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医生看了,医生给我发了自测表,医生说我得了中度焦虑症,怎么办?

如题所述

你好,很理解你现在内心的不安恐惧感,我以前青春期也大爆发焦虑症,焦虑症只是心理挂碍范畴,多加强些内心的认识领悟与调适是心理成长治愈焦虑症的核心关键,帮你搜索了一本书写得很系统,摘过来供你参考看看,如果满意请打赏哦:
一.如果一个儿童早年接受了大量令其感到焦虑或害怕的东西,这些焦虑的记忆虽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暂时遗忘,但是那些焦虑的情感能量并不会全都消失,一定会有相当的残留,而这份情感残留就存在于无意识中。
焦虑的本质是恐惧与不安,慢性焦虑症状为何会固着多年,如果从“大众时髦语言”的角度而言,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这颗心了解太少。原本人出生就带着一股纯净神圣的能量,但是在其生命的旅途中渐渐被各种恐惧的教育浸染了。原本纯净喜悦的能量在长期压制的教育下变成了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等负能量,它们慢慢地积累在我们的身体里,积累在我们无意识的隔离带中,久而久之,原本能量畅通流动的精神活动开始出现阻塞,失去了柔软和活力,变得僵硬,并出现了不同的慢性焦虑症状。而许多苦痛心灵长期迁延反复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那颗心了解太少,没有训练出真正的精神定力,所以,心一直被妄念所控制,然后越来越昏天黑地,逃不出这个恶性循环。
二,不论我们当下沾染了何种心灵业习(喻指症状背后的习性基础),都不要再自责懊恼,请不要怪罪自己,因为你也不想这样。许多无明烦恼的本质就是焦虑,焦虑背后就是一份恐惧的感觉;恐惧感觉背后一定是一份深深的失落;失落背后是我们自己所抱持的一些深层价值体系,这份价值体系或许现在需要做一些调整。从禅学或儒家心学角度而言,许多焦虑情绪最初的程序是我们不恰当的执着心,分别心而延伸出来的幻相,它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我执反应程序。这些反应最初来自于我们的小我没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以及对于拥有的永远无法感到满足的习惯。 长此以往个体潜意识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负荷,以及面对失去时的恐惧,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对思维根部的深刻压力。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内在智慧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没有谁多一点,谁少一点。生命的某个道途中,我们的确不小心沾染了这些抑郁焦虑情绪,然而它们只是暂时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那里,逆境之终必是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朴素道理。哪里有作用力,哪里就有反作用力。 节选自临床心理自助启蒙书藉《走出焦虑风暴》,专为焦虑症世界所写,分享了十多种科学焦虑情绪身心平衡策略,相信会对你帮助很大,我们有体验焦虑的心路历程,就一定有走出焦虑的智慧,真诚祝愿祝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