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难吗???

如题所述

高二地理难。

在对学生学习新教材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困难仅次于物理,居第2位,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

从教材体系和内容看,新教材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体现了课程改革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质教育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


高中生学习地理困难原因的分析

1初中时学校、学生不重视

我市的中考科目没有地理,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初中地理教学重视不足,一些学校的地理课由其它学科的老师兼任,或者由老弱病残者任教。多数初中学生对这门课程很不重视。在初一、初二年级,有些常用地理课上主科(地理课形同虚设)、有的甚至干脆取消了地理课;在初三年级又没有开设地理课,因此学生地理知识普遍遗忘和欠缺,几乎是一片空白。

2、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在初中阶段不少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只要记记背背就行了,上课听不听关系不大,只要考试前突击背一背即可得高分。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可能在初中阶段“适用”,但在高中,尤其是高考中肯定是行不通的。这点已在学生进入高中的学习中得以证实,这部分同学在难度有所提高的高中地理学习中,就感受到初中的那套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中学习,而且由于初中地理知识不扎实,知识没有理解而感到学习吃力。还有一种类似于上述情况,就是学生们习惯将地理划归文科类学科。作为文科类学科的知识,大家都认为多背、多记就能学好,所以往往是一开始不重视,等到想学时又因知识断层而跟不上,感到地理难学。更有一种情况:好多高一新生认为地理属于开卷考试科目。还有一种心理就是有些学生总是将地理看成“副科”或者认为自己以后选择读理科(有的是家长或理科班主任误导、逼迫),无须学好地理。由于态度的不端正,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然后把原因归咎到地理太深奥、难学的上面。等等。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而非智力因素。

3、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特点。从地理学科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简单搬用初中社会课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学科的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

4、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由于在中学使用了多年的老教材,部分教师形成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对于新教材的使用,不能立即更新教学观念,也不能立即摈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法,往往形成新教材,老套套的不协调局面,或者课本知识脱离实际等现象。学生自然就感到教学很空洞、很乏味,地理学习的实际价值不大,久而久之对地理学习产生抵制情绪,影响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高中生地理学习困难的解决对策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教师、社会不断宣传、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认识

端正学习态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对地理的学习,还可以从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潜移默化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环境观。因此,学好地理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地理,不要只顾眼前,应当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着想。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所以要想学好它,并不是学生所说的简单背背、搞突击就行,主要在于理解和运用,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让学生端正了思想认识,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学习也就轻松。

2、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3、 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

地理新教材体现了创新精神,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新教材、新任务的背景下,要有新思路。

(1) 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新教材的推行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弘扬,使未来人才的规格多种多样,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视野十分开阔,个性化倾向明显,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其充分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产生对地理探索的浓厚兴趣。

(2) 推广学法指导。高中阶段学生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研究及实践,能够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学生迫切希望教师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纳入到教学任务中。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实,“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会“说理”----用实例说明地理原理,“析事”----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会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特别要指导学生掌握识记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指导学生读图方法,提高识图能力。

(3) 增强实践活动。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也必将大大消除学生对地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的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