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复习功课?

如题所述

期末复习考试临近,家长朋友们一定是既期待又紧张,期待孩子的一个学期好的展示,紧张的是害怕孩子们不能在这次考试中发挥正常的水平。

复习有三怕

1.复习无重点

期末复习,最怕没有重点地复习。重点复习有两点:课本知识和自己的薄弱方面。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试卷考什么,内容都是以课本为主,所以好好复习课本上的知识。复习阶段,最好不要做额外知识内容。

有些孩子平时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

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考试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2.错方法:

最后复习,如果用错方法,再努力也是无效的。

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复习时拼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甚至挑灯夜战,这很有可能使孩子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孩子思维不清晰。

3.乱练习:

有些家长觉得复习就是做题,难度越大越好。考前会让孩子刷题,做试卷。

其实不然,做难题至少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影响孩子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里暗示,自己吓唬自己;

打乱孩子的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运用;

耗费大量精力,使孩子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那我们家长在孩子这次考试中能做些什么呢?

1、劳逸结合,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千万不能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复习。

(1)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让孩子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所以,您不妨让孩子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2)交叉复习

当我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2、要将课本上会认与会写的字一一过关,不能有漏网之鱼。

生字是低年级阶段重要的知识点,几乎每个老师在复习阶段都会先让家长在家里给孩子报听写,然后再到学校老师在报过关。因此,家长要严格给孩子过关,我们老师会发现,大多家长很负责,但也有部分家长不重视,要么让孩子抄写,要么在报的时候看孩子写错了,就告诉他答案。而孩子第二天到学校就是错很多,过不了关。往往这部分同学也是平时基础很差的人,也是家长没有认真辅导的同学。这样跟其他人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报完之后,在批改时,可以既是地与孩子交流错别字易错的原因,教给他记字的方法。再让他改错。负责的家长还可以再过一会的时间把错的字词再报一遍,加深正确的印象。

3、复习中,以课本为主,以平时的评价试卷为主,家长也要把握这一重点。

例如,针对语文,课文后的练习题,语文园地里的专项训练题都是重点,课文的精彩片断是复习的重点,老师常常以此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的各种好习惯,家长也要和老师一起配合检查。

临近考试,学生有一个平静的心态,认真的习惯,把复习过的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这就是高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复习的时候,我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抄一抄、背一背课文后的题目,课文中的精彩片断,抄写之前,我会要求学生先放平静心情,不要急躁。

然后告诉他们抄句子的时候,要一句一句的抄,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抄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时刻提醒自己,一次写好写对尽量避免出错后再改。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慢慢地锻炼自己的调控能力,在追求一次成功的过程中养成细致认真的好习惯。抄写之后要求读一读,不能为了抄而抄,抄的目的是为了记忆,加深印象和理解方法。

在复习试卷题目时,我们家长可以重点把孩子易错的题目进行归纳,和他一起交流此类题目的方法和规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点。避免以后出错。

背诵课文的时候家长要求要更为严格。复习阶段,学生们面对的都是学过的就知识,心理上往往有放松的现象,对于学过的课文,一看就会,一背就错。学生开始复习时,我会先把明确的目标告诉他,那就是背的时候要一字不错。然后加大检查力度,对于先达到目标的同学给予奖励,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如,帮他们分析一下文章的脉络,教给一定的记忆方法,如抓关键词等。为了提高复习的实效,要充分调动学生资源,发挥“兵教兵”的作用。不叫一个学生蒙混过关。在教师严谨的治学过程中,学生也会养成严谨的好习惯。复习阶段的各种练习,我们都要这样严格要求,检查辅导到位,有条不紊。

4、要将好的考试习惯告诉孩子:认真听老师读题,读完题后再一题一题做,并让孩子知道好成绩是检查出来的,千万不要漏题、错题。

5、每天和孩子一起准备好学习用品,比如低年级要五支铅笔、二块橡皮(能擦得干净的)、一把尺子。这样让他在学校更专心地集中复习。

作为家校共育的核心——学生来说,这个阶段又该如何具体有效利用时间?

1.以教材为主

无论怎样的试卷,怎样的题目,都有一个基石,那就是教材。所有的题目都万变不离其宗。在复习的过程中,孩子必须牢记一点:教材是复习的阶梯,是复习的重要工具,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基础不扎实,却猛看各类参考书,或是做各种很难的练习题,不但浪费了时间,效果还不会好。

所以,孩子必须回归根本,回归教材,以课本为主线,把教材上基本的定义、公式、例题、规律弄清楚,打好基础,并灵活运用。

2.由近及远地复习

很多同学在复习时,往往会从头开始,先复习最先学的知识,由远及近地复习。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刚开始都冲劲十足,慢慢地就疲软了。由远及近地复习策略,尤其是随着内容越来越难,很容易产生疲倦感。

所以,老师建议可以从后往前地复习。因为后学的知识,往往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由远及近地复习,可以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两者都加深印象。

而且,如果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遇到以前学过的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就可以在向前复习的过程中再重点巩固。

3.充分利用错题集

有一位资深老师说过:“做十道新题,不如做一道错题。”

试卷中真正很难的题目,也就占10%~15%左右,不会做影响不大,因为很多同学也不会。但是,以前考过的那些题,有心的同学基本不会出错,如果你家孩子仍然出错的话,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因此,期末复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重新去温习错题集。

首先把做错的题,再重新完完整整地做一遍。做完之后对照答案,看看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漏洞。如果答案正确,那么就将这道题划去,不必再浪费时间。

如果再次做错,那就要仔细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做错,是因为粗心大意,还是因为学艺不精,一点思路都没有,又或者是题目非常难。了解了自己犯错的类型,再对症下药,请教同学或老师,及时进行修改和纠正。

4.选择合适的时间背诵记忆

这一点适用于语文、英语学科的复习。语文和英语需要大量的背诵记忆,而背诵是有技巧的,死记硬背行不通。在人脑记忆的三个黄金时段进行背诵,效果会事半功倍。

早上6-7点,大脑经过了一夜的休息,正处于学习效率的高峰,孩子最好利用这一段时间背诵一些难记但是又必须记住的知识。

下午18点钟,孩子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当天学过的东西,以加深印象,同时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机。

晚上9点左右是记忆力最佳时期,具有很高的效率。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记忆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以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最容易记牢,不易遗忘。孩子可以躺在床上像放电影一样回放当天所复习的知识,加强巩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要想帮助孩子复习功课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全神贯注学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利用吃完饭以后的时间或者是晚上睡觉之前这两个时间段,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第2个回答  2020-12-25
给孩子做好一个考前思想上的准备,不要过于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毕竟对于成绩而言,我觉得努力了,尽力而为就好。
第3个回答  2020-12-29
在孩子复习功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旁边陪伴,要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复习,这样孩子就能够更有章法一些。
第4个回答  2020-12-25
可以让孩子复习考试大纲,多做题,让孩子总结这一学期到底学了什么内容,学的重难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