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动画《千与千寻》,你有什么感受?

如题所述

关于这部片子,虽然之前已经有了无数的解读,但看完之后,我觉得自己仍有不少话想说说。

诞生于2001年的《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娓娓道来的叙事,似有若无的隐喻至今都令人难以忘怀。

插个题外话,去年重映的《龙猫》,我同样去电影院看了。

之前都说“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现在就当也是在还宫崎骏的票钱吧!

记得最早看《千与千寻》,是在大学的时候(至于在大几,真是记不清了)。

看了之后,确实深受触动。

印象极深的一个片段是:千寻为了救白龙,乘着有轨电车去找钱婆婆。途中,电车在浅浅的海面上行驶。夜里,信号灯不断呼啸着向后掠过,放眼四周是一片苍茫茫的大海。这时候,主题曲响起,就在这一瞬间,不知不觉地就被触动了。

后来才知道,这一幕也是无数人心中公认最美的画面。

02

不知道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一部有内涵的电影,定能让你在十多年之后重温的时候,就像在看一部新片。”

《千与千寻》就是这样一部常看常新的片子。

你可能会疑惑:我都这么大的成年人了,一个小学女生的冒险,怎么还会有共鸣?

因为,虽然电影没变,但是你变了。

这也正是宫崎骏的狡猾和天才之处,他能把人一辈子的经历都灌注在这个叫千寻的小女孩身上,让你误以为这不过是孩子的故事。

其实千寻短暂的“打工”之旅,也正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缩影。

此刻,作为成人的我们,要么站在油屋的门口,要么已经身处在油屋里面。

03

的确,《千与千寻》里的几乎每一个角色,都可能是我们长大后的模样。

或者,在自己身边,我们也能找到相似的影子。

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的油屋,里面的人也是各司其职。

收银员(青蛙人)、服务员(小玲)、锅炉工(锅炉爷爷)、保安队长(白龙)……

对这样一幕细节记忆尤深:小千在得到白龙的指示,偷偷去找锅炉爷爷要工作的时候,不经意间瞧见了一个倚窗抽烟的青蛙人。

这个青蛙人,像不像混迹职场已久、在加班后的午夜独自吸烟的中年男人?

这时候,他可能已经被汤婆婆的“996”折腾得身心俱疲。

小玲,曾在休息放松的时候,一边咬着包子,一边满怀憧憬地说,她赚钱够了,就去远方的镇子看一看。

这样的话,我也似曾相识——“等钱赚够了,我就xxx。”

仿佛那里有自己的归宿,有自己必然去的命运。

当然,相信很多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无脸男”。

他进入油屋之后,想要向千寻示好,却只会用别人(被他吃掉的青蛙)的思维模式给千寻变出一堆金子。

跟无脸男比起来,我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我们也踏入了“油屋”,整天模仿着别人说话的腔调,追随者别人的生活态度。

我们或许还会成为舔狗,却遇不到一个像千寻这样善良的人。

最终,要不然成为只能在桥上伫立,无法融入社会的无脸男。

要不然成为油屋里的那个怪物,物质享受应有尽有,却忘了自己的初心在哪儿。

当然,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并不在于仅仅揭露社会的丑恶,和人生的灰暗。

而是与此同时,还能带给我们从心底里油然生出的温暖和希望。

钱婆婆,出场时间不多,却让人感觉非常温馨。

她的家隐藏在乡野间,房间里的织布机吱嘎作响,草棒齐捆捆扎好,放在灶头。

千寻和无脸男来了,她招待他们一起坐在餐桌旁吃茶点。又一起通力协作(而不是用魔法变),编了一个头绳送给千寻。

这些小细节,都让我有一种重回童年温馨时光的感觉。

真正的魔法不是赚钱,而是倾注情感。

正因为如此,生命之间的悲欢酸苦才能相通,才会悲伤其他生命的苦难。

最后千寻离开的时候,唯一能从这个世界带走的东西,也不是被功利魔法制作的金钱,而正是钱婆婆与其他人一起努力编织的头绳。

那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情感的魔法。

04

电影名叫《千与千寻》,两个名字也各有所指。

“千”是汤婆婆(也就是社会)赋予我们的名字,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王医生、周老师、李书记、马老板……

