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的诗词

如题所述

 浪淘沙

文/江南春

华夏好儿郎,

义举南昌。

推翻腐朽锦旗扬,

唤醒工农千百万,

战果辉煌。

唯党指挥枪,

韬略中央,

毛周朱同聚黔昌,

二万五千威万古,

巨手东方。

 永遇乐 人民子弟兵

文/江南春

血雨腥风,南昌千古,任贼屠戮。

流水湘江,韶山圣地,谁掌镰与斧。

井冈山上,风卷阴霾,挑战轩辕路。

看朱毛,红旗漫漫,动摇王朝君主。

长征铁蹄,挥师陕北,驱走貔寇达虏。

三大战役,摧枯拉朽,残渣蜗岛处。

建国宏愿,军民鱼水,战胜天灾地府。

谁能敌,东方子弟,界疆永固。

         八一建军节有感

猎猎军旗展疆场,中华军人豪情壮。

飒爽英姿握钢枪,保卫祖国慨而慷。

南海风云布迷茫,敌国挑衅极疯狂。

铁血男儿守海疆,军魂慑敌志气扬。

长征呼啸宇宙唱,歼10亮相展锋芒。

东风横扫帝国梦,蛟龙入海敌胆丧。

铁轮滚滚军威壮,战舰勇猛士气旺。

敌人胆敢来侵犯,有来无回丧汪洋。

     八一祝福

假如人的一生是一首长诗,

军旅生涯就是最壮美的篇章,

驰骋疆场就是最华采的诗行。

在八一节到来之际,

让我们共同怀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永远珍惜那身草绿色的军装,

永远纪念我们共同的节日吧!


    八一建军节快乐

沸腾的军营那是绿色的海洋,

火红的军旗那是用鲜血染成,

挥师疆场那是军人的职责,

战友情深那是生死的依恋。

让我们向军旗敬礼!向战友致敬!

为我们那永不后悔的当兵的日子!

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2015年建军88周年。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

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9

南昌起义军旗扬,一腔热血洒疆场。八年抗战除倭寇,百万雄师灭蒋帮。救灾抢险真勇士,保家卫国守边防。蛟龙猛虎披铁甲,山河永固若金汤。——《致人民子弟兵》

八一枪声 八一枪响南昌,军旗从此飘扬。唤起工农千百万,驱除倭寇逐老蒋。九州建新邦。国家日渐富强,历史谱写华章。雄师劲旅坚如铁,捍卫山河固边疆。百姓享安康。——《破阵子》

猎猎军旗展疆场,中华军人豪情壮。飒爽英姿握钢枪,保卫祖国慨而慷。南海风云布迷茫,敌国挑衅极疯狂。铁血男儿守海疆,军魂慑敌志气扬。

长征呼啸宇宙唱,歼10亮相展锋芒。东风横扫帝国梦,蛟龙入海敌胆丧。铁轮滚滚军威壮,战舰勇猛士气旺。敌人胆敢来侵犯,有来无回丧汪洋。——《八一建军节有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30

1、从军行

唐代: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译文:

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

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

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英勇豪气可以充斥在云间。

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

2、从军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

3、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唐代: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译文: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李白在这首诗里抒发的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八一诗歌:浪淘沙
文/江南春

华夏好儿郎,
义举南昌.
推翻腐朽锦旗扬,
唤醒工农千百万,
战果辉煌.

唯党指挥枪,
韬略中央.
毛周朱同聚黔昌,
二万五千威万古,
巨手东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7-29
求仁未必轻生死
远走休说非丈夫
漫漫烽烟疑路尽
茫茫霜雪越山孤
一腔热血凌霄上
九转重围破壁出
寸火烧得原野尽
民心流涌劲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