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因为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9
一个带负电
不平衡就带电了,而两个物体都不能与大地或者其他导体形成通路,就变成了一个带正电不同物质吸引电子的能力是不同的.
原子得到电子是负电,从而带电。
归根结底是电子从一个物体上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正负电荷不平衡,摩擦让电子从束缚电子能力较差的物质跑像较强的,失去电子是正电
第2个回答  2019-09-02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
=================
详细解释
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还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第3个回答  2019-07-25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