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霸档的《无问西东》即将破3亿, 评分如何实现一路逆袭?

如题所述

《无问西东》是庆祝清华大学的献礼剧,由黄晓明、章子怡、王力宏、陈楚生、张震等人主演,这部电影一共有四条线,这四条线串成一个完整的关于传承的故事,讲述了四对清华学子在不同时期的迷茫和选择。

    爱情线—黄晓明饰演的陈鹏和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

    保家卫国线—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

    文者钢骨线—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

    职场奋斗线—张震饰演的张果果

其中我认为最亮点的是沈光耀和吴岭澜这两条线,特别是陈楚生给了我很多的惊喜。

沈光耀虽然是富家子弟,但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作为家中独子,母亲希望他能保住平安,不要去参军,可是看到家国仇恨,看到国家空军的落魄,他毅然选择去当飞行员。

他化身“晃晃”给贫困区的儿童空投食物,这里的连接点就是,陈鹏就是当时被救助的孩子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是沈崇诲,他弃笔从戎,最后为国牺牲。

这里有一个他们在云南学习时的细节,当时外面下着大雨,老师叫他们坐着听雨声,通篇没有一个煽情的点,却叫人想流泪,那是属于战争年代的浪漫,黑暗社会里的希望,这样的老师真好呀!

陈楚生的扮相实在是很文雅,书生气很浓。吴岭澜是个刻苦学习的人,但是他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继续面对未来。直到他听了泰戈尔的演讲,再加上老师的解惑,他明白了要追求真心和真性。“对自己的真实”很重要。

而他刚好是沈光耀的老师,他教导学生们“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他的这些话也影响了沈光耀,最后遵从了自己的选择。

这部电影的槽点在于,它可能是一部需要选择观众的电影,理解能力比较差的观众会觉得它剪辑混乱,不知道在讲什么东西,甚至没有耐心看到最后。

其实仔细观察每个故事,他们都是有相同的点的,都讲述的是清华学子在百年的历程中,那份对“自己该如何进行选择”而进行深度思考的“变与不变”。

这样的影片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看,正如“坐听雨声”一样,慢慢品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7

无问西东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影片中那些时代的年轻人都太美好了,姿态笔直,青春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啊!王力宏部分是整部影片的亮点,把我哭惨了。国恨家仇,永远热泪盈眶。

进影院看《无问西东》,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云南人,很关心电影会用什么方法把关于西南联大、飞虎队、驼峰航线的选材,以及富民小水井合唱团,哈尼族蘑菇房等这些元素,完整地表达和呈现出来。

当镜头离开帝都,离开现代大都市,象征云南大地的广袤红土地、巍峨云南松、蓝天白云出现在画面里,这部电影就有了不一样的气质,作为云南人,看着是亲切且舒服的。

《无问西东》分为四个时空、四个故事,毫无疑问由陈楚生、王力宏主演的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故事,最令人难忘,这两个时段的交叉点,就是云南昆明,就是西南联大。仅为这个高度还原的历史画卷,是值得看的!

关于抗战时期昆明街头的风物,电影跟我想象的差不多,几乎是重建了一个民国的昆明图景,湖泊清澈、河流蜿蜒、大地葱郁、四时鲜花不断,城内烧饵块、米线、卷粉等小吃可口,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自由奔走,城外青山起伏、松林苍翠。

时为西南联大学生的汪曾祺在散文《昆明的雨》里曾写到“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电影还原了这种氛围,在紧张的战事里,营造了一种明亮开阔、适宜人居的美好环境。

当年,美国飞虎队员艾伦·拉森、威廉·迪柏业余时间曾拿起照相机,拍摄了数百张西南地区的风貌,其中多为40年代的昆明街景,都还是彩色照片,成为了珍贵的史料,前几年在国内再版叫《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无问西东》的导演、美术指导,应该是看过艾伦·拉森、威廉·迪柏的摄影集,甚至对昆明外景布置,就是参考了这本画册,街景、花木,卖小吃的孩子、报童,讲着云南方言的老百姓,以及修建飞虎队机场,飞虎队员训练的情景,就像是从摄影集里走出来的。

关于西南联大,当时为躲避战乱,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组成,一时间大师、巨匠汇聚昆明,梅贻琦、陈寅恪、冯友兰、林徽因、沈从文、刘文典、金岳霖、潘光旦、闻一多、钱穆、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等名师。

他们在昆明的活动范围涵盖了今天云南师范大学本部、翠湖周边、北郊龙头街、西郊黑林铺、大普吉等区域,电影还原度很高。比如为躲避恐袭“跑警报”,就有很多趣闻,为人狷狂的刘文典大师,有一次,听见空袭警报就跟学生跑出城,看见旁边奔跑的沈从文。

