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案例分析-基于事件性与环境建构的博物馆设计-连州摄影博物馆

如题所述

连州摄影博物馆,一座2017年落成的3400平方米文化新地标,由源计划设计团队精心打造,巧妙融合新旧元素,为游客和城市生活带来独特体验。这座博物馆坐落在历史悠久的老街果品仓,通过拆除旧屋,构建U型新馆,展现了艺术与历史的完美对接。


首层设计尤为独特,不仅保留了公共空间,还与周边历史建筑和谐过渡,通过架空设计,与街道连通,成为社区活动的中心。小而精致的展示空间围绕旧仓库排列,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为老街区注入活力。


新与旧建筑的交融体现在新馆与老建筑的屋顶咬合,坡屋顶的连接不仅提供了流线型的活动空间,还巧妙地融入了街区环境,打造出一个露天剧场,成为游览序列中的亮点。


展览空间与灰空间交织,形成独特的韵律,首层的开放设计不仅活跃了公共空间,还鼓励公众参与,激活了整个街区的活力。人流量和办公后勤功能被巧妙地安排在后街,避免了与主要活动区的冲突。


设计深入细节,首层分隔出不同的展览区,体验室内外转换,引人入胜。二层作为展览流线的终点,同时也是屋顶活动的起点,突破常规,设置有创新的中庭设计。三层则是观展的高潮,屋顶剧场与观景平台相结合,提供多元的观赏体验。


四层及屋顶的办公与观景空间,犹如老街区的尾声与高潮,赋予了建筑更深的层次感。空间设计上,保留了原始结构,新旧交融,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老城区的生活气息相得益彰,室内外的穿透设计赋予了空间更大的灵活性。


造型上,建筑形象呼应了周围的环境,内外的虚实对比为周边建筑减压,楼梯转角处的活力设计清晰地展示了建筑的流动线条。"连州大屋"屋顶的设计,通过单双坡的巧妙变化,丰富了整体建筑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建筑的统一性和整体感。


连州摄影博物馆不仅是一座艺术殿堂,更是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它打破了传统功能的束缚,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通过其设计细节和技术图纸(总平、平面、剖面、立面图),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这座博物馆的创新理念和匠人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