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为什么母亲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就远了?

如题所述

我们常说,有妈的地方才是家。妈就是家的中心,就是兄弟姐妹间亲情的纽带。虽然说母亲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间就没有亲情了,这句话有点言过其实,但也不无道理。至少说明了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儿女们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对母亲有着天热的亲切和依赖。兄弟姐妹在母亲的羽翼下,共同享受着母亲的爱护,他们因为有同一个母亲而自豪,为拥有母亲的爱而更亲密。可总有一天儿女们会长大成人,为了事业和生活各奔东西。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或农村,但因为有了各自的家庭,没有了围着妈妈的那种亲密感。只有在回到有妈妈的家里,才能体会到儿时的亲密。妈妈就是天然的亲情粘合剂。有一天妈妈走了,离开了她永远都舍不得的儿女。儿女们因突然失去母亲而不知所措,没有了母亲 没有了家,兄弟姐妹间再也找不回回家的感觉。因此而开始疏远,尽管亲情没有断,但来往少了,相互间的问候和关心也开始间断。久而久之兄弟姐妹间的亲情日渐淡薄,再难找回一个屋檐下的亲切。当然,有很多兄弟姐妹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开而疏远,始终保持着亲密无间的亲情。那一定是有一位大哥或大姐继承了妈妈的地位,承担起了母亲的职责,继续维系了整个家庭的亲密关系。但这需要一个不计得失,有母亲般心怀的大哥大姐,来替代妈妈的位置。这样的家庭是幸运的,会更加幸福美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9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母亲九十岁那年去世,老妈在世时是跟着我生活的,我觉得很快乐,有妈就有家。每年的各种节不算,平时哥姐们会经常来我这看母亲,兄弟姐妹聚在一起那是常有的事,一四年我母亲去世后,和哥姐们只有上坟扫墓时才聚一起,聚少离多了感情自然不如从前,老妈去了,孩子都各自过自己的日子,没什么事都觉得没必要聚了,也不是忘了亲情,而是我们也老了,大哥大姐也是当奶奶爷爷的人了,我老妈去世后我有近两年抑郁,对什么都不上心,上次聚会还是去年的事,有父母的一定要好好照顾,父母不在了,该我们排号了,有父母在你就算七十岁,也是个有妈的小孩子。
第2个回答  2018-11-29
我觉得,这和一些利益分配是有关系的。母亲生前对谁好一点,对谁不好一些,都会在母亲去世之后的财力和体力付出上面互相攀比了。比如母亲生前对家里的弟弟好,那家里其他的兄弟姐妹就会看这个当弟弟的怎么表示了。付出多了吧,就说是做样子。付出少了,就会说白疼他了。就是这些矛盾导致无法再相互亲近了。所以导致后来的关系疏远。
第3个回答  2018-11-29
深有感触,我从18岁离开老家去了其他城市发展。以前回趟家就跟过年一样,大包袱小行李往家带。为的就是看看母亲。随着自己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我也在外地娶妻生子,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几乎一年回去一次,为的还是看看老母亲。等到母亲去世的时候,是我56岁的那年,回去一趟,心都碎了,看着自己兄弟姐妹之间为了老人那点遗产而挣得不可开胶,连丧母之痛都没有了。我有种恐惧,觉得眼前这写歌兄弟姐妹已经没了以前的亲情,多的是利益上的纷争。默默地走到母亲墓前磕了三个响头,提着行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自此没再回去。因为那个家已经没有我挂念的人了。再也看不到最真挚的亲情的目光了。所以我会珍惜眼前对我真心的人,而不是各顾各家的一些所谓的亲戚。
第4个回答  2018-11-29
我认为这和大家住得近不近有关系。拿我家来说吧,我爸他们兄弟姐妹八个,大家住在同一个县,我奶奶在世时,每年过年大家都会去爷爷奶奶家聚餐,后来爷爷奶奶不在了,我爸他们兄弟几个,就每家一次的轮着来,平时谁家有什么事的都会相互帮忙,也经常会走动,甚者我们这些在外地上班上学的孩子回家,都一定会去各家走动走动,每家轮着请吃饭,三四十口子呢。到我这一代,因为我远嫁,一两年才能回家一次,哥哥结婚生子后,因为和嫂子相处时间短,总觉得和她不像一家人,偶尔回去也是客客气气的,现在回家完全是看父母的,如果父母不在了,感觉就没有根了,没有家可回了,哥哥家是不大可能会去的,去了就是个客人,时间长了只能是越来越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