就说“陈寅恪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国粹,我刘某人跑是为了庄子(刘大师是研究老庄哲学大师),你们跑是为了未来,沈从文替谁跑啊”?把当时学历低、名气还不高的沈从文搞得急赤白脸。

民国才女林徽因众多爱慕者之一的金岳霖,生性浪漫,多情任性,汪曾祺在《跑警报》一文中说,金大师每次出城跑警报,必须携带一个小手提箱,里面不是什么金钱细软、学术巨著,而是外籍女友写给他的情书。

西南联大师生天性潇洒、落拓不羁的情怀,在电影里是有呈现的。当年,联大师生跑出城躲避空袭,就在黄土坡、黑林铺一带顺势躲起来,在山谷里,树林中继续教书授课,全然忘记了头顶轰鸣的日军战机。

片子对这一细节呈现很精彩,教哲学的、古典文学的、物理的……大家在树林里、山谷里、洞穴旁继续授课的场景,随着镜头闪转挪移,很让人感动。

这时期,今后成为业界名流的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汪曾祺等都还是莘莘学子,王力宏在片中的表现,基本上还原了那代学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气质。

电影里,西南联大师生刚刚到达昆明时,条件艰苦,自建铁皮顶、茅草顶的校舍,一遇到刮风下雨就授课困难,老师就教同学们安静下来“静坐听雨”,这些史料都有记载。

片子有个小细节,老师在漏雨的红泥巴教室里为学生授课时,讲台边放了一盆云南常见的“三角梅”,粉色嫣然,灼灼其华,可见美工是细心的。

黄明晓饰演的孤儿从小在村民家吃“百家饭“”长大的村庄,是云南哈尼族濒临消失的蘑菇房,里面唱歌的乡亲,倒不一定是哈尼族,是昆明远郊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合唱团的群众,苗族同胞清末民初受西洋传教士影响。

多为基督教信徒,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唱赞美诗、灵魂乐、福音歌,毫无问题,天生能歌善舞,多声部合唱对他们来说手到拈来,学院派都无法比拟。

如果说,《无问西东》是一部色彩丰富、历时持久、万花筒一样的片子,那么,云南的段落就像片中一再出现的山顶那一棵葳蕤、茂盛的大树,独居遥远边地,却荫蔽一方水土,呈现着不一样的生命力,有其独特的色彩,这一点是我最喜欢的。

第2个回答  2019-10-07

《无问西东》不仅作为清华大学的宣传片存在,更是对当下每个迷惘不知所措青年的教育片,总的来说,它不算佳片也非烂片。《无问西东》电影中除了电影线是一大亮点,其实电影的声音也是一大亮点。槽点是电影本事也存在部分剧情莫名、台词矫情、技术问题缺陷等。整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亮点是这部电影用了段不同时空的交叉又叙事,巧妙的将故事穿插在一起又藕断丝连。吴岭澜、 沈光耀、王敏佳、陈鹏、张果果几个年轻人满怀诸多渴望,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空中一路前行。

借用一句点评,它用一部电影的时空,把一种失落已久的人文价值观带到了我们面前。   也许它对当代陷入失落和无意义感的年轻人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唤醒。

《无问西东》压了5年才上映,也是一种勇气,在这个爆米花称雄市场的时代,它像一株在峭壁隙缝间倔强生长的仙人掌,饱经风霜,却依然无畏自我,它不一定完美,却足够动人。也给我们带来一场心灵的洗礼。

本片缺点也比较明显,从技术层面来讲,《无问西东》的问题也比较多,比如故作暖融融的大面积铺排的配乐;比如贯穿始终的,很多时候与故事并不太搭的充满奇异恩典的唱词;比如,那个落后闭塞的村落中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村民,突然声部错落眼神灵动地唱起了歌谣……

当然,还有那些公益广告一样的布光,以及黄晓明在假造的坟头前气愤质问时突兀的台词。

放置于中国大银幕的总体背景下,《无问西东》绝不能简单粗暴地归纳为烂片,因为导演毕竟在努力突破一些东西,但也绝不可能被称为佳作,因为我们不应该对那些如此明显的技术性问题和并不高级的情感渲染方式视而不见。它就在这样的自我左右手互搏和摇摇晃晃中呈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尴尬。

第3个回答  2019-10-07
无问西东是一部很好的影片,对自己爱的人、对自己要实现的目标会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其中的许多东西需要进行思考或者看多几次才能明白。剧中亮点在于清华学子们在抉择的时刻的精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