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

如题所述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完整版)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 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31
基本抓住六要素
一.
针对学生“只做一般的叙述,没有细致的描写。”这一缺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客观去写人,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在具体的事件中自己表现自己,让人物自己哭,自己笑,作者不要随意作旁批,使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训练学生描写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开展情景作文课,在活动中激发情感。
二.
针对学生“叙述平淡,没有情感渗透”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弄清楚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文学真实,怎样在作文中表现文学的真实。告诉学生我们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自己的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感情写进文章中去。
三.
.关于现在学生生活贫乏,没有记叙文的写作素材问题
三.老师们都认为,现在的学生缺的不是素材(他们的生活比我们丰富得多),而是如何利用素材的问题。
三.要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去,语文老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了,他就不会觉得写作文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完成任务。当学生将写作当成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乐事、不能不做的事时,他就有了写作的兴趣与激情,他思维就会活跃起来。生活中那些看似平淡的素材在有思想的人眼里却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等。
四.
.同时,要写好记叙文广泛的阅读也必不可少,学生往往是在模仿中成长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他们模仿的最佳对象。许多大作家都是在模仿前辈的基础上成就自己的风格的,记叙文的写作也是这样,离开了模仿学生会无所适从。
五.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写作什么文体的文章,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方法是次要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我们可以利用创办文学社、校刊、校园网、让学生做网络博客等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写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