。它的凝固和硬化,以及
其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与一般的物体由湿润变为干燥的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块儿方便面的面饼,可以说是一副被脱去了大部分的水分的 “面条骨架”。一旦重新遇
水,干面饼上的细小的孔洞和缝隙就会再次被填满,面条便可以恢复到最初的 “血肉丰满”
的状态;不过,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水分,绝大部分不会蒸发,而是会与水泥结合,形成水合
物,自动补全水泥中的微粒之间空隙。也就是说,混凝土固化的本质,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风干
或者脱水的过程,而是水泥与水所发生的 “水合作用”(hydration)。
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最为常见和通用的水泥是 “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一种含有煅烧过的石灰和黏土,并加入了石膏的硅酸盐材料。在拌合以前,干燥
的水泥需要防水和防潮,因为当水泥遇水之后,其中的一些物质便会立即与水结合,使混凝土
变硬。我们经常在路上见到向建筑工地运送混凝土的搅拌车,它们后部的滚筒始终都在转动,
这是为了防止里面的已经掺了水的混凝土中的水泥微粒相互粘合,以便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尽
可能地拖延混凝土硬化的时间。
在水泥与水的反应中,最为关键的产品是钙的硅酸盐与水结合所形成的 “水化硅酸
钙”(calcium silicate hydrate,一般简称为:C-S-H)。这是一种直径小于或等于 0.1 微
米的细小晶体,也是一般的混凝土中的最主要的水合产物。
2016-08-26 pgl147258 阅 3487 转 5
我的图书馆 搜文章 找知识 留言交流
2021/12/18 为什么混凝土一直很坚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26/21/14106735_586168179.shtml 2/5
1 13
2 14
3 15
4 16
5 17
6 18
7 19
8 20
9 21
10 22
11 23
12 24
便宜的意外险
痛风忌口什么
混凝土整平机
论文查找
混凝土裂缝修复
怎么发论文
聊天软件开发
一天的意外险
10万以下自动挡
混凝土固化剂
不会说话怎么办
全铝家居怎么样
混凝土也许可以在一天之内完全凝固,但是在它的内部,水泥的水化反应可以持续数月,甚至
数年,不断产生新的水合物,并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然而,即使有足量的水和水泥,水合
作用也总有停止的一刻,不可能永远进行下去。这是因为,水合反应最初是发生在水泥微粒的
外层的,水合物会逐渐地包裹住这些颗粒,最终,当外层的水合产物的密度大到无法使水分穿
透,去与中心的水泥发生反应时,水合作用就无法再进行下去了。这一刻,在理论上,混凝土
也就达到了它的极限强度,还有最低渗透性。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混凝土都会在拌合后的第
28 天达到大约 80% 到 99% 的抗压强度。
水泥与水的结合,是一种放热的化学反应,因此水合作用的进程,可以用水泥放热的效率与时
间的关系来表示。可以发现,开始遇水之后,水泥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放热率很高,然而随
后却有明显的减少,这正是因为形成于水泥微粒外层的水合物阻止了更多的水分的渗透。在这
一小段 “休眠期” 中,水合作用的速率很慢,使得人们可以有机会将拌合好的水泥运送至建
筑工地,并在其硬化之前浇筑和塑形。
如果去参观建筑工地,我们可能会看到建筑工人们在塑形混凝土的时候,使用连接着电机的震
动装置来使混凝土保持流动性,这么做当然也是为了排除气泡。当水化反应产生热量的速率第
二次抬升时,混凝土的固化过程才真正开始。
很多的外部因素可以影响到混凝土的凝固,尤其是温度。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下,水合作用的速
率也较快,混凝土固化所用的时间会较短,随后,强度逐渐增加的速度也会更快。比如,在
30℃ 与 20℃ 下相比,水化反应的速率相差近一倍。这也是冬季施工比其它季节更加困难的
原因之一。如果环境温度很低的话,就必须想办法让混凝土长时间保持它应有的外形,因为即
使向混凝土中加入了可以提高水合反应的速率的添加剂,凝固的过程可能依然会十分漫长。
另外,在雨季中浇筑混凝土也有一定的风险。虽然纯净水对已经成型了的混凝土几乎没有危
害,但是如果在固化之前,特别是塑形的时候下雨了的话,混凝土必须要加以掩盖,否则至少
成品的表面的质量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在固化期间,混凝土中的水与水泥的比例(水灰
比)非常重要,它左右着日后的强度的发展。雨后,如果在没有固化的混凝土的表面的积水完
全蒸发掉的情况下继续塑形的话,多余的水分就会被混合进去,让水与水泥的比例变大,使凝
固后的混凝土的最终强度降低。
有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还没有完全固化的混凝土的表面会 “渗” 出水来,这种现象叫作
“泌水”(bleeding),是由混凝土中的物质在沉降的过程中,无法参与水合作用的水分上
浮到表面上所引起的。如果不等这些水蒸发,就继续对混凝土进行塑形的话,危害与上面提到
2021/12/18 为什么混凝土一直很坚固?
第4个回答  2021-12-26
1 混凝土是靠胶凝材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经历凝结和硬化的过程,才会变成一个整体,可以承载荷载和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阴凉处的湿度略高,有助于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所以硬化后的强度会高。
2 你所谓的“凝固比较硬”更可能在形容从浇筑到失去流动性随后获得一定强度的过程较短,即早期(比如1天内)强度高。这样的话就比较有意思了,一般阳光下温度高,有利于促进水泥水化,但水分蒸发较快,不利于水泥水化,综合起来是有利还是不利,取决于你当地的气候条件、混凝土类型和暴露情况。追问

是不是要想得到足够强的混凝土,必须在阴凉的环境中?

追答

你这个“必须”说的太绝对了。一般来说,在给定混凝土的情况下,想要有更高的强度,阴凉的环境养护肯定比在阳光下曝晒好,但是放阳光下也行,能保证湿度就行,但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在夏季气候炎热的地方,你会看到工人师傅浇筑完混凝土后会铺草席之类的覆盖,随后几天时不时的洒点水,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给你一个参考吧,混凝土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20±2)℃,相对湿度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