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有什么技巧?

如题所述

1、认真审题,画出要点

(1)仔细阅读材料,充分挖掘解题信息。材料长的题,可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材料。显性条件要认定,隐性条件要挖掘,多重条件要兼顾,关联条件要转换,模糊条件要辨析

(2)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关键性的字词、数据、时间等。如:前提、有利、突出、主导、最、直接、正确、错误、不属于等等。

(3)分析选项内容,结合材料,甄别正误。

(4)注意题组中各题之间的关系:题组中的各题有一定的联系,要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读这一题组。

2、选择恰当的方法

(1)直选法:直选法主要是针对一些考查识记性知识的试题而言的,这类高考地理试题往往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题时根据自身对知识的记忆情况,高考地理选择出正确选项即可。

(2)排除法:所谓排除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高考地理解题时可先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开始,然后把比较有把握的选项排除,直至最后剩下唯一的选项。找准解题的关键点,根据这个关键点进行排除,不仅可以正确解题,也可大大节约宝贵的考试时间。

应试技巧注意

1、做到“三审”:一审材料(加以引申、延展),把很专业的术语转化为自己的话;二审题干设问(画出关键词、限定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设问有关的选项)。

2、选择题看到平时从未遇见过的陌生表达语的选项,要慎选,可能是正确答案。

3、慎用宏观的知识点去解释和推理微观或小区域的题(高考题喜欢考矛盾,考特例)。做大区域的题时,勿钻牛角,做小区域题找与材料有关的选项,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3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优美B、交通便利C、知识技术D、市场广阔

  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B、寒流C、冷锋活动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例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B、南半球,向南移动C、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

  答案:B 点拨:可以用下图帮助理解选择。

  6、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例如:(2005年江苏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答案:C 点拨: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虽然7月气温最高,但冰雪融水补给河流还需一段过程,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

  (五)选择题类型:

  1、正误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2、最佳选择题:可以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

  3、因果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

  4、组合型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个即可选择正确顺序。

  6、选择题组: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

  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1)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2)统览给出的几道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26
高考地理选择题相对来说比较难,是文综三科当中最难的。三好网高考物理辅导名师讲解对于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最好的方法有图解法、因果联系法、排除法、代入法、优选法。
图解法最重要,主要意思分为多种,如果要是无图材料考题,可以通过简单绘图方法得出。简图材料考题也可以自己画上辅助线,特别是有等值线的题目。图片比较详细,但是看不出来的,可以采用图图转换法,用在局部整体中替换,找到切入点。我们地理就是要看明白图,弄明白图中的要素,等温线、等高线、经纬度等等,并且结合各个答题要素就可以迎刃而解。
因果联系法,就是这种联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和人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应注意两点:一是确定因果联系类型,是以因求果,还是以果溯因;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还是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二是获取图文信息,并条用知识行进思维链接,确定四选项与题干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排除法一般用来解决文字性材料,一般有两个明显错选,一个迷惑选项,需要我们找出反例。
代入法的意思就是把选项内容带入题感,一般计算类和关联类比较实用,这种题少,但是很难。
优选法,我们要注意仔细审题,有的时候涉及知识面会比较广,这时候我们要看"最""主导""根本"等等关键词,排除相对不符题意的答案,与排除法经常结合使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