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因为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科学家,我很了解它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规律,希望我的回答能解释你心中的疑惑。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科学家,哪些人可以归类为科学家。 科学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群, 成为科学家的标志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 ,也就是说一个科学家必需有参与科学研究,发表和交流学术成果等活动的主观性,这对于一位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想以科学研究为职业,就必须做好献身,求实,严谨和持久的准备,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
我们依据科学家的定义可以看出,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从一名小科学家逐渐成长的,只要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每个人都可以自称是科学家。回归我们的话题, 科学家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呢? 我是一名博士研究生,目前已经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7年之久,估计全国类似于我这样的人毕业以后都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几十年后,我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我想这应该是一名科学家成长所必经的道路。因此,也可以这样认为,我们现在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也就是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其实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 一天24小时的时间大约有3/4贡献给科研,对于家庭和生活分配的时间很少。这种现象应该来说是很正常的, 我身边已经取得很高成就的科学家(如院士,长江学者,四青人才等等)同样是把大量的时间分配给了科研。科学研究这个职业很苦,需要长期忍受失败,寂寞,孤独等等,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
总体来说,献身科学是每一个科学家的最高境界,科学家们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文章和专利,而是如何能解决 社会 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科学研究具体化,具有指导性。只有深刻体会科学研究的工作性质,才会更热爱它,充满动力的去挑战一个有一个难题。 因为工作的原因,身边有不少科学家。 现在的科学家都需要手上有项目,有项目,才能有钱,有钱才能招学生,创建团队,解决前沿的科学问题。 今天的科学家再也不是以前书本里描述的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观天上星的形象了。 科学家需要身在一个学术机构里,有个职位,固定地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研究组)之间跑来跑去,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可以说即便是从事理论科学的科学家,都很难一个人独立地工作,解决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了。 这意味着今天的科学家都要申请基金,有了基金才可能做以上的事情,或者你就需要加入一个研究组,用别人的钱来做这些事情。 钱都不是白给的,有了钱,就需要有产出。科学家的产出主要是各种论文,论文里会详细地描述你研究某个问题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以方便科学家共同体中的其他人方便地重复你的工作,如果你第一个做出了些什么东西,比如说室温超导(这个目前还没有实现)吧,发表出来后其他研究组也重复了你的工作,你就会收获声誉。 和在公司打工不同,科学家的声誉主要是属于个人的,和他所服务的机构关系不大,有声誉的科学家跳槽了,他还是个有声誉的科学家,但如果研究机构或大学里面没有有声誉的科学家了,这个研究机构或大学的排名相应就会降低。 声誉对科学家是最重要的。为了积累声誉,科学家必须持续地做出好的工作,为了做出好的工作,科学家必须信息灵通,资源丰富(实验仪器和人脉等都是重要的资源),以及灵感,运气和持续的努力。 典型的科学家需要经常读文献,审稿,写报告,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根据具体项目需要指导学生,做实验,做计算,以及理论推演等。总之,工作节奏很快,一旦上道了,也挺辛苦的。 结论:这个坑还是慎入吧,除非你真的喜欢科学,善于与人合作,并且很勤奋。 作为一个真心实意想做出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我说说我的工作与生活吧,注意我不能称为科学家。 科研人员一旦真正进入了科研之中,人就象是吸毒上瘾一样,心里时时都在思考如何去设计实验、如何让实验结果精准、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结果中发现新的技术或灵感,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或灵感,时间不够怎么办?经费不够怎么办?专利申请说明书怎么写?碰到了技术问题如何解决?论文发表什么期刊好?成果示范要怎么做?研究的内容超越了原来的设想和项目范畴怎么处理?别人不理解怎么办?那里要我去上课怎么准备讲稿?开会时的报告讲稿要写些什么?科研总结怎么做?等等。 生活上基本上是吃饭和睡觉,下班时间没规距,实验做完了就下班,我基本上是晚上九点多下班,吃饭时间在下班后。由于我现在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生物,实验对象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所以我的生活中也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实验完成后可以休息了就停下来整理实验结果和思考以后的实验方案。 这只是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规律,不代表其他的科研人员和科学家。 科学家的日常工作是(按占时间大小排列)做实验、教学、申请基金、写文章、开会等,他们每天也是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作为 科技 工作者,比如研究生阶段,更多的从事的是做实验和写文章;教授阶段,更多的偏向是申请基金和教学等等。大多数科学工作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研究的人,都更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很强。 在美国,作为一名一流大学教授,年经费100万美元以上。美国这里的教授没有到什么年龄退休这一说,只要有基金,有实验室就可以干到不能干的这一天。工作日程是周一至周五早8点到晚6点,周末一般不来,工作安排主要是教学、写基金和飞来飞去做报告。在实验室里的学生也有一百人,新年他还会给所有曾经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发一封热情洋溢的新年贺信,会告诉大家他的科研变化等等。 在国内,一名211大学教授,经费目前不太宽裕。工作日程是周一至周六早8点到晚6点,但工作邮件会24小时回复。工作安排主要是写基金、教学以及指导研究生。有的人特别热爱工作,工作时间和日出日落没有关系,完全以实验进程安排,常常睡了3个小时,定好闹钟就又去实验室了,然后再回来睡几个小时。 无论是科学家和哲学家!在外人看来都有些偏执。 对他们来说,只要不担心吃饭。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科学家每天就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然后就是想问题跟着解决问题! 科学家肯定在家写作业呀! 静静的工作炔乐的生活灬!! 据说都不认得人民币0 漂亮是外表,男的也分人而为,有一部分要漂亮的,又有一部分看的是实际,咱又不是富人,你养的起吗,咱还要生活,富人就不知道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9
‍‍科学家就跟普通人一样,科学家只是他们无数身份中的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带来的群体性特点可能就是比较理性、逻辑性强、注重结果等等。但具体每一个特定的人,个性特点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2个回答  2018-09-09
科学家吃喝拉撒七情六欲上都是凡人。只是看待问题时喜欢用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充分的依据去分析,尽最大的努力去客观,严谨化周围的一切。对于学习永远有无穷的动力和耐心。
第3个回答  2018-09-09
科学家是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除了他们的事业,他们也喜欢娱乐、文艺、美食、体育…科学家也是正常人,每个人都过着不一样生活。
第4个回答  2018-09-09
有top1%的人可能是天才,能把兴趣和科研结合起来。这种人基本上应该是全世界都要保护的对象 所谓的人类进步的阶梯主要靠这些人先建方向搭架子。也是科学家一致仰望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