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气预报?

如题所述

2004年7月10日,一场城区的局地暴雨,给北京的排水和道路交通带来了严峻考验,也大大提高了政府和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特别是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人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心天气预报了,不仅想知道准确的预报结果,还想尽可能早地知道更长时间的天气预报。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瞬息万变,天气预报就是利用各最新的科学技术捕捉这些变化中的信息,对未来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计和预告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梦想能够有一天提前知道未来的天气情况。这一梦想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得以实现,这就是应用天气学方法进行天气预报。当然,当时的天气预报其准确率还是很低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天气认识的逐渐深化,目前气象部门应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天气预报的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天气预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短期气候预测也就是长期天气预报,这种预报一般是对一个月以上的天气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中期天气预报是对一周左右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报的。短期天气预报,是做未来一两天的也就是24~48小时的天气预报。另外,还有做几小时的短时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还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公众预报、决策服务天气预报和专业天气预报。在这内容繁多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如何应用天气预报呢?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天气预报的时效问题。

天气预报是研究大气运动的一门科学。大气运动是在一种永不停息状态下,以各种不同尺度、不同运动方式的综合表现,其复杂程度是当今科学界的一大难题,所以我们现在还无法做出长时间的准确的天气预报。另外,由于每天每时要获取很多最新的气象资料,用最新的资料订正和完善已做出的预报。这就使天气预报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因此,要求我们使用天气预报的用户,一定要随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天气预报,由于各种技术问题,目前的天气预报的时间越长,预报的准确度就越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气象台对一周的中期预报,每天都以滚动形式发布新的预报,对短期48小时内的预报每天最少也有三次以上的最新预报。当有新的预报出现时,旧的预报就成为历史,不具备使用价值了。因为新的预报更接近实际大气的运动情况。天气预报的时效越短,其可应用的资料和探测手段就越多。例如,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都只能在短期和短时天气预报中应用,这就决定了时效短的天气预报其准确率较高。

天气预报和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应用天气预报时,一定要知道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最新的天气预报才有最好的使用价值,我们一定要及时了解最新的预报才能真正掌握天气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3

VR天气预报:这也许就是天气预报的未来,你同意吗?

第2个回答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