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不废皇室?

如题所述

首先,当年的英国也试图废除过君主制,想推翻王室的统治,由此发动了英国内战,将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取消了君主专制。然而虽然将国王杀死了,可国家的发展并不是如英国人所预想的那么好,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国家却陷入了动荡。

克伦威尔利用国内混乱待整的局势,发动了政变,开始了军事独裁,这其实和君主专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克伦威尔去世后国家再次陷入动乱,于是人们意识到或许没有国王并非是好事,查理二世复辟。

当反动的詹姆士二世上台开始血腥报复后,议会发动宫廷政变,迎回玛丽和威廉,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这一举动可谓是大智慧,既保证了政体和国家的稳定,吸取了英国内战的教训,又在自己掌控范围内换了君主。君主是由议会迎回,必然也是需要议会的支持,由此英国将君主独裁制平稳过渡到了君主立宪制,实现了没有流血冲突的“光荣革命”。

其次,要推翻一个事物,一定是它不好、不利于事态的发展才要推翻。可是,光荣革命后的君主和王室已经成为一个和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相和谐的事物,并且君主们没有添乱或出错,反而起着国家精神领袖、国家形象象征、英国贵族气质体现者的作用,那么保留一个王室来维持政体稳定和国家持久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还与英国的国民特点有关,英国人历史上一直倾向于保守,无论是政治变革还是经济政策,都趋于安稳,不想有太激进的举动。他们倾向于细水长流式的稳步前进,于是保留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王室,也成为英国人欣然接受的事,只要它不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阻碍,就不会极端地来废除王室、引起动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