而“千寻”这个名字,则代表了我们真实的“自我”。

这个名字不受身份、名利的束缚,就是我们最原始最本真的样子。

我们的一生,前半程在拼命获得“千”这个名字,我们像千寻一样,暂时忘记自己本来的名字,咬紧牙关,奋发努力,战胜恐惧,完成社会使命,让所有人都知道、都承认“千”的存在。

到了我们的后半生,我们却在找回“千寻”这个失去的名字。我们在用“千”获得社会认同时,也看到了这个名字背后的诱惑、陷阱和悲哀。

是呀!人生路上,每一次的成长都五味杂陈。

该如何做抉择呢?

何不问问自己的内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1

看了《千与千寻》以后,我的感受就是人不要太贪心了,贪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会给你带来你所无法想象的后果,就像是千寻的爸妈一样,不停地吃着本不该吃的东西,最后变成了随时可能被杀掉的猪。还有就是,要心存善念,生活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上天是公平的,你有所付出,必然会有所收获,就像千寻一样,不停地帮助别人,白龙,宝宝,龙王,无脸男,所以这些人可能在别人眼中都算不上是好人,可是他们因为千寻的善意而对千寻非常地好,都对千寻又所回报,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像千寻一样,对人心存善意,也不贪婪,不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去做好,要相信生活一定会回报你的善良的。

第2个回答  2020-06-11
重看动画《千与千寻》我的感受就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动画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是一些片面东西,一个小女孩为了拯救自己的父母,而进到油屋工作。但是当我重看《千与千寻》我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像动画片一样的小故事,而是讲述人生深刻哲理,社会复杂面的故事,我们就像千寻一样,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想要保持自己的初心是很困难的,我们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初心,就会像尤里里的那些人一样,在面对金钱的时候露出了丑陋的嘴脸,或者是当我们对他人阴奉阳违性格方面有缺陷时,就像融入不到社会的无脸男一样。所以想要在这个社会做到独善其身,活出自我,就要守住自己的初心,才能够走向美好的未来
第3个回答  2020-07-21

《千与千寻》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动画,每一次看完都会有新的收获。

当我重新看这部动画的时候,就会发现千寻做事很聪明,而且也非常的有礼貌。

很多时候看似是她的运气好,其实是她自身努力的结果。

第4个回答  2020-06-11

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无意中进入了一个神灵异世界。她的父母在那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吃了摊子上的食物,结果变成了猪。
以前看的时候只觉得好可怕,怕自己或父母也因为吃的太多也会变成这样,但如今看起来却觉得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会思考,会控制好自己的欲望。






对于父母这样的变

化,才10岁的千寻自然是害怕极了,为了救回自己的父母使之变回原样,千寻在小白(人类世界的琥珀川河神,真身是白龙。因为琥珀川河流被掩埋而无家可归,来到汤屋在汤婆婆门下学魔法,成为汤婆婆的弟子,并忘记自己的名字,被称为“小白”。)的帮助下进入了魔女汤婆婆管理的油屋——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同时名字也会被夺走,渐渐的忘记自己是谁,麻木的在汤屋干活。
千寻在汤屋的经历就像是在职场中,一个小白从零做起,学会怎么打招呼,怎么对待客人。在汤屋的磨练,使从一开始的懵懂,向父母撒娇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懂事,干活努力的女孩。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出了社会,不干活,不努力,迟早会被社会淘汰。





剧中还有一个角色也是备受观众的喜爱,那就是无脸男。以前看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觉得无脸男有点恐怖,不仅是长相,在行为上也是,一直跟着千寻背后。如今看来却觉得无脸男其实是一个特别可爱的角色。原本因为孤单的它只因为千寻对它的温柔,便死心塌地的想千寻好,想把最好的给千寻。
剧中无脸男进入油屋后,变出金钱得到了许多的食物,贪婪是的它暴饮暴食,结果变的丑陋有恐怖,好在千寻的拒绝使得它清醒过来,说“我好寂寞”。
所以金钱也不是万能的,即便它可以买到一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有一些却是金钱买不到的,例如亲情、友情、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