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看年轻人在工地待五年是一种什么体验?

如题所述

‍‍记得还没毕业时在宿舍和舍友一起逛土木贴吧,里面满满的全是负能量,各种上岸贴,考公贴,转行贴,就是找不到几个正经的土木学习帖。逛了几次把几个人都逛虚了,对上工地都有点胆怯了,但是自己毕竟学的是这个,毕业后不干这个岂不是浪费了这四年光阴?于是在逛了无数个招聘会后,如愿的被祖国边疆的一个施工单位录取了。被一起招进来的还有我一个同班同学,毕业后我俩就一起前往公司报道,经过了几天的培训后我俩被分配到了不同项目上,开始了自己的施工生涯。一起来到这个项目的一共四个人,结果不到一个月就走了一个。怎么说呢,技术员在工地其实没有多么的累,就是心累。一年到头平时没有几天假,就过年的时候放上一两个月,其余时间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一年365天最起码有360天在连续上班。每个月就是那么点死工资,没有什么提成之类的,不管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这个说起来即好又不好。项目上有好多人都是领导的关系户,一天啥不干还拿着高工资,有些同事之间还勾心斗角,一个给一个上套,有时为一点小事都能打起来。要说来了这大半年我学会了啥,我可以恬不知耻的说“喝酒”,在工程上会喝酒可以说是员工的基本素养了,各种工程队老板隔三差五的就叫出去吃饭,刚开始时我还不去,但是后面也就沦陷了,一叫就去,一去就喝,结果几个月下来别的啥没学会,就学会了喝酒,我终于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3
我14年专科毕业,刚毕业在一个小的开发商工作,干了一年多,发现没学到什么东西,但是喝酒,玩牌,待人接物这些学的不错,当时和领导关系比较好(主要是性格外向),对我挺不错的。后来觉得实在太虚度了,就想办法找施工单位,运气不错,刚好一个亲戚在中字头建筑公司当个小领导,把我也给弄进去了,在里面各种刻苦,每天四点起来放线,在工地上真的得记住很多知识,下班就在把办公室看图,看规范,不懂的百度,问老师傅。16年年初,被分配到山西工作了(之前在成都,我家就是四川的)。刚去山西半年,各种不适应,吃饭不适应,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各种水土不服,但我还是坚持,希望能学到很多东西,也是白天上班,晚上琢磨各种与现场有关的东西,是实话在山西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没有朋友,和同事关系也一般 主要是我感觉山西人不好接触。因为16年后面几个月工地出了点事情,反正各种被不正常。(很多同事都走了,我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努力和有点不大不小的关系,所以就留了下来)这种半停工(有几个月就没干活,平时也就三四十人)状态一直持续到2017年年底。在这段时间我考了二建,自考了本科(刚毕业就报名了),后面这段时间各种想家,我当时真的很想离开工地,但是有没有好的去处,所以考了三次公务员,第一次不如意,可惜的是二次和第三次都是笔试第四名(前三名进面试)。后面就没没有信心在参加了,对我打击有点大。18年年初我离开了那个让我有时间学习的工地又回到了重庆,干了这半年,我还是想离开,但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主要是父母和待我入职的亲戚的原因,我爸妈花了很大功夫,我亲戚也对我还挺好的,觉得辞职对不起他们。18年开始我就没有以前的拼劲了,干得好坏没我事,我只负责把自己的工作尽量的做好,觉得不亏欠给我的工资就行了 本来工资不高。以上就是我的大概历程了。总结下吧,前两年真的挺想学习东西的,后面经历了太多的事了,好多东西也就看破了,人就变懒了。干工地真的不能干一辈子!常年在外,一年回家四五次(对干工地的人来说这绝对算比较奢侈了)。女朋友在家一个人待着,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了,也需要照顾。我争取在18年年底明确下重新自己的目标。以后就尽量不在工地了吧!希望对你们有些帮助。
第2个回答  2018-10-23
‍‍对艰苦条件的适应力越来越强。从一开始住板房的各种不适应,对暴土扬尘的施工现场讨厌,再从每天走一公里的腰酸背痛。五年之后,只要是张床就能睡,每天走十公里依旧生龙活虎!怀着对未来的憧憬,面对着未知工作的恐惧心理来到工地。面对工地上连风管钢筋都一无所知的小学徒。五年之后,自己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施工工长,在参加工作例会的时候也不紧张了。刚到工地的时候,经常听师傅说,谁有一建证,谁有造价证,那个人有三本证。当时我们这群新兵蛋子,看他们都是大神。五年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变成别人眼中那有很多证书的大神了。小小的骄傲一下。我今年增项一级市政。‍‍
第3个回答  2018-10-23
孤独寂寞!新建工地在繁华市区的也有但不多,大多在荒郊野外,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这就要求你不能回家啊,只能住在工地,就像坐牢一样,不能逛街,不能看电影,不能朋友聚会,不能出去玩,有钱都没出花,记得那得2014年在曹妃甸修路,大冬天,那叫一个冷,一天天的在外边工作,嘴唇全都裂了,适应了一个月才好点,最难忍的是寂寞啊,那真是荒郊野岭啊,除了干活的 根本看不见一个人,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啊,我们一个星期坐车去三加的地方(曹妃甸最繁华的地方),路上开车很少看见车,别说看见个人了,那段经历真是历历在目啊。
第4个回答  2018-10-23
现在能在工地呆住的年轻人基本都是农村出身,即便是去施工企业一线工作的大学生亦是如此。因为做施工项目往往是露天作业,公路桥梁方面施工往往是郊区,山区作业。夏天要顶着炎炎烈日,冬天要面对凛冽寒风。项目赶工期时,加班、夜班往往常态化。与城市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相比,工作环境比较艰苦。 平时除了春节之外没有什么节假日,想请假只能请事假。野外作业,环境限制,下班后基本没有什么其他活动。在工地呆久了,与外界联系自然变少,回家的时间也少,与工作环境相比精神匮乏可能也是另一种艰苦。所以呆在工地上,首先要能吃的了苦,适应得了工地的工作环境;二要耐得住寂寞,自己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