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又叫跑马灯、串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3]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由于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也用来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在日本传统文学中,走马灯是夏季的季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7

走马灯的意思是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

【拼音】zǒu mǎ dēng。

【基本释义】

1、一种花灯,从元宵节的习俗发展而来,用木或竹条扎成一风车状的辐射圆轴,轴外围成一个圆筒状的纸轮,上面贴著用各种彩纸剪成的人马图案,纸轮外再作一层方形或圆形的灯壳。在纸轮中安放蜡烛,火焰热力造成空气对流,轮即转动,人马也跟著转动,影子映在灯壳上,往来回转,就像在奔跑一样,故称为走马灯。

2、形容人匆忙的来往不停。

【出处】宋·吴自牧《梦粱录·夜市》:“春冬扑卖玉栅小球灯、奇巧玉栅屏风、捧灯球、快行胡女儿沙戏、走马灯等物。”

【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想想这个,想想那个,他的思想像走马灯似的,随来随去,没法集中。”

【语法】构词方式是连动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

走马灯造句

1、元宵节将至,送你几盏名贵的灯笼: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灯灯照亮你的前程,祝你身体健康,事事顺风!

2、元宵节时,满街都是各式各样的花灯,一盏走马灯竟是用西瓜子拼出许多有趣的图案,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制作,赢得人们的欣赏。

3、元宵节到了,送你一盏走马灯,如意快乐身边绕;送你一碗甜汤圆,生活甜蜜人欢笑;送你一条小短信,声声祝福无烦恼。祝元宵快乐!

4、此彩灯会展出了七彩缤纷的彩灯,其中游乐场中竖立着约9米高的走马灯,吸引大批市民拍照留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走马灯

第2个回答  2023-09-14
"走马灯"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变化迅速、不停止或频繁轮换,有时也用来形容人的生活节奏快、事务繁忙。

这个成语的来源与古代的一种娱乐装置有关。走马灯是一种旋转的灯,上面绘有不同的图案或故事情节,当它旋转时,图案或故事会不断变化,给人一种连续不断的感觉,因此成为了这个形容词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