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战略决策怎样形成?

如题所述

中国的决策体制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中枢系统,也是决定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中
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决策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创建新中国的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具
有其历史合理性。决策体制从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决策权力日趋集中的体制,
存在着决策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制度化程度低、偏重经验决策、决策过程封闭和缺乏自我
修正与调节机制等弊端。改革开放后,决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决策结构、决策方式和决策机
制三个主要方面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建设。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以决策民
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为导向的决策体制改革,成功地应对了中国由经济和社会迅速变迁所带来
的各种挑战。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决策体制的改革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是:从个人决策向民主决
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从决策组织高度集中向决策组织结构分化、从封闭式决策向开放式
决策、从被动参与决策向自主参与决策、从决策非制度化向决策制度化的转变。一个中国共产党
主导、多方参与、科学论证、过程开放、依法运行的决策模式在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初步形成。
关键词:决策体制 集中决策 民主决策 科学决策 依法决策
作者周光辉,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行政学院教授(长春 130012)。
X 项目来源:/中美政治学者高级对话项目0,该项目由香港中美交流基金会资助,中方负责人俞可平教
授,美方负责人李侃如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政府治理研究0(10zd&040)。
¹ 李侃如:
5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6,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
6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大国向一个工业制造大国的转变。对于中国的发展国内外没有太大的争议,但对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的发展却众说纷纭。美国学者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在一部研究中国政治的新著中指出:/许多西方社会科学的概念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的经验,所以了解中国就更具有挑战性,,这个空前巨大和多样的国家,正不可避免地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态度和条件的混合体。0¹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受经济决定论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决定政治常常做简单化、模式化的理解,习惯于把政治发展看成是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政治往往被当作因变量看待。这种思维方式很难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同样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什么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和社会呈现出了明显不同的形态。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国家主导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没有改变,而国家主导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又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实现的。要深入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就不能仅停留在发展变化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上,而要深入到决定和影响当代中国发展#101#
的决策体制本身。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决策体制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中枢系统,也是决定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在1980年代的体制变革经历的是波浪式或者周期式,而不是直线方式,每一个周期都发端于改革领导者的新政策。0¹本文的中心任务,并不是探讨中国的决策体制是如何影响中国发展的,而是运用历史制度分析方法和政治发展理论,结合当代中国决策体制变迁的实践,对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及其历史合理性,中国决策体制的基本特征、问题及其危机,中国决策体制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1. 党际关系VS国家关系

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的原则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常常纠结在一起,处理好了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彼此掣肘。通过革命取得成功并坚持一党执政的政党尤其如此,这是夺取政权的特殊经历、掌握政权的基本理念、党的根本任务和国家利益的现实决定的。以冷战时代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为例,领导人之间互称“同志”,相互定义为“社会主义国家”。两类关系也分属外交部和联络部,外交部的职能决定了不应在意国家性质,否则会影响国家间矛盾问题的解决;联络部就不能不在意,否则党际关系会受到负面影响。由此而来,达到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的平衡就相当重要了,特别是在具有共同理想、目标和纲领的政党打交道时。

因党际关系走进同盟

中共早在成立之时便开始了对外交往,但那时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真正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开展外交工作,是在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不久。抗战期间主要是为了打破国民党封锁,争取美国援助。抗战胜利后,国共相争端倪日显,美国又坚持偏袒国民党,中共转而密切与苏联的关系,于1945年确立“向北发展”的方针,目的是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在那一代决策者看来,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两党的历史联系为此提供了可行性。问题是,这种可行性论证是依据什么。

事实证明,中共最初决策时主要是出于战略利益的权衡,很少党际关系和意识形态因素。1945年11月《中央关于对美蒋斗争策略的指示》中分析,战后世界政治的“中心问题是美苏之争”,国共斗争则是美苏之争在中国的反映,而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将导致他们继续寻求妥协而不是立即冲突,这就决定了国共冲突将是有限的,双方都要做出妥协以达成政治解决的协议。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判断的依据还是权势政治和力量对比关系,以及对获得实质性好处的重视,并非意识形态。而且,那一时期中共与苏联的互信度并不高,也未在党内军内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意识形态动员;苏联同样以中共为杠杆获取最大程度的利益,政策忽左忽右,以致进入东北的官兵极为反感,甚至表示要为捍卫自己控制的战略要地不惜与苏军一战,“全部战死在所不顾”。

但在内战将胜之际,过去无暇顾及的建国问题提上日程,自1911年起就不断摸索的“走什么路”重新凸现出来。1947年夏,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中共立即声明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中共与苏联之间原本是战略利益的交汇,开始逐步掺入越来越多党际关系和意识形态因素,并一度成为主导。历史在这里接上了茬口,并因两大阵营的对抗而强化。1948年夏,毛泽东提出访苏要求,同苏联派驻的捷列宾讨论有关事项,其中之一是“为了在政治上与苏联保持一致,需要达成一个协议”。1949年1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到访西柏坡,开启中苏同盟的基础之旅,双方达成了三个准则:①中苏两党关系占据核心地位,遵照国际共运中通行的党际关系准则;②苏共与中共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③订立军事同盟条约,在此基础上谈判处理双边关系中的具体问题、规范两国关系。后来的正式同盟条约基本遵循了这三个准则,第二条没有写入条约,但中国决策者明确将按此行事。
第2个回答  2020-10-13
中国的决策体制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中枢系统,也是决定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中

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决策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创建新中国的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具

有其历史合理性。决策体制从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决策权力日趋集中的体制,

存在着决策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制度化程度低、偏重经验决策、决策过程封闭和缺乏自我

修正与调节机制等弊端。改革开放后,决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决策结构、决策方式和决策机

制三个主要方面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建设。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以决策民

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为导向的决策体制改革,成功地应对了中国由经济和社会迅速变迁所带来

的各种挑战。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决策体制的改革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是:从个人决策向民主决

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从决策组织高度集中向决策组织结构分化、从封闭式决策向开放式

决策、从被动参与决策向自主参与决策、从决策非制度化向决策制度化的转变。一个中国共产党

主导、多方参与、科学论证、过程开放、依法运行的决策模式在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初步形成。
第3个回答  2020-10-13
202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了第二批高端智库,总共增加了5家。

至今(2020年)国家高端智库数量总共29家(25-1+5)

其中公开资料中采集到了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2家高校智库成功入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