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如题所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描写的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的场景。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全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翻译: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扩展资料: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开篇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描写的场景是: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琵琶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出自《凉州词二首》,原文如下: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译文: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王之涣辞官,过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间。 

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写一位北方胡人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30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描写的场景,如下:
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琵琶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这两句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30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是来自唐代诗人王瀚的凉州词二首中的一首。大概意思是说, 白玉精制的酒杯,盛满了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将士们正要举杯痛饮,骑在马上的乐队高奏起动听的琵琶.喝醉了酒躺在沙场上请您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作战能有几人人回来?
第4个回答  2020-01-30
就是描写的那种歌舞升平,
有葡萄有美酒,一片安逸的景象。
看着美女们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