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如题所述

《范进中举》,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我高中时代课本中的必学章节,这篇文章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它真实地反映了“科举制”对有心为官之人的重要性,更揭示了这项制度带给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金榜题目”作为人生四大喜之一,足见古代人们对仕途的追寻之心。然而作为封建时期唯一的入仕渠道,这座独木桥并不好过,一端是寒窗苦读的不易,另一端便是加官进爵的荣誉,其中艰辛可想而知。接下来,请允许我详细地分析下科举制。

一、科举制的定义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便是对科举制的形象描述。

它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的社会性管理秩序。

通俗地讲,科举制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二、科举制的历史演变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班进士考试为主,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科举制萌发于南北朝,创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在此之前一直沿用的应试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有趣的是,是中小地主和寒门促使了这项制度的诞生,而迫使它结束的也恰恰是因为这项制度损害了这一团体的利益。因为门阀士族的兴起,向上的通道彻底被垄断,大大地打压了中下阶层的升迁权力,因此逐步建立了“九品中正制”。然而由于受到阶级局限性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建立者又成了摧毁者。

到了大一统时代,也就是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彻底被科举制取而代之。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颁布了“均田制”,使得庶族地主阶级迅速崛起,他们深切地呼吁政治权利,科举制应运而生。从隋文帝设置分科考试起,到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

进入唐朝后,朝廷在全国颁布政令,大力发展教育,打破了门阀士族对于文化的垄断。这为科举制的实行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此后,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严格了录取程序,为这项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科举制的应试内容

作为中国历史上官员选拔方式的重大改革,科举制通过层层选拔,最大限度地网络全国各地的人才,以此来扩大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

以清朝科举制为例,科举制分为初级考试和正式考试,听起来虽然熬心,但是也说明了日趋完善的科举制确实打开了一条向上的通道。

①初级考试分为童试、岁试和科试。

童试又称县试、府试,考生被唤作童生、儒生。

岁试又称院试,县里每年考一次,考取的人便可被称为秀才。

科试是可以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它像一张入门券,想参加乡试就必须过这一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5
利处是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有上升的渠道。弊端是书呆子多,实干家少,保守派多,改革派少。
第2个回答  2020-12-03
利:维护朝廷稳定,削弱大族权力。弊:束缚学子思想,促使朝廷党派争斗。
第3个回答  2020-12-03
科举制开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没落于明清。其利:开放式考试,使大量有才学的寒士进入朝廷,打破了豪门士族把持朝政,巩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同时将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其弊:明清的八股文,带来脱离实际的学风,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可见科举制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第4个回答  2020-12-03
古代“科举制”选拔的利在于实行教育的公平,让穷苦的百姓有出头的机会;弊在于考试的内容太古板僵化,导致读书人落